徐思遠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孩子有其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們抽象理解能力不高卻擅長對感性知識的識記。因此我認為在小學階段中應多運用情景教學方法,它可以幫助孩子們充分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nèi)容,讓孩子們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下愉快地遨游,在不知不覺中自行完成學習任務,真正做到“輕負、高效”的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需遵循三大原則,假如沒有三大原則作為基石支撐,情景設計得再好,也只能是“無本之源”無力開展。
關(guān)鍵詞:情景教學 原則 輕負 高效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的緣由
何為小學語文課的高效課堂?我始終認為能讓孩子全身心投入感情去學并有所得的課堂就是一堂好課,在課堂上學生肯盡全力去學,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應該值得鼓勵,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手掌五指伸出長短不一,各盡其用”,教師不應否認每個學生的資質(zhì)是存在差距的,所以在課堂上不應強求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的學生,對于班上的每位學生而言,只要在這節(jié)語文課上有所收獲,且是在覺得身心愉快而不是靠死記硬背心境下獲得的,我認為這就是一堂高效的課堂了。
但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整堂課中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于是學生逐漸變成了一臺只會復述教師話語的機器,毫無輕負、高效可言,且對于程度較差的孩子來說就更顯得壓力大了。那怎樣才能較好的改變這種現(xiàn)狀?情景教學法剛好可以彌補這些缺陷,情景教學即在課堂教學中制造或創(chuàng)設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從而使學生在自然的狀態(tài)中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對于小學而言,語文本身就是一種交流的工具,離開了一定的情景,學生便很難去表達和理解。因此,我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景能幫助孩子進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去“輕負”學習。
二、創(chuàng)設情景需遵循的原則
所有的教學都不是無本之源,一切有因才有果,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我認為首先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這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必須遵循的教學思想。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言,對他們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態(tài)度,使他們樹立“敢于開口、能夠說好”的信心。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2)情景貼近學生生活的原則
情景教學模式所采用的情景必須是貼近小學生生活的,若脫離實際生活,情景就失去了意義。同時,情景也必須是能讓學生樂在其中的,有了興趣的引導,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成功的把握才會大。
(3)正確處理師生關(guān)系的原則
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也有人格尊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配合、友好相待的關(guān)系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順利開展情景教學的基本前提。
三、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的方式方法
(1)創(chuàng)設生活再現(xiàn)情景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孩子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來創(chuàng)設情景。例如:問路,購物,看病,節(jié)日等等。盡管是虛擬的情景,但這些情景畢竟都脫胎于現(xiàn)實,便于學生參與。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學生一步步帶入課文描寫的相關(guān)情境,讓學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使課文中描寫的一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在兒童的眼前;客觀的教學情境要引人入勝,學生進入情境后的熱烈情緒又反過來豐富入勝的情境,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哭泣、震動心靈的義憤、爭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感受、見解……都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這種“情”與“境”相互作用的持續(xù)中得到強化,當他們禁不住揮動著舉起的小手,向教師暗示:“我知道”、“我會”、“老師,請讓我講吧”,這時學習已成為兒童的“自我需要”。
(2)運用實物演示設置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有關(guān)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或動植物等類別的詞語時,可利用實物、簡筆畫或視頻等直觀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幫助學生以最簡潔的方式進行記憶,例如在上《自選商場》這篇課文時,可采用圖片結(jié)合展示實物的方法,先讓學生們自己說說在自選商場購物的經(jīng)驗,從而順利導入課文認識實物和商品名。此情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整堂課中學生的表現(xiàn)很積極,氣氛十分活躍。
(3)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
游戲是一種全方位的參與活動,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能在游戲中學,對學生來說首先就降低了學習的心理負擔,其次可以提高記憶效率,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順應孩子的天性,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有趣的游戲輔助教學,如“詞語接力賽”、“你做我猜”、 “一字開花”等新穎有趣的游戲。這些小游戲,不僅滿足了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營造出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4)編口訣或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
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有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它能以特有的旋律、節(jié)奏,把學生帶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樂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現(xiàn)成的樂曲、歌曲,彈奏、輕唱以及學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小學生多偏愛唱歌,因此我認為編寫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口訣或兒歌,學會了口訣也就學會了知識點,一舉兩得。比如在教聲調(diào)的標法時,我就采用了編口訣的方法,“有a標a,沒a標e/o,i/u在一起標在后”,學生就能較輕松的接受知識點了,而且還便于他們進行長久記憶。
情境教學的運用,給課堂帶來了生氣,改變了以往的“注入式”教學那種閉門讀書、單一的“聽分析”的被動學習的狀況。且它針對小學生思維的特點,以“形”為手段,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促使學生合理地使用大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探究的樂趣,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情景教學實驗與研究[M].上海:語文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李京熊.情景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5,(5)69~70.
[3]張冠偉.四步情景教學模式[J].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