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課堂巡視作為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控課堂進度的必要手段,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上的巡視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有效的分析與判斷力,合理利用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及時捕捉非預設性生成資源,并能快捷合理地調(diào)控好教學。為此,文章對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巡視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課堂巡視;教學資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5-0098-01
如果把課堂比作一次師生互助旅行,課堂巡視則相當于制造精彩的催化劑?!把病倍安灰暋钡慕處?,無異于形同虛設的導游,游客僅能“身入”其景,不能“深入”其境,這樣的旅程除了讓引導者覺得筋疲力盡,亦會讓被引導者感到枯燥乏味。下面,就對課堂巡視到底要做什么、怎樣才能使巡視發(fā)揮雙贏的功效進行論述。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變動。教師應該在短暫巡視中盡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想法,并將有價值的生成性資源及時放大,因勢利導開展教學,這對捕捉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學“畫角”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讓學生用量角器畫50度的角,多數(shù)學生都用了教師指導的方法,從0刻度線畫到50度刻度線(如圖1),而有一個學生則從10度畫到60度(如圖2)。這位教師在巡視時恰好看到了這一幕,但在后面的交流環(huán)節(jié)、直至課的結束都沒有提到這個學生的畫法。
教師沒有捕捉稍縱即逝的生成性資源,為了盡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浪費了這一寶貴財富,讓人感覺甚是可惜。其實,對于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教師應好好把握和利用,否則這樣的時機稍縱即逝。因此,教師在交流環(huán)節(jié)時首先可以充分肯定畫圖1的學生,然后邀請畫圖2的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畫法,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首因效應”往往會用于新課的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新課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當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探究內(nèi)容進行小組合作時,教師往往會在教室內(nèi)進行課堂巡視,然后選擇部分學生總結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具體的思考和操作過程的認真觀察和及時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認識分數(shù)”這節(jié)課時,先讓學生認識“二分之一”,然后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紙片自由創(chuàng)造“幾分之一”,教師巡視,最后匯報交流。第一個學生上臺展示后說道: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學生把整張紙都涂色了,當時,教師對于這一超出自己預期的展示卡了一下殼,面對這一錯誤的、不具有代表性的學習材料,滿臉通紅地問:“再仔細看看這是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嗎?”
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回答不在教師原本的課堂預設范圍內(nèi),面對這一“意外”,教師顯得措手不及。究其原因,是由于在課堂巡視過程中,教師沒有用心觀察學生的作品。因此,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前,教師可以先利用PPT呈現(xiàn)一些較為典型的代表作品(如圖3),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先建立起直觀的幾分之一的認識,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對初學幾分之一才會有幫助。
課堂巡視,不是簡單地走下講臺,也不是簡單地檢查和督促,而是一種發(fā)現(xiàn)。當教師發(fā)現(xiàn)了一種精彩的思維方式,要給予學生表達自己思考方法的機會,這樣的過程不僅能讓學生可貴的思維之花得到綻放,更能拉近師生的心靈距離。例如,用除法解決問題:青山果園收獲了300箱蘋果和260箱梨。一輛卡車每次能運40箱,這輛卡車要多少次才能全部運完?多數(shù)學生都是常規(guī)的列式,但有一個學生這樣列式:300÷40=7(次)……20(箱),20+260=280(箱),280÷40=7(次),7+7=14(次)。教師隨即讓這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又有一位學生大膽地說出另一種做法:300÷40=7(次)……20(箱),260÷40=6(次)……20(箱),7+6+1=14(次)。教師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讓大家比較、溝通,選擇最優(yōu)的解法。通過交流,學生學會了多種解法,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了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可見,正是因為教師有心的一次課堂巡視,發(fā)現(xiàn)了這個特殊的算式,并給予了這位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才讓大家有機會了解到這樣奇妙的解題方法,進而使師生共同領略了“多姿”的思維方式。
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統(tǒng)一體,有效的課堂巡視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意外生成,就像每一次旅行都有它無法預測的風險。正是這份未知一直敦促著教師不斷求索,既要善于運籌帷幄,又要學會隨機應變,進而把課堂巡視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每一次不可預知的偶然而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林剛強.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課堂巡視策略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
[2]呂赟.課堂巡視不是“走馬觀花”[J].教學與管理,2008(08).
[3]陶弘標.課堂巡視的有效實施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2(02).
[4]任順英,戴連紅.課堂巡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J].教書育人,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