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語文以其學科的特點和地位,在小學階段使其與心理健康教育聯(lián)系的最為緊密。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緊密結合課堂和課外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并組織進行,只有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品質才能起到良好促進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滲透
引言
在國家教育有關部門頒布的小學德育教育標準中明確指出:德育教育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充分說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家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小學語文學習階段是語文教學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這是因為語文教學的地位對于學生來講要位列各學科的首位,同時,語文教學效果也可以極大的影響小學生心理發(fā)育健康與否。新課改與傳統(tǒng)教學最主要的方面是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上,傳統(tǒng)教學注重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主要是以教師單一授課形式為主。這種教學方式的缺點就是課堂教學氛圍單調枯燥和師生互動交流少。而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這個缺點,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除了必要的講解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外,主要只起到輔助教學和教學引導的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新的教學改革也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設置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討論研究。這種教學主體和方式上的改變,極大的營造了課堂教學的和諧氛圍,增加了課堂的民主討論的形式和氣息。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去主動挖掘小學語文課本教材中有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傳播正能量和正確的價值觀。在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同時,使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積極因素影響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
1.小學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
1.1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的主要學科,它在小學課時安排上,特別是低年級的課時安排上占據(jù)了主要的位置。小學語文是國家的母語教育,近些年來,一直為國家所重視,它是其它學科的基礎,更是教育部時刻關注的重點學科。小學語文在小學課程中所講授的內容最多,與人們的生活也聯(lián)系的最為緊密和廣泛而倍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同時,鑒于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和在小學教育中所處于的重要地位,許多學校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設了圖書閱覽室、心理活動室、閱讀語音教育室和語文興趣小組活動室等。不僅如此,還在語文教學設施設備上增加了大量的投入。所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有著扎實的軟硬件的基礎和資本。還有就是語文在家長和學生心理所處的地位,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更能令家長和學生所能接受和認可。
1.2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與心理教育最為拉近
小學語文其實是一門綜合類學科。它包括了聽、說、讀和寫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是一門指導性、綜合性和人文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課堂組織語文教學的同時,教學內容處處展現(xiàn)了人文文化元素的氣息。一是小學語文的圖文式教學給人以美的感悟。小學語文的教學大綱是通過專家和學者反復論證得來的,它反映了從古至今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發(fā)展脈絡,是經(jīng)過長時期的驗證和考驗的。其收錄的教學文章內容許多都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震撼力,給學生以心靈的啟迪和熏陶。同時,它圖文并茂的文化特色,栩栩如生的文章插圖,也都能給學生以心靈上的美感。二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和諧氛圍?,F(xiàn)在小學的語文教學模式,加入了情境設定和角色扮演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的使學生在與教師互動交流中,提高語文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這種教學方式也會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以豐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閱歷,并能結交許多同樣喜愛文學的同學和伙伴。三是小學語文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的融合。小學語文具有交流思想的特別屬性,這種屬性能快速的讓教師從學生的作文或者活動體會中了解學生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水平,并針對發(fā)現(xiàn)的不同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了解與溝通。還有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真實發(fā)生的人或事,給學生以不同的心理體驗??梢詫W習正面人物的良好品質行為特點,也可以分析反面人物的卑劣行徑和品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健康高尚的價格品質。
2.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和諧的學習交流的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一種極其可貴的教育資源。這種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更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愿意主動接受課堂教育,并在語文教學中積極思考,對所學內容主動接納。作為最具有情感特征的語文學科,語文教師在盡可能的突出學生在教與學上的主體地位,采取平等互動的方式進行交流式探討教學。那么語文課堂的氛圍就會進一步的融洽,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氛圍,使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從而形成一種平等、團結、互助和合作的師生關系。
2.2利用好課內外的學習和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講課時,要注重加入自己的情感認知。將語文課本上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并使學生關注和領悟語文教育中所影射出的道德情感,學會用心去感悟生活和感受美的體驗,而形成正確的角色和個體認知,樹立勇敢、堅強、自信和自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組織一些社會活動,如:去敬老院打掃衛(wèi)生、給孤寡老人表演節(jié)目、陪老人下棋和聊天等,在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關愛弱勢的心理。而組織相關的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促進和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及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同學間的互動與合作。這樣才能使學生體驗到自信、自強和合作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學生心理品質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銘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學周刊,2014(12).
[2]陳能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J].學周刊,2015(13).
[3]李秉德.現(xiàn)代教學論[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