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杰
摘要:當前的小學科學實驗活動的教學在師生兩個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實驗探究活動的效果。教師應當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及時地糾正,使科學實驗教學不斷完善,有效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科學;實驗活動;問題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實踐證明: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就必須啟引學生積極參與或親歷以探究為主的實踐活動。而實驗活動則是學生進行有效探究的策略之一,只有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探索或者驗證,才能有效幫助學生發(fā)展智力,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和思辨力。但審視當前的小學科學實驗活動的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在師生兩個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學生實驗探究活動的效果。
一、當前小學科學實驗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參加實驗活動的熱情高、興致濃,但實驗缺乏計劃性、目的性
科學實驗活動對學生來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這也是學生喜歡上科學課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學課前,總有一些活躍分子會跑到老師的辦公室問,今天的科學課做實驗嗎?老師說做,他們頓時歡呼雀躍、激動不已;說不做,則是垂頭喪氣,甚至唉聲嘆氣。可見,實驗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實驗現(xiàn)象的可見性、趣味性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他們這種積極的學習熱情和濃烈的興趣也為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條件。但在實驗活動過程中,筆者觀察到,部分學生對實驗活動的興趣源自“好玩”,當要求他們真正探究時,則興趣陡然衰減。他們不知道實驗要做什么,沒有目的和計劃;課堂表面熱鬧,可學生竟然不知道實驗要解決什么問題,通過實驗得到了什么結論。這樣,他們玩得開心,收獲卻是微乎其微。
(二)實驗教學的開放性與要求實驗方法的科學性存在矛盾
課改前的實驗教學,首先是教師給學生準備各種材料、制定研究課題;接著教師邊示范操作方法和步驟,邊讓學生模仿實驗;最后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這樣,在教師的統(tǒng)一指點下,學生的實驗方法是肯定沒有問題的、科學的。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局限于操作是否正確、實驗是否成功等。
新課標的實施帶來了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導致了學生的科學實驗活動方式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大力提倡實驗中的合作和交流,但也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即自主選擇研究問題、實驗方法和材料。這樣的實驗活動背景下,教師在實驗的指導和材料的準備上會產(chǎn)生困難,學生的研究課題的多樣性造成方法的多樣,需要材料的多樣性。面對各種方法,如果不一一指導,學生在按照自我方法的操作中容易出現(xiàn)偏差甚至錯誤,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得不到保障。
(三)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無法顯現(xiàn)其實效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提出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是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更是時代賦予科學教學活動的要求。通覽目前的科學教學活動,很多老師都在積極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應用于教學實踐之中,但筆者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小組實驗活動時參與熱情都很高,但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很少,操作的有序性差;有的實驗小組是成績好的或性格活潑的學生包辦了實驗,其他同學在談笑;有的實驗組是大家都爭著做,把能“玩”到這個實驗作為根本目標,心中早已忘卻了實驗的目的、任務。所有這些都是看似表面積極的合作,實質(zhì)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及合作精神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以至于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低下。
二、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加強實驗活動的目的性教育,細化實驗計劃的指導
“玩”是每個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做任何事情或活動,首先想到的是“好玩嗎?”,科學實驗活動為什么能吸引他們呢,就是“好玩,有趣”。就此,教師必須對學生加強科學實驗活動的目的教育,實驗的目的是搞清楚知識的產(chǎn)生、發(fā)展、形成的過程,是對問題的解決或某些現(xiàn)象的驗證等。這個過程是嚴謹?shù)?、容不得點點疏忽,使學生知道這是和“好玩”不同的。另外,我們要使學生知道實驗活動必須有計劃,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么實驗,實驗中要注意什么問題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實驗活動的意義有更加清楚的認識。
實驗的計劃,教師應組織學生參與制定,要預設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把預設的細節(jié)梳理清晰,使學生明白實驗活動的時序、觀察的角度和重點,為確保實驗的成功奠定基礎。
(二)明確分工,強化組員的責任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要提升合作學習的實效,教師必須使每個組員都明確自己的責任,避免他們受“大鍋飯”的影響,滋生“從眾”心理。所以,在做分組實驗活動時,教師要使得人人有任務,人人都參與。首先選拔好組長,因為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小組不能進行較好的合作;其次需要明確記錄員、器材管理員、匯報員等。這樣避免了合作學習中的“口才”型學生搞一言堂,一個人滔滔不絕,成為合作學習中的“話霸”,影響其他學生的交流。同時小組成員的分工要定期輪換,使每個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另外,小組成員的搭配不是固定的,要根據(jù)不同的實驗進行合理的調(diào)配,注意各個方面的平衡。密切關注學習“弱勢群體”,通過合理的調(diào)配把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使學生的個人資源形成共享。
(三)加大檢查的力度,實行多樣化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積極做好探索延伸型實驗
科學教學的實驗活動,講求連續(xù)性和完整性。然而教材卻有很多的實驗,需要延伸到課外。因此,我們必須設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完善實驗,最有效的辦法是檢測和評比。教師一定要通過檢查,使學生產(chǎn)生壓力和動力,也使學生認識到只有做好實驗,才能真正獲取知識。
為了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既要有檢查,更要有評價和評比。評價要注意評價學生的實驗過程、實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結論的分析與歸納;評比是對學生實驗的態(tài)度、效果和情感等方面進行多元的比較,表揚先進激勵后進,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課后認真實驗取得的收獲和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小學科學實驗的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個變化的過程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應當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及時地糾正,使科學實驗教學不斷完善,有效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