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桂俠 白雪飛 張洪秋
【摘 要】目的:評價并分析循證護理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颊咧械男Ч7椒ǎ罕狙芯窟x擇采用分組對照的方法進行調查,所有研究對象的入園時間均為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所有患者均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颊?,本研究選擇39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對照組,為對照組患者選擇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選擇同期39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選擇采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干預的效果。結果:護理干預結束之后,對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并且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最終得出,觀察組患者的情況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颊撸谧o理時應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和指導,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同時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循證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2-0-01
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十分常見的一類心血管疾病,隨著患者病情不斷的發(fā)展,大約有75%的患者都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情況,這種情況會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1]。強化對于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心律失?;颊叻e極的治療和精心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同時也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使患者能夠積極的促進預后,保證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針對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當中為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所取得的效果,現(xiàn)將主要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患者,入院時間為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本研究選擇其中的39例作為對照組為對照組,患者在護理時配合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同時選擇39例作為本研究的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干預過程當中配合循證護理進行干預。本研究對照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18:21,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58歲到86歲,平均年齡為(72.5±13.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0:19,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61歲到87歲,平均年齡為(71.6±14.4)歲。本研究兩組患者經臨床檢驗和診斷,均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兩組患者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本研究所有患者進行相關的治療,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配合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因篇幅有限不進行詳細的贅述。本研究的觀察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過程當中,選擇采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指導,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①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死以后,患者經過一般處理以后,仍然不能夠放松警惕,要防止相關的不良反映情況和并發(fā)癥情況的發(fā)生,患者在梗死以后心律失常失常出現(xiàn)在發(fā)病以后的一周或兩周之內,但是最容易出現(xiàn)在患者發(fā)病后的一天之內[2]。所以在此期間應該做好對于相關人員的訪視工作,如果患者存在有異常情況,需要做好相關的處理。
②控制誘發(fā)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該安心的調養(yǎng),護理人員應該保證患者病房的絕對安靜,保持病房環(huán)境良好,嚴格限制對患者談訪的時間和探訪的次數(shù),要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屬的理解與支持。
③心理指導:在患者入院以后應該安靜,患者與患者家屬相處的時間逐漸的減少,因此很多患者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孤獨感,甚至存在有不安情緒,這些情況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所以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從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考慮患者的情緒,告知患者此時不應該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當患者病情穩(wěn)定以后就能夠和自己的親人團聚。要努力地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適當?shù)貫榛颊吒鶕嶋H情況提供安慰,告知患者不要害怕,醫(yī)院里所有的醫(yī)生與護理人員都會盡全力對他進行救治,需要保證他們能夠積極的接受治療,告知患者一切都會過去。
④康復訓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穩(wěn)定以后需要進行耐心的調養(yǎng),做好康復訓練工作,但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存在有不良情況,需要立刻停止對患者的康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
評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護理干預過程當中的不良反應事件,同時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和比較,選擇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調查研究。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于本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本研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版本為IBM SPSS26.0,所有涉及到的計數(shù)資料選擇采用卡方值()進行檢驗,兩組數(shù)據之間的差異表示為P<0.05,說明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干預結束之后,對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并且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最終得出觀察組患者的情況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討論
本研究主要研究循證護理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颊哌M行干預的效果,從本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結束之后的效果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證實循證護理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颊哌M行應用的價值。對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干預的過程當中,它能夠有效的對于護患之間的關系進行協(xié)調,強化了對患者服務的科學性和統(tǒng)一性?;颊哌M行護理干預過程當中能夠落實人本思想,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的原則,有效的促進患者心理生理等多種問題的改善,還能根據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落實相關的干預工作。降低患者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綜上所述,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颊咴谧o理時應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和指導,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同時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韓松梅.研究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眯Ч鸞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6):23.
馬瑋,蔡直佑.探討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7):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