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玲
【摘 要】農村學生中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人寥寥無幾,能達到課標閱讀要求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責任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重任?!罢Z文主題學習”的核心是海量閱讀,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在教學活動中多角度的對學生進行閱讀篇目、方法等指導,在學生的大量閱讀中培養(yǎng)的學生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語文主題學習;閱讀習慣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學生閱讀量的多少。讀書多的學生理解、寫作能力往往更勝一籌。而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家庭教育中缺少讀書的氛圍,社會環(huán)境中缺少讀書的條件,再加上以往的學校教育中更重視課本教學。基于以上的原因,在農村學生中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人寥寥無幾,能達到小學課文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初中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責任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重任,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一種習慣?!罢Z文主題學習”的核心就是海量閱讀,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在教學活動中多角度的對學生進行閱讀篇目、方法等指導,在學生的大量閱讀中培養(yǎng)的學生的閱讀習慣。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我在“語文主題學習背景下”如何養(yǎng)成學生閱讀習慣的一點嘗試。
一、推薦小初銜接閱讀書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因為小學階段很多學生的課外閱讀沒有達到100萬字,對于有的學生而言,課外閱讀更是一片空白。所以,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我會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從小學生必讀名著或者暢銷書中選擇一些書推薦學生閱讀。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綠山墻的安妮》、《小鹿斑比》、《假話國歷險記》、《水孩子》、《吹牛大王歷險記》、《小飛俠》、《秘密花園》、《金銀島》、《木偶奇遇記》、《哈利波特》《查理九世》等等。有很多書是具有年齡特征的,錯過了相應的年齡段,一些書就沒有興趣再讀下去,所以給學生推薦閱讀的書趣味性比較強,主要是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有了興趣,培養(yǎng)習慣才有可能。
二、以“語文主題學習”為契機,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語文主題學習”的理念就是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因為只有量變才能帶來質變。同以往教學觀不同的是,語文主題學習提倡課外閱讀課內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和叢書為依托,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養(yǎng)成中圈點批注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重視閱讀,更要重視積累。結合每個單元的學習重點,制定每一課的學習重點。再選擇叢書中的文章,根據不同體裁文章的語言學習點或者情感點來進行比較閱讀,掌握同類文章的閱讀方法,更要觸動學生的精神世界,啟迪學生心靈。
教學中教師的視野可以更寬廣,還可以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在名家名篇中進行選擇,進行比較閱讀或整本書的閱讀,這既是拓展學生閱讀量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侗秤啊分v述人世間真摯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教學中推薦閱讀龍應臺的《目送》。教《變色龍》,推薦閱讀《裝在套子里的人》。講《爸爸的花落了》一課,推薦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整本書,教《孤獨之旅》,推薦閱讀曹文軒的《草房子》……因為和所學的課文內容、主題等方面的聯(lián)系比較緊密,所以學生的閱讀興趣非常濃厚,有的學生說,通過閱讀《草房子》,他喜歡上曹文軒的作品?!罢Z文主題學習”的教學理念,不僅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而且增加了學生思維的深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有效開展名著閱讀,提升學生閱讀的品質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學會制定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語文教材中每冊都有兩三篇必讀名著。每學期初,會先為學生介紹必讀的書目,掌握作者,國別等文學常識,了解名著的內容,寫作特色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制定本學期的閱讀計劃,明確課外閱讀的要求:積累精彩語段,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進行閱讀,要寫讀后感或制作手抄報,為每學期的讀書交流匯報會做好準備。在讀書匯報會上,我感受到學生每本書獨特的情感體驗,也許并不深刻,但真實。有的同學說,他崇拜保爾,在他的心目中保爾是個男子漢,是個英雄,是個有鋼鐵般意志的人。有同學說,他喜歡《昆蟲記》,那里面有一個有趣的大千世界。
除了教材中的名著外,平時還推薦學生閱讀一些期刊雜志、報紙等,比如《讀者》、《意林》、《語文報》等等,這些文章比較短小,學生利用零散的時間就能閱讀。每年假期我還會為學生推薦一些年度暢銷書,比如《擺渡人》、《一個人的朝圣》等等,這些經典的作品比較接近時代,容易和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也就容易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經典文學作品帶給學生的啟迪是無可替代。
四、開展讀書活動,為培養(yǎng)閱讀習慣助力
就像人之初,性本善一樣,沒有一個孩子是不愛讀書的。他們缺少的是一個環(huán)境的熏陶感染。所以,我們在學校舉辦香校園的活動。學校閱覽室,給學生辦理借書卡,幾千本圖書供學生閱讀。我們在班級設立圖書角,同學們把自己的書帶到學校,和同學們資源共享。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更持久,我們還以班級為單位,舉辦讀書交流會,評選每個班級的讀書小達人,讀書之星,還設立一些小獎品。讀一天書容易,每天都能讀書就不容易。學校及語文教師的一系列舉措,為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習慣起到了促進作用。
如今的課堂,如今的校園,發(fā)生了許多可喜的改變。學生的課桌上隨處可見一些期刊雜志,一些課外書。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互相借閱圖書,課間有人在教室里埋頭看書,有人在林蔭下讀書。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閱讀已經成為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閱讀也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一個好習慣。這何嘗不是教育的一種成功。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