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萍
摘 要:在新的時代,農民想要增收,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這也是社會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一個結果。由于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產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家庭固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親子關系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很多留守兒童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學校必須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4-00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011
想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學校必須將自身的作用發(fā)揮出來,現在,很多農村小學條件差、教育資源少、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理念落后、機制不夠健全,這些問題的存在給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造成了較大的困難。探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困難,努力尋求一些解決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一、農村留守兒童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 教育部門對留守兒童學校關注不夠
學校教育想要更好的發(fā)展,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想要留守兒童接受更好的學校教育,政府必須認識到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部門對留守兒童學校教育態(tài)度不夠明確。雖然有些地方要進行留守兒童檔案的建立,并做好統(tǒng)計工作,但是在對學校教育進行規(guī)范方面,并沒有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當地教育也沒有將留守兒童教育納入發(fā)展規(guī)劃中去。
(二) 學校沒有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
1.學校僅僅制訂了制度并沒有落實?,F在很多農村學校制訂了留守兒童管理制度,有些小學在受到援助的情況下還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但是在實踐的時候,并沒有給留守兒童更多的機會,并且發(fā)展空間也比較小,這也導致了相關政策很難落實。
2.學校獲得的經費支持比較小?,F在,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已經有了保證,但是多數農村小學經費依然緊缺,還有些學校正常教學活動維持已經比較困難,若是再支出留守兒童的教育,那么學校很難負擔。
3.學校的教學設施無法滿足實際需要?,F在很多農村學校建筑少,除了勉強滿足學生上課、教師辦公之外,沒有其他教室可以讓學生使用。很多學校美術、體育、音樂教學設備比較少,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并且學校人均圖書比較少,實驗儀器欠缺,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真正提高。
(三) 農村教育觀念比較落后
在對學校教學水平、教師業(yè)績進行考核的時候,其標準還是學生取得的文化成績,并且很多農村人都認為只有學生文化課成績提高,將來才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出路。這也直接導致了學校在進行留守兒童教育的時候,僅僅重視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對學生個性發(fā)展不夠重視,在衡量學生健康成長的時候,依據也往往是文化課成績,這也給學生全面發(fā)展造成較大的影響,給農村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造成較大的阻礙。
二、 農村留守兒童學校發(fā)展的策略分析
(一) 進行學校評價機制的改革
不管是農村學校還是主管部門,都必須認識到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重視考核制度的轉變,不再僅僅將學生成績提高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考核,需要簡化考評制度。進行評價的時候,必須重視過程的評價,認識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并且,還應該重視教師全面教育,真正做到以人文本,完善素質教育發(fā)展評價機制。
(二) 加大師資配備的實際力度
給農村學校教育造成制約的主要因素便是師資欠缺。只有擴大教師編制和配備,確保教師教學工作適度,教師才能夠有時間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對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對于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夠精確地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給留守兒童興趣活動的開展提供幫助。
(三) 學校應該重視家長培訓班的創(chuàng)辦
學校需要對留守兒童的家長進行教育,讓家長真正地認識到做好家庭教育對于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傳授一些教育管理方法給家長,做好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了解留守兒童身心發(fā)展情況,并合理制訂留守兒童培養(yǎng)方案。
(四) 學校必須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學校需要認識到興趣活動組織的重要性,并積極組織各種活動,這樣能夠激發(fā)留守兒童活動參與的積極性,留守兒童對自己也會更加認同。開展社會實踐可以讓留守兒童更好地認識到社會環(huán)境,能夠提高其挫折面對的能力,幫助留守兒童提高自身的人格。
(五) 進行留守兒童培養(yǎng)目標和過程發(fā)展檔案的制訂
學校應該根據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行留守兒童檔案的制訂,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tài)性的管理。進行專門德育教師的配備,讓德育教師更好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能夠幫助留守兒童養(yǎng)成好的學習品質、生活習慣,對于留守兒童的人格健全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檔案的制訂還能夠對每個留守兒童成長的特點以及個性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其成長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找到理性的問題解決策略,進行可行性較強的發(fā)展目標的制訂。通過這些針對性比較強的活動,能夠將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進行問題整合,可以給將來留守兒童學校教育計劃的制訂提供一定的依據,從而真正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對這個群體進行管理的時候,最重要的便是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農村留守兒童本身便是一群比較特殊的群體,我們必須足夠關注這個群體,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其更好成長。
參考文獻:
[1] 徐天元.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困境產生的原因及解決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21).
[2] 魯曉敏.淺析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學教育困境及對策[J].吉林教育,2017 (5).
[3] 張春燕.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6 (16).
[4] 趙國云.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困境及對策——以民樂縣為例[J].亞太教育,2015 (18).
[5] 林森.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對策的研究[J].知識經濟,2012 (13).
[6] 陳睿.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其原因、對策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