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鑫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線教師深研的課題。教學中,教師應著力加強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精心備課,加強新課導入,引導學生有效地閱讀,創(chuàng)新提問方法,積極主動地給予學生評價,進面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性;興趣;備課;閱讀;評價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有限時間和空間內(nèi),采取恰當?shù)慕虒W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真正發(fā)生。初中語文教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著力點,多措并舉著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減輕學生的負擔,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 以較高的教師素質(zhì)促進有效性
親師信道,初中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往往取決于對老師的看法,教師的個人魅力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從課堂語言、體態(tài)、板書及個人的特長、愛好、品格、修養(yǎng)、人格等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贏得學生的尊敬與喜愛,學生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老師的課,進而喜歡這門學科,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大幅提高。
2 以濃厚的學習興趣助力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因此,教師必須著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支撐。例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當引導學生深入掌握文章“百草園這個精彩的童年世界”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來描述自己記憶中的樂園,可以用寫作的方式,或者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有特長的學生還可以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童年》這首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與課文中的意境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興趣,需要教師適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樂學,進而促進教學有效性提高。
3 以精心的備課和新課導入提高有效性
備課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是上好課的前提。新課程標準下的備課要求更多關(guān)注的是學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備課首先就要備學生,備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個別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走進文本,感悟課文;從學情出發(fā),確定重難點,設計有效的突破方法。其次要備教材,分析教材內(nèi)容的性質(zhì)和教學特點,綜合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培養(yǎng)目標,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連接的自然緊湊,每種教學方法運用得有效,同時要收集資料,充實課堂,增大課堂信息容量,為課堂教學時間有效性的發(fā)揮提供必要的保證。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有效的新課導入對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設計出有效的課堂導入,找準新知識學習的切入點,給予鋪墊、相機誘導,引導學生進入對文本的學習,迅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喚醒學生的真實體驗,激發(fā)后續(xù)學習的濃厚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 以合理的閱讀教學加強有效性
《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前提是閱讀過程開始之前,教師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明確地告訴學生讀什么,為什么讀,怎樣讀。對學生的閱讀要求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較低層次是讀準——讀通——讀懂;中高層次要求是讀通——讀懂——品讀?!捌纷x”作為閱讀的最高層次,要求學生能夠讀出思想,讀出情感,讀出形象,讀出韻味。通過深入地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進而全面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5 以有效的提問助力有效性
課堂提問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F(xiàn)實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多半是老師問,學生答。教師在提問時,往往是把課前備課時準備好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向?qū)W生發(fā)問,出現(xiàn)“一問到底”的現(xiàn)象。學生看似在回答老師的問題,可實質(zhì)上還是老師在講授,學生只是在揣摩老師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準確些等等。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提問呢?首先,教師要準確把握提問的時機,發(fā)問態(tài)度要自然,問題盡量說一遍。注意問題的層次性,一個問題尚未做出明確結(jié)論之前,不能提出新的問題,以免干擾學生。其次,提問要向全體學生發(fā)問,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廣,努力使全班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大致相同。不能由相對固定的少數(shù)同學回答,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請學生回答,更不宜先抽學生再提問。再次,提問之后要停一會兒,讓學生有時間思考。給予不能回答問題或問答錯誤的學生提供線索,打開思路,啟發(fā)他們正確的回答問題。當學生的回答正確,卻不充分時教師要幫助學生補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學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
6 以積極的評價和精選的作業(yè)進一步提高有效性
優(yōu)秀的好學生都是鼓勵出來的。初中生對老師的評價十分看重,而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給予高度的語言評價,并且輔以適當?shù)捏w態(tài)語言,如豎大拇指、摸摸頭、拍拍肩等,教師看似平常的話語,卻十分有助于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另外,教師還須加強課后作業(yè)的篩選設計,從大量的參考資料中精選真正適合學生特點的作業(yè),以提高訓練的針對性,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支撐。
總之,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zhì),以新課程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樂學、愿學、善學,在語文學習中既學到知識,又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能。通過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