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珂漫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試著將閱讀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促使學生自主運用個性化思維來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以迅速提高。本文就基于新課改來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的直接體現,也是學生積極自主獲取知識的一種手段,更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注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有必要把握好新課改深入的節(jié)奏,借此來對閱讀活動進行研究,促使學生能夠順利地通過閱讀來完成知識的發(fā)現、探究和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個性化的閱讀中實現閱讀水平的有效提升。接下來,我們就基于新課改來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研究,以求找到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好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傾向于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取知識,運用個性化的思維方式來對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足夠的尊重,從而讓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所在,進而令學生能更為投入的去進行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為了讓教學變得更為有效,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進行觀察,并據此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便能夠更好的契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予以充分調動,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去進行創(chuàng)造,從而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快樂的、獨立自主的、高效的學習語文閱讀,進而學生才會在個性化的發(fā)展中獲得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這樣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才會獲得持續(xù)不斷的發(fā)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重要注意事項
1.教師需注意對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把握。在新課改尚未實施之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極為直接,絕大多數教師是直接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這樣雖然在短期內會體現出極為不俗的教學效果,但是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使學生的思維開始變得僵化,不會主動去進行自由、豐富、多彩的想象。若長期這樣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那么將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之時,小學語文教師需注意對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更為合理的把握,以此來真正實現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
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不應該過度關注知識的灌輸,而是應注意到閱讀是學生的一種個性化行為,應更為自然的引導學生去對文本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能夠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中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受到更為真實的情感熏陶,得到思想上的啟迪,享受到審美所帶來的無窮樂趣: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不應讓學生進行絕對的“自主閱讀”,而是應讓學生進行“相對的自主閱讀”,更為自然的讓學生在合理的教學引導下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去把握閱讀的范圍,并且找到進行閱讀的具體目的。
2.教師需注意對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深入。在新課改尚得以有效實施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或為了迎合教育部門所制定的相應政策,或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視察,或為了在公開課中有較為突出的表現,教師往往會提前對教學進行提前安排,特別注意教學中的一些表面現象,只求能夠應付過去就算完事,只要回歸到日常教學,教學將迅速恢復到原有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到的依舊是“如何去讀書”,而非我們所希望的“真正的讀懂一篇文章”,此種毫無個性可言的教學將會成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絆腳石”。因此,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進行的閱讀教學既要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進行強調,又要注意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使個性化不再是一種流于表面的現象,而是真正地深入到了實際教學之中,這樣才能順利實現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
3.教師需注意對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引導。在新課改實施之初,學生還未能習慣教學所發(fā)生的變化,還是只通過閱讀課本來獲取知識,對于豐富的課外知識并未予以有效利用,從而學生的思維將會變得越來越不活躍,進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也就受到了影響。因此,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把握好獲取知識的課內閱讀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去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以便能夠對語感進行培養(yǎng)和獲取到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輕松實現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一些策略
1.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并行培養(yǎng)。閱讀是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語文素養(yǎng)。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便能夠兼顧到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從而真正做到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順利完成閱讀后,還要讓學生進一步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感悟,這就需要學生能夠運用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
2.讓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小學生的個性特征表現得極為明顯,活潑好動的、內斂文靜的、外向開朗的、內向靦腆的是共同存在的,故小學生的閱讀方式必定會具有鮮明的個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予以足夠的尊重,讓學生能夠自己去尋找適合于自己的閱讀方法,期間教師只需提供必要的引導、啟發(fā)或提點即可,這樣才能夠令小學生獲得更好的個性化發(fā)展。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聲閱讀以突出活潑好動的個性特征,進行靜默閱讀以表現文靜內斂的個性特征,進行合作閱讀以發(fā)展外向開朗的個性特征,進行探究閱讀以兼顧內向靦腆的個性特征。
當新課程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心要由“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轉移到“學生的個性成長”之上,教師要使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閱讀去更好地進行思維方式的鍛煉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此時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才能得以完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