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晶
【摘 要】 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外交往中正確認知國家和世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重視英語課堂滲透德育教學的重要性,教師要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認真學習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極主動了解學生心理特點,提高德育滲透效果。
【關(guān)鍵詞】 高校;英語教學;德育滲透;必要性;學校;教師;要求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德育是高等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對于高等教育來說,各門學科的教學都是進行德育的有效手段,英語教學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圍繞著這個課題進行分析,通過對高校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討,[1]對于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教育的內(nèi)涵是教書育人,作為老師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2]長期以來,在各校各門學科的教學中,常常是“就事論事”,就教材知識而教學教材知識,并沒有真正地將德育滲透到其中。這種狀況十分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是急需要改善的。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德育工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相關(guān)的政策導向?!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不僅要“堅持德育為先”,而且要“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概括起來,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主要體現(xiàn)為:
1、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核,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zhì)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nèi)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它的踐行可以說是同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所息息相關(guān)的。因此,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是高校德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可以說是大學生用來認識世界,開拓眼界的“窗口”。以英語課堂為載體來向?qū)W生講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與其它社會形態(tài)進行價值觀比對分析的天然優(yōu)勢,比較容易為學生的心理所接受。
2、有利于學生未來在對外交往中樹立對國家和世界的正確認知
前面說過,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可以說是大學生用來認識世界,開拓眼界的“窗口”。學生在校期間,或者是在經(jīng)過了大學三到四年的學習后走入社會,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一些對外交往的環(huán)境。特別是對于國際貿(mào)易、對外漢語、國際金融等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生活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人的價值觀也必將趨向于多元化。特別是學生在對外交往的過程中,會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形態(tài)、價值觀,乃至于接觸到不同國家的社會制度。作為一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在面對多元化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時,如果沒有對國家民主制度的正確認識和高度認同,就會會失去判斷力,盲目地認為國外的制度就是好的,從而對我國的社會制度產(chǎn)生質(zhì)疑和灰心,進而過于夸大社會的陰暗面,把一切的社會陰暗面都片面地歸咎于我國的現(xiàn)行體制。應該說,這樣的大學生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如不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是不利的,也不利于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yǎng)。如果我們能夠在英語教學當中,讓學生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接受到德育方面的滲透,使他們一方面認識了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了解到我們國家在文化形態(tài)、社會制度方面的優(yōu)越性,就可以增強他們對于我國現(xiàn)行社會制度的認同感。這種方式同樣也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
3、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這是一個市場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商業(yè)高度流通的社會。人們的價值取向也是更注重自身的滿足感,過去的那種一切服務于社會需要的價值觀似乎在這個商業(yè)社會中得到淡化。對于還沒有真正接觸社會,對于社會上的價值取向還沒有真正形成判斷力的大學生來講,如果在校期間不注意對他們?nèi)松^、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那么學生在走入社會后,難免就會受到社會中一些不良風氣的誤導,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在英語課當中滲透德育方面的內(nèi)容,既讓學生學到了英語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的英語方面的技能,又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事實上,在大學的英語教材的文科中,不乏帶有德育價值,能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內(nèi)容。比如在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第三冊第一單元中聽力材料“Dating with my Mother”(與媽媽的約會)中,其實就是回歸初心的內(nèi)容。在快節(jié)奏和高壓力的當下,一位忙于事業(yè)的兒子終于放慢節(jié)奏,與媽媽約會。他了解了家庭和親人的狀況,知道了年邁的媽媽對健康擔憂,醒悟到自己忽略了家庭和親人,最終感悟到忙碌的工作之余也需要更多地關(guān)注孝順家人。這就是一篇關(guān)于“孝道”的良好教學材料。因此我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就要充分地挖掘其德育價值,把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觀念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明白什么是孝道,我們應當怎樣對父母盡到孝道。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甚至可以結(jié)合《論語》《孟子》等儒家傳統(tǒng)典籍,并把這些典籍中的那些名言警句翻譯為英文給學生進行朗讀。
4、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一直以來,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他們的心智并沒有得到正確引導和正確培養(yǎng)。近年來,發(fā)生在大學校園里的一些悲劇屢見報端,比如復旦醫(yī)學院的學生對室友投毒,某高校的學生由于同室友發(fā)生口角,最終殺害室友等。這些悲劇其實都是因一些大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不足而引發(fā)的。這也是體現(xiàn)了我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一些弊端。要想有效地避免這些悲劇,就必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事實上,在大學英語教材當中,有關(guān)人際溝通、人際交往方面的課文比比皆是,關(guān)鍵就是看我們?nèi)绾纬浞值赝诰蚱渲械膬r值。當我們充分地挖掘出了其中的德育價值,那么通過對于這些課文的學習,大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5、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團結(jié)友愛、感恩等素質(zhì)
團結(jié)友愛、感恩,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健全的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F(xiàn)實中,不少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可以說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因此普遍表現(xiàn)為或多或少的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等缺陷。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他們未來走入社會是很不利的。
通過正確的道德教育,我們就可以把團結(jié)友愛、感恩這些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大學生的內(nèi)心里。事實上,在大學的英語教材中不乏這方面的課文。比如新時代交互英語讀寫譯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三冊第三單元中The Benevolent Children,這一文章講述了Joseph和Amelia幫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小男孩James順利完成學業(yè)的故事。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以課文中主人公的行為來感化學生,最終使大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
6、有利于提升他們未來走入社會后的職場能力
大學生最終要進入社會,走入職場。職場是一個同大學校園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對人的心智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是有著一系列的要求的。如果學生在大學的“象牙塔”當中,內(nèi)心沒能實現(xiàn)與職場的順利“對接”,不能夠提前適應職場的環(huán)境,那么他們對于他們未來走入職場是很不利的。
正因為如此,在大學的學科體系中,對學生進行職場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事實上,在大學的英語教材當中是有著諸多關(guān)于職場情境的課文的。通過對這些課文的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職場對一個員工之素質(zhì)的綜合要求,最終明白自己未來應當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應當在校園當中如何充分地預備自己,把自己“裝備”的更加精良,最終他們在迎接職場的挑戰(zhàn)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二、高校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對于學校及教師之要求
1、學校要重視英語課堂當中的德育教學
各高校都要積極重視英語課堂當中的德語教學。院校及二級單位的黨組織作為該院校和該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最高主管機構(gòu),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各方面狀況進行調(diào)研,同時結(jié)合國家相關(guān)政策及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出行之有效的學生德育工作計劃。同時積極敦促落實。前面說過,英語學科的語言情景是進行德育的優(yōu)良土壤,[3]教學主管部門要會同學生工作部門共同制訂英語課德育滲透計劃,相關(guān)院系和教研室要積極進行落實。真正意義上把德育教學落到實處。對于公共英語課教師的教案,要定期開展檢查,對于德育滲透力度不夠的,必須及時敦促整改。直到教案符合要求了才可用于課堂教學。
2、教師必須要主動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英語教師都有一種誤解認為德育與英語教學無關(guān)。[4]不少教師認為,英語教學就是為了教學生學會英語知識,而德育僅僅處于從屬和次要的地位。這些心態(tài)都會讓高校英語教師對德育陷入麻痹大意,最終忽視德育,使教學達不到應有的德育效果。作為一名高校英語教師,必須認識到,德育才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一個人格不健全、道德存在缺陷的大學生,即使專業(yè)知識掌握地再熟練,也是無法成為社會所需的棟梁之才的。因此,教師必須要主動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努力做到智育和德育的滲透,達到應有的德育教學目標。
3、教師要積極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
德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所以在進行德育時,教師必須首先積極主動地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然后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因材施教的角度來進行道德教育。
這里仍然以he Benevolent Children這篇課文為例。如果學生本身來自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原生家庭,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來反思自己對比起課文的主人公來,身上存在著哪些差距?平時自己有哪些做得不足的地方?并讓學生上講臺自由發(fā)言。如果學生本身來自于缺乏愛的環(huán)境,教師就要動員全班同學像課文中的主人公那樣,主動對他給予關(guān)懷,給予愛,讓他感受到來自于班集體的溫暖。
4、教師要認真學習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如孝道,忠誠,友愛等,都是同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的。所以教師在對于大學生進行英語課堂的德育滲透時,自己首先必須充分學習,充分了解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只有當教師自己吃透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給學生進行德育時才能夠肚子里有貨,課程內(nèi)容才能夠吸引學生。
5、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
對于英語教師來講,他們普遍在校學習期間接觸到了較多的關(guān)于西方文化背景的內(nèi)容。有的甚至有過出國留學經(jīng)歷,對西方文化形態(tài)有著較多的了解。但這也會產(chǎn)生一個“副作用”——一些英語教師迷信西方文化,迷信西方政治制度,并有意無意地在課堂上向?qū)W生灌輸這些方面的內(nèi)容。這無形間對學生造成了一系列的誤導,對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有道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給學生造成正確的思想影響,教師首先自身的思想意識必須對路,政治素質(zhì)必須過硬。所以,作為高校的公共英語課教師,自身必須首先充分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地嵌入自己的頭腦當中。從而使自身形成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使自己自覺自愿地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這樣教師才能身體力行地在英語教學當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輸給學生,向?qū)W生樹立起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觀念。
三、結(jié)束語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方面的滲透,是高校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也是每名高校教師的職責所在。尤其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這一理念的踐行便是更加任重而道遠。對此,我們要仔細對其進行思考,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黃義娟.高校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著力點及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15(5)67-68.
[2] 李麗娜.高校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著力點及路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6-78.
[3] 康英華.德育元素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赤峰學院學報,2014(10)55-57.
[4] 彭燕.高校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著力點及路徑探究[J].吉林教育,2016(1)90-91.
【作者簡介】
喬 晶(1977-)女,山西運城人,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育以及出國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