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
摘 要素質教育已成為時代的需要。尤其是比較偏遠的農村學校,初中的英語教學很是不理想,學生對上學的欲望不高,家長雖然對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但是不付諸于行動,比較溺愛孩子。再者,民辦學校的注入是好多優(yōu)秀的孩子的吸鐵石,許許多多的好學生去了私立中學,能夠學好英語是很困難的。筆者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產生了自己的一些方法。依據素質教育的特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了素質教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應以提高教師的素質,改變教學理念為關鍵,以滲透思想教育為保證,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核心,組織第二課堂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為輔助,以學科間的滲透為補充。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7-0020-01
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已成為21世紀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中小學教育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課堂,關鍵在教師”已成為共識。那么,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轉變教學觀念為關鍵
教師本身應該全面發(fā)展、豐富知識、有較強的組織實踐能力和從事教學科研的能力。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用英語講課,并創(chuàng)造或設計語言情景,對英語教師的聽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更新觀念,如人才觀,教學觀念,質量觀念,認識到分數(shù)不是唯一衡量標準,不墨守成規(guī),樂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戰(zhàn),要爭取一切可能的學習、進修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主動接受新的英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法的教育,借此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要有樂教的情趣。“知之深,愛之切”,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行動,堅信自己的工作光榮、崇高、偉大,進而對教學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只有對教學工作懷著一份執(zhí)著的愛,才能由此煥發(fā)出高度的熱情和獻身精神。
要有會教的本領。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不只是傳經布道,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教學并非機械地、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和學生今后使用英語的需要精心設計語言情景,力求在課堂內對學生進行高強度、大活動量的語言訓練。
二、以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核心
情景教學法。用英語上課,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英語課堂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用英語上課能為課堂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英語氣氛,使學生自始自終都用英語思維,并用英語進行交際,同時能增加學生聽、說的機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情景。創(chuàng)設情景的特點是言、行、情融一體,核心是激起學生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情景教學法靈活多樣,內容包括:創(chuàng)設聽說情景,詞匯情景教學,課文情景導入,課文情景擴展,假設情景想象,把某些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學生是演員,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提高聽說能力。
分層次教學。每個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速度不同,各人的認知結構和對語言敏感程度及表達能力也不相同,外語學習的方法以及投入的精力各異,導致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力和速度各有差別,給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一個既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又易于與同學進行共同學習活動的環(huán)境,同時也便于教師實行因材施教。因此,創(chuàng)設多目標層次的組合性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在外語學習上的心理差異和環(huán)境差異,確定不同教學目標時間序列,按照“關照兩頭,注意中間”的原則,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充分體現(xiàn)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內涵。如新授一篇課文,并能作發(fā)散性思維,展開內容內涵的討論,中等生只要掌握新詞、新句型,能熟讀課文;暫時落后的學生基本能讀出單詞和課文就算過關;讓好生吃得飽,讓差生也有成功的感受。
三、以組織第二課堂,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為輔助
英語教學發(fā)展活動的最主要目的,是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性內容。課外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是在課外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入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的有效手段。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能力,還可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發(fā)揮他們的特長,使他們能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英語人才的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必須遵循的主要原則為自主性原則。課外活動必須以學生自愿、自主為基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愿參加和選擇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思想性原則。課外活動的內容在政治思想上必須是健康的,要有利于學生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有利于貫徹全面發(fā)展的方針,使德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結語
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必將是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教育,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心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打下扎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榮.優(yōu)化中學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寧夏教育,2018(06):35-36.
[2]陳素霞.談中學英語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J].學周刊,2018(18):44-45.
[3]閆久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