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仕
摘 要:高中政治學科是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過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具體教學學科。該學科的課程教學質量,事關著普通高中為國家輸送的未來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與政治覺悟水平,事關著普通高中能否為國家輸送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大計。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以塑造學生的思想為導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從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入手,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信仰、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新青年。
關鍵詞:高中政治 核心素養(yǎng) 政治認同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083-01
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者需要時刻明確我們要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和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三個教育的基本問題。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人才,是具有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人才。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突破口,時刻緊抓政治意識與大局意識,充分結合黨的“十九大”最新理論熱點,切實提升學生的公民素養(yǎng)。以下就結合具體教學情況進行簡要介紹。
1 通過課堂探究和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素養(yǎng)
自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課堂探究活動在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正在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政治教學開展課堂探究活動中,我們要以足夠的拓展閱讀材料,作為教材知識點的補充。組織學生利用課本中的知識原理,通過設置情境,探究閱讀材料中的具體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在學生以各種形式進行探究學習后,教師要重點帶領學生進行理論要點的歸納總結。使學生能夠從個性中概括出共性,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發(fā)展學生的理性精神素養(yǎng)。
例如,在《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課的教學中,筆者特意為學生搜集了我國1945年與1949年社會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概況的歷史資料,讓學生將兩份史料進行對比,探究學習我國在國民政府時期與新中國政府時期的差異,從而增強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認識。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過后,我?guī)ьI學生總結我國的國家性質以及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政府與人民的關系等關鍵知識點。學生根據拓展閱讀材料,將兩種執(zhí)政體制下的新舊中國的特點總結為:國民黨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共產黨政府代表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學習總結結束之后,學生更為清晰地認識到新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和人民是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通過時事政治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yǎng)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育學科的源頭活水,我們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積極進行時事政治教育。在偉大的2017年,我們的黨勝利召開了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為我們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三步階段性目標。最為根本的是,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边@一社會根本矛盾的轉變,使我們原本的政治教材中的許多“過去式”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政治學習需要了。作為教師,要積極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新思想、創(chuàng)新新思路,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進一步明確引導我國的最新政治發(fā)展方向,使學生能夠成為跟黨走、愛祖國、富有高度政治認同感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們作為一名光榮的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是沉重的。我們要以身作則,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成為學生正確政治思想的塑造者和培育者,積極為祖國和人民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 通過學科知識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和公民素養(yǎng)
高中政治學科知識,包含著大量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切實可用的基礎常識與實踐知識。這些跟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總體上集中在法治思想、民族思想、公民個人道德修養(yǎng)以及社會行為準則等方面。在高中政治的核心素養(yǎng)中的法治意識與公民參與部分,我們的教學應當實現生活化,用最通俗的語言為學生解讀出最為具體、直觀、形象的政治知識。我們在進行這些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得好知識,而且要讓學生想得通道理,達到最后用得準方法的目的。作為廣大群體中的學生具備法治意識與公民參與意識,是我們國家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在這一核心素養(yǎng)教育過程中,準確地為學生解讀出作為一個社會公民所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和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使學生能夠在不久的將來走入社會之時,將法治意識與民主意識真正地派上用場,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與接班人。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實現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關鍵一環(huán)。學生的理性精神素養(yǎng)發(fā)展是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因素;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因素;學生的法治與公民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學生在利用課程知識投入社會實踐的最直接體現。我們要緊抓這三個關鍵節(jié)點,在政治教學中堅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具體實踐,把知識教學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浸潤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民參與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史珣.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芻議[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3):31-31.
[2] 王歡.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7,(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