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華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借助文內容教學生字詞,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語文考試的重要內容,因此無論是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角度還是學生的成績提升角度,小學語文教師都重視起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本文以小學低年級為例,分析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語文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具有積極意義,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其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很多教師基于低年級小學生的語言和理解能力,忽視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反而重視對生字詞的教學。為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本文開展如下教學研究。
一、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是調動他們主體性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應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自主、高效學習的基礎,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水平決定了,他們的興趣是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動力。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層次以及認知特點來說,教師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情趣引導方法,這符合“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平平搭積木》的時候,這一課的內容就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的關系,小學生喜歡玩這個游戲,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拿出積木,充當教具,這樣的教學形式,必然會吸引學生積極的閱讀課文,體會其中的內涵。
二、組織學生表演優(yōu)化閱讀效果
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低年級小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很容易發(fā)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起學生主體地位,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給予學生體驗學習的機會,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故事表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身心,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學生的表演,不僅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和人物的理解,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例如在教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就完全可以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動畫片,之后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表演小蝌蚪的整個艱辛過程,這些卡通動漫類的教學形式,必然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快樂地閱讀課文,體會其中的內涵。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也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發(fā)展,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之一。
三、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征顯著,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閱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能夠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對文章內容產生閱讀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利于避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打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和感受畫面,通過這種直觀性的觀感刺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投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來。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寓言課文時,就可以根
據(jù)課文內容,運用多媒體動態(tài)化地播放小鳥和青蛙對話的情境,此時學生對這個充滿童趣的故事興趣十足,教師提出問題:“青蛙認為天多大?小鳥眼中的天是什么樣子的?你認為誰錯了?”此時學生經過短暫思考,都認為是青蛙說錯了,教師繼續(xù)啟發(fā):“你們都認為青蛙錯了,可是請仔細想一想,為什么它眼中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課文并思考,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寓意,在看問題、認識事物時候,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應該多學習知識,增長見識,千萬不要做“井底之蛙”。
四、注重對學生閱讀基礎的培養(yǎng)
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是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基礎,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如字、詞積累等,才能實現(xiàn)文章的有效閱讀,當然學生的字、詞積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閱讀教學進行。因此,為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薄弱的情況,強化語文閱讀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的積累。具體來說,一方面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積累,出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的生字詞,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游戲教學方法等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實現(xiàn)對生字詞的有效教學。另一方面,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教授學生閱讀方法。比如在教學《兩只鳥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要先引導學生瀏覽課文,對“杈、蛋”等生字詞進行讀音查詢,了解這些字詞的含義。然后,引導學生一段一段進行閱讀,逐段弄懂寫了什么意思。最后再讓學生將每一段的內容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有效閱讀,教師還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此外,教師應根據(jù)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閱讀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并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使課堂閱讀教學效果更加良好,從而使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順利開展,順利完成閱讀教學目標,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煜.透視閱讀教學里小學生“被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6):56.
[2]謝廣民.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初探[J].電子制作,2014(18):143-144.
[3]盧朋朋.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6(06):112-113.
[4]蔡秀明.淺析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速讀(上旬),2014(0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