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如今,傳統(tǒng)文化回歸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喚。探討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拓寬高校民族音樂教育傳播路徑,成為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先簡述了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然后結(jié)合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就如何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關系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民族音樂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基因之一,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期以來,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教育始終是高校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近年來,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大行其道,這也使得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的傳承受到了一定影響。在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提出了“要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tǒng)文化,加強文化創(chuàng)新,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號召。因此,繼承民族音樂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就成為高校音樂教育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
一、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
(一)文化為根
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是民族情感和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音樂文化發(fā)展的依托和基礎。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具有多樣性、多元化等特點,許多極具地方色彩的音樂文化,在語言、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的繼承和傳播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綜合到一起,形成了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大環(huán)境,并為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高校是最重要的社會教育和文化機構(gòu)之一,高校在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傳承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響應素質(zhì)教育號召,開展文化和素質(zhì)教育,也是高校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鑒于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音樂教育必須立足于民族音樂文化基礎之上來開展教學,同時開發(fā)更多的民族音樂文化資源,將其用到高校音樂教學中去。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是高校音樂教育的基礎。
(二)教育引領
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研究,是文化工作和文化機構(gòu)的重任,也是社會主義文化文明建設中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過去,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fā)展主要靠民間藝術團體和音樂藝人,所以許多民族音樂作品都失傳了。現(xiàn)代教育起步后,尤其是新中國建立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在學校教育中很快就占據(jù)了一席之地。高校不但要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涉及一些民族音樂文化和知識,還要通過民族音樂理論研究和分析,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下去,同時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的民族音樂文化繼承人和文化工作者,這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保護來說,有著重要意義。與其他社會性質(zhì)的民族音樂文化機構(gòu)相比,高校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方面有著資源、人才、學科和資金優(yōu)勢。所以,近年來,高校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許多高校都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fā)展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
(一)民族音樂教學和文化研究不受重視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音樂教學日漸受到關注。但是,結(jié)合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育和文化傳承效果與預期標準相差甚遠。如許多高校在日常教學管理中,都非常關注文化課和專業(yè)課教學,音樂教學不受重視,只有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才有接觸民族音樂教學的機會,其他專業(yè)很少會開設民族音樂課程,民族音樂教育也只在音樂學院小范圍教學中存在,民族音樂文化研究缺少政策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發(fā)展,各種音樂形式(鄉(xiāng)村音樂、流行音樂、爵士樂)大量出現(xiàn),大學生喜歡和可選擇的音樂形式豐富多樣,許多大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都不感興趣。
(二)教學手法滯后
許多高校大學生之所以對民族音樂文化不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族音樂文化宣傳不到位,教師教學手段落后、教學沒有新意所致。如許多教師在民族音樂教學中,采用的都是西方音樂教育模式,與民族音樂風格不搭,民族音樂所蘊含的優(yōu)秀因素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呈現(xiàn)。一些教師則是采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手法,先簡單講述一下民族音樂作品的作者、背景和相關知識,然后就是音樂欣賞和學習,這樣的音樂教學模式,沒有突出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之大學生學習壓力較大,所以許多大學生都沒有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民族音樂學習中去。
三、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策略
(一)加強教學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音樂教育水平
作為高校音樂教育所依托的主要力量,高校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會給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的傳承和發(fā)展帶來直接影響。結(jié)合實際狀況來看,高校音樂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有待進一步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必須要給予音樂教學隊伍建設足夠的重視,招聘、選用一批民族音樂素養(yǎng)較高的音樂教師,加強業(yè)務培訓,要求教師加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掌握全面的音樂教學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以解決高校民族音樂教學存在的師資不足、教學水平低下等問題。如有必要,高校還要與社會辦學力量攜手,針對音樂教師開展長短期民族音樂方面的培訓,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高校音樂教師也要認識到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必要性,然后,樹立正確的音樂教學理念,開展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民族音樂文化教學形式,確保個人素質(zhì)和能力能滿足高校音樂教學需要。
(二)因地制宜,挖掘地方音樂文化資源
民族音樂文化雖然內(nèi)容和格式傳統(tǒng),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教學必須要因循守舊。相反,保留好的,擯棄壞的,傳承優(yōu)秀的,才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重點。這也要求高校在民族音樂文化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音樂文化理念,要將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成果教學和學生民族音樂文化興趣培養(yǎng)放在首位,將優(yōu)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其他優(yōu)秀文化學習結(jié)合起來,同時吸收其他學科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因地制宜,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樂文化選修課,將“活”的民族音樂文化元素請進課堂,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進而實現(xiàn)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目標。如在民族音樂文化教學中,高校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將民間藝人、民族音樂文化大師請進課堂,加強與廣大師生的互動,豐富民族音樂文化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還要與地方文化機構(gòu)合作培養(yǎng)民族音樂文化繼承人,同時挖掘地方民族音樂文化資源,有序收集、整理地方民族音樂文化素材,帶領學生深入基層開展民族音樂文化開發(fā)和保護工作,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感情。
(三)實現(xiàn)民族音樂文化授課形式創(chuàng)新
教學手法多樣,是提高民族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手法,創(chuàng)新民族音樂文化授課形式,以增強音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在民族音樂作品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憑講解來教學,而是要運用現(xiàn)代技術教學手段,借助影像資料或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同時盡可能多的開闊學生的視野,普及更多的與民族音樂文化有關的風土人情、服裝服飾等知識,以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作品的了解。此外,教師還要根據(jù)民族音樂作品演唱和律動相結(jié)合的特點,在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知識時,帶領大家見識、學習一些民族舞蹈動作和知識,如在學習《青春舞曲》時,帶領大家敲維吾爾族手鼓,學習《賽馬》曲時,讓舞蹈專業(yè)的學生給大家進行蒙古舞表演,目的是渲染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情境,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受。
(四)建設校園文化,營造民族音樂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氛圍在文化宣傳和傳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音樂文化活動,渲染濃郁的民族音樂文化氛圍,可以促進大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吸引他們參與到民族音樂文化活動和學習中來。因此,高校要給予校園文化建設以重視,利用網(wǎng)絡、廣播、宣傳欄等形式,積極宣傳民族音樂文化,并邀請專家學者、專業(yè)演出團隊來校演出,以營造良好的民族音樂文化氛圍。在日常教學之余,高校音樂教師要重視學生性質(zhì)的民族音樂文化社團建設,或者將那些對民族音樂文化有一定興趣的學生組合到一起,組建學校民樂演奏小組,同時給予他們積極的指導和幫助,并與他們攜手組織、舉辦一些民族樂器、作品展,帶領他們積極參加社區(qū)、地方舉辦的民族音樂演奏會、表演活動等,讓學生在文化實踐中提高認識,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打破現(xiàn)有的音樂喜好格局,愛上民族音樂文化。
綜上所述,弘揚和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因此,高校在教學管理中,要正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高校音樂教育改革,同時創(chuàng)新民族音樂文化教學模式和手法,以有效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參考文獻:
[1]劉顯波.高校多元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分析[J].當代音樂,2017(1):23-24,26.
[2]張麗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探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7(8):184-186.
[3]莫軍梅.論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J].音樂時空,2014(7):176.
[4]朱芳.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關系[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4):204.
作者簡介:楊曉(1974-),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手風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