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對于幼兒智力開發(fā)、性格養(yǎng)成、人格塑造及社會化發(fā)展等諸多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涵蓋聲樂、彈唱、互動等在內的音樂教學技術直接決定了音樂教育質量,因此,對幼兒音樂教學技術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水平和成效,同時對于幼兒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學前教育的良性發(fā)展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重要性;教學技術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教育對于人才培養(yǎng)和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揮出前所未有的積極作用,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我國各項教育事業(yè)不斷深入發(fā)展。作為教育過程的初始階段,學前教育具有重要的啟蒙和奠基作用。音樂教育長期以來被視為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單元,[1]其中,幼兒音樂教育在智慧啟迪、性格養(yǎng)成、人格塑造及社會化發(fā)展等諸多方面更是發(fā)揮著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因此,對幼兒教學技術進行深入探析,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被廣泛認可,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已經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同時,許多家長逐漸意識到藝術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對于孩子早期發(fā)展的正向作用,并采取相應行動對孩子進行音樂的熏陶。健康向上的幼兒音樂教育可以帶給孩子愉悅的心靈體驗和美妙的心理感受,同時發(fā)揮人生啟蒙和精神指引的作用,影響孩子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它好似一把閃閃發(fā)光的金鑰匙,可以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往藝術天堂的大門,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的藝術興趣,培養(yǎng)孩子對藝術及生活的熱愛,加深孩子對社會風土人情及生活酸甜苦辣的理解,對于其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智力開發(fā)、性格養(yǎng)成等均具有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相反,倘若孩子在早期接觸到一些不太健康的音樂教育,則可能造成孩子對藝術欣賞、藝術表演、藝術審美及社會發(fā)展的錯誤理解,甚至影響其一生的健康發(fā)展。
二、幼兒音樂教學技術探析
幼兒音樂教育的實施主體是幼兒音樂教師,這些教師可能并不具備非常扎實的文化課功底,但是他們往往掌握一些音樂技能,比如唱歌、舞蹈、鋼琴等,這些多才多藝的幼兒音樂教師為幼兒音樂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研究對包括聲樂教學技術、彈唱教學技術、互動教學技術在內的幼兒音樂教學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析,旨在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水準,促進學前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一)聲樂教學技術
作為素質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師聲樂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2]在聲樂教學方面,幼兒音樂教師要著重從兩大方面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術。一方面,幼兒音樂教師要提升自己的聲樂能力,不僅滿足于“會唱”,而且還要努力“唱好”。這就需要幼兒音樂教師不斷提升對自己的要求,掌握幾首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歌曲及正確的發(fā)聲、呼吸、表演等技巧,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情趣;另一方面,幼兒音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力求將淳樸自然的藝術風格傳遞給孩子們,使孩子能夠保持天真純澈的童真童趣,抒發(fā)內心最真實的感情,摒棄扭捏和矯揉造作。
(二)彈唱教學技術
幼兒音樂教師的授課對象是自控能力較差的幼兒,因此,幼兒音樂教師的彈唱教學技術非常重要[3]。如果幼兒音樂教師能夠邊彈邊唱開展教學活動,那么音樂的藝術功效將被進一步放大,幼兒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起來,同時幼兒也更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共鳴。一方面,幼兒音樂教師要反復進行由唱音名到唱歌詞的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彈唱能力;另一方面,幼兒音樂教師還要注重手、眼、耳、口等多種器官的協(xié)調訓練,實現(xiàn)熟能生巧。
(三)互動教學技術
音樂教育要激發(fā)幼兒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進而促進其各項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因此,適當?shù)慕虒W互動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非常必要。幼兒音樂教師要樹立與幼兒互動的教育意識,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育情境,或通過游戲、模型等教學工具,積極地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勇于體驗,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內在藝術潛力,使幼兒在輕松有趣的教育氛圍中收獲進步與成長。
總之,幼兒音樂教育對于幼兒多方面的發(fā)展與成長具有重要的奠基與促進作用。因此,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各項教育能力,讓孩子在音樂教育的熏陶與陪伴中獲得成長與升華,以更加堅實的步伐邁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孫鵬舉.新時期幼師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J].當代音樂,2016(02):22-23.
[2]賈嫣.提高幼師聲樂教學質量的策略[J].當代音樂, 2018(02):53-54.
[3]向陽.幼兒師范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學技能訓練之探討[J].藝術評鑒,2017(23):123-125.
作者簡介:楊倩(1990—),女,漢族,重慶市萬州區(qū)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