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登梅
【摘要】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是健全學生人格、消除學生不良情緒、促進初中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不斷豐富音樂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積極落實情感教育,構建高效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音樂;情感教育;必要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對于改變傳統(tǒng)單一化的音樂教學形式,豐富音樂教育的內涵,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當積極落實情感教育法,不斷豐富初中音樂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質。
一、情感教育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學生人格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落實情感教育,是健全學生人格的有效途徑。首先,音樂是創(chuàng)作者內心的情感表達,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元素,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通過領悟、體驗和感受其中蘊含的情感,有利于舒緩學生的情緒,充沛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其次,情感教育與音樂教育的整合,是一種“強強聯(lián)合”的手段,可以升華音樂情感,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提升。
(二)有利于消除學生不良情緒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不夠成熟,情感脆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容易有情緒、容易悲觀和煩躁,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音樂的陶冶功能,有效地幫助初中學生消除成長過程中的不良情緒,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尤其是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豐富音樂教育的靈魂,使音樂更加具有陶冶功能。
(三)有利于促進初中音樂教學改革
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教學改革是教師課堂教學核心任務。誠然,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對音樂教學不夠重視,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認知不足,導致了學生綜合素質低下,心理不健康,價值觀扭曲等。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學生人格、健全學生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一)立足音樂作品欣賞,剖析其中情感因素
音樂欣賞是滲透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徑。在實際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音樂作品欣賞課程,剖析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因素,積極落實情感教育,讓學生獲得獨有的體驗和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首先,教師應當通過音樂作品的文化背景,剖析作者創(chuàng)作所蘊含的情感因素,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深入解讀音樂作品蘊含的情感;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剖析音樂情感。例如,通過介紹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通過不同的音樂演奏形式,如不同的樂器演奏、名家演唱等,讓學生在反復欣賞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的情感,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豐富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又給予了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和感悟,是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滲透情感教育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方法,是滲透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徑。教師在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善于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知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因素,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樂情境中,感知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實現(xiàn)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如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多種樂器教學法等,實現(xiàn)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古典樂器的整合,以及古典音樂的演奏形式,讓學生獲得直觀的情感體驗。
(三)加強情感渲染,滲透情感教育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自己對作品的體驗和感悟,通過適度的渲染,以自己的情感帶動和感染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領悟,實現(xiàn)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我們知道,受年齡的影響,初中學生閱歷尚淺,對音樂的欣賞還停留膚淺的層面,在音樂情感感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和感知音樂,渲染音樂情感,實現(xiàn)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音樂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是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落實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塑造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文忠.論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音樂時空,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