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是有目的的行為,是孩子求得發(fā)展的有意義的活動。教學的目的,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nèi)化、吸收才能
實現(xiàn)。這就決定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其能否主動地投入,成為教學成敗的關(guān)鍵。情境教學正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shè)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和發(fā)展的今天,語文課堂教學越來越成為被關(guān)注的話題。就初中語文小說的閱讀教學而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解放他們的頭腦、雙手、眼睛,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發(fā)展學生豐富個性、塑造學生完美人格的所在呢?情境教學也許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實施方法
(一)立足文本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乃是根本。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文開始前就應吸引學生注意力,即課前情境導入。一個課程好的開頭好比一段表演前的獨白,其獨白越深入人心,就越會讓觀眾期待表演開場。語文教學也并不例外。課前情景導入乃是吸引學生進入課文的關(guān)鍵。
如在進行課文教學《楊修之死》時,可以列舉以往學習過的課文進行情景導入,如“同學們,我們學習‘香菱學詩,其蘊含的文學哲理令我們無限回味,今天,讓老師帶領(lǐng)你們走進《楊修之死》,一起再去了解我國四大名著的歷史文化風采”。用這樣情景導入的方式,使得學生與教師一起進入課文,一起深入探究《楊修之死》的獨特“風景”,使得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所蘊含的情感,從而激發(fā)、探索學習的熱情。
(二)借助多媒體渲染情境鋪墊
情境導入的目的是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快速融入課 文,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情境鋪墊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心境,從而使學生對小說的主題思想理解得更為透徹。
如在學習李森祥《臺階》一課時,懵懂時期的學生可能不會過多地了解到父愛,為此,為使學生能更好地體會作者情感,需進行課文情境鋪墊。在進行《臺階》課程教學過程前,進行多媒體播放父愛公益短片,如前幾年的公益短片:一位患有重度老年癡呆癥的老人,什么事物都記不住,兒子帶他出門吃飯,他將餃子收進自己的衣服口袋,兒子大聲訓斥,老人緩緩說道:“我兒子喜歡吃?!彪S后屏幕上出現(xiàn)幾個字:他忘記全世界,卻從未忘記愛你。在播放短片以后,教師再進行課文教學鋪墊,如“看完短片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接下來讓我們回到課文《臺階》,一起探索如大山般厚重的父愛”。由這樣的情景鋪墊和渲染,使得學生能更快地走進文本,深入理解課文的主旨。
(三)通過朗誦激發(fā)情感體驗
體驗文章情感最為直接的方式乃是高聲朗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導入、情境渲染先將學生帶入某種情感之后,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文章(片段),通過自己的聲音把自己代入角色,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就必然產(chǎn)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內(nèi)心體驗。
(四)創(chuàng)設(shè)畫面再現(xiàn)情境內(nèi)容
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畫再現(xiàn)課文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課文內(nèi)容形象化。課文插圖,特意繪制的掛圖、剪貼畫、簡筆畫等都可以用來再現(xiàn)課文情境。
如在學習《斑羚飛渡》一課時,為提升學生情感認知度,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心情,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走進大自然,深刻探索自然奧秘,并從中了解動物生存法則。為使學生切身體驗到情感,可以采用場面表演的教學方式。譬如教師在帶引學生深入課本之后,選擇學生在講臺上進行自然段落的表演。學生在表演到“一群斑羚,被狩獵者所追殺”時,能更切實體驗當時斑羚的恐懼及狩獵者的興奮,當表演到“以犧牲老斑羚的生命為代價”時,能更加體會到其中復雜的情感,即斑羚逃生的喜悅及老斑羚犧牲的嘆息。使得學生能更加擁有團隊意識,并切實體會到動物生存法則,使其更加明白人類對于大自然破壞的悲哀。從而使得觸碰到其內(nèi)心深處的靈魂,并使其小說閱讀理解力得到再一次升華。
二、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實踐意義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情境的運用,給課堂帶來了生氣、帶來了歡樂,改變了以往的“注入式”教學那種閉門讀書、單一的“聽分析”所造成的學生學習負擔重、效率低的被動學習的狀況。
(一)激發(fā)學生美好情感
情境教學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思維,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被帶入小說情境,從而激發(fā)美好情感,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臺階》時,情境教學使得學生思維得以釋放,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小說中看似平淡的思想情感,卻蘊含著濃濃的父愛,所以,在學習《臺階》一課時,學生在了解課文結(jié)構(gòu)的過程中,更能體會到充滿力量的父愛。在學習《最后一課》時,情境教學能使得學生更加了解主人翁童稚無知語言下所蘊藏的愛國情感。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愛國主義,激發(fā)起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情境教學乃是現(xiàn)今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使得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更深刻明白其中所蘊含的美好情感。
(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是提升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其語文學習效率。如在學習《變色龍》一課時,充滿好奇與求知欲的學生會被課題所吸引。在此基礎(chǔ)上,情境教學法將帶引學生深入課文,使得學生更加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如在學習魯迅先生《孔乙己》一課時,其主要語言表達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小說、散文課程??滓壹赫Z言乃是“滿口之乎者也”,其語言類型偏于文言文,使得學生學習知識更為全面,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想繼續(xù)深入了解課文的心情。由此可見,情境教學的方式不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更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初中作為學生人生階段最重要的學習歷程之一,其教育方式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方法。因此,為提高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乃當務之急?;诖耍處熍囵B(yǎng)學生閱讀能力需不斷地深化研究且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向宣朝.初中語文小說情景閱讀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2016(24).
[2]李秀娟.小說閱讀情景教學方法淺談[J].語文天地,2017(4).
[3]謝新標.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分析[J].考試周刊,2017(98).
[4]何文.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探析[J].南北橋,2015(7).
作者簡介:馮才麗,女,1974年生,四川瀘州人,本科學歷,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四川省瀘州外國語學校。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