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2011年版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著眼于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學科體系的構建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向,是對2001年版《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素質中心”的繼承和延續(xù)。新課程改革體現(xiàn)了以育人為核心,本文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基的全新科學課程觀和整體學力觀。作為首批使用新教材的教師,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關鍵詞】初中作文;仿寫教學;培養(yǎng)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仿寫”的方法
“仿寫”又叫摹寫,就是模仿某些文章的主旨、布局或表現(xiàn)手法等特點,來寫“自己的文章”。我進行“仿寫”作文指導,主要教法有兩種:
1.取意法。指導學生模仿原文的主要內容涉及的幾個方面,或者體現(xiàn)作者的主要意圖來寫“自己的文章”。范文:魯迅《故鄉(xiāng)》,全文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述了故鄉(xiāng)的人、事、景、物之美。仿寫:學生作文《我愛夜港城》。金秋,漫步,街道;江水,高樓,人家。一片落葉在空中打了幾個旋兒,拂過我的發(fā)梢,又緩緩落下。長江邊,游輪掀起的浪聲,掩蓋了四周的聲音。五彩斑斕的燈火閃耀,如一個美麗的少婦穿金戴銀,照耀我的臉龐,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繁華的夜港城,如一條耀眼奪目的巨龍盤旋在神州一角……(下略)
2.摹形法。指導學生模仿原文的結構、表現(xiàn)手法或語句形式,來寫“自己的文章”。它又可分為全摹和點摹兩種教法:
(1)全?。菏菑恼w上模仿原文的結構形式,如首尾呼應等以及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語言形式等。范文:《背影》。開篇: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結尾: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模仿課文首尾呼應的寫法。仿寫:學生作文《拼圖》。小時候離外婆家近,常常去外婆家玩。每當中午外公午睡時,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我和外婆便一起拼拼圖。說是“我和外婆”,其實是外婆一個人在拼,我則在一邊瞎摻和……(略)這種場景,差不多在每一次我去外婆家的下午便會上演,直到夕陽西下的時候。
(2)點?。翰皇侨娣聦?,而只是模仿范文的一兩點寫法,如句式、開頭、結尾、過渡及記敘、描寫、說明、議論等。范文:《荷塘月色》。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恢辉谛÷芬慌?,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模仿課文精彩的景物描寫。仿寫:學生作文《故鄉(xiāng)在紹興》。老家有寬闊的河流、碧綠的高山和古色古香的老式房屋。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匆姾舆吀吒叩牡静荻蚜至⒅匆娦‰u成群結隊的在稻草堆邊找食,看見長脖的大白鵝急著劃水上岸……
二、“仿寫”教學步驟
(一)范文的選擇
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范文的典范性,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范文的選擇面較寬,可以是名家經典,也可以是課本中的文章,還可以是學生中的某些佳作。如新教材中的《口技》(林嗣環(huán))、《社戲》(魯迅)等,可選全篇,也可選其中的段節(jié)。選定適合學生“仿寫”的范文,要求教師首先做到兩點:其一,熟悉學生的作文實際與寫作需求;其二,有十分明確的作文指導目標,即“仿寫”具體解決什么問題。
(二)仿點的確定
所謂“仿點”,是指范文中被模仿的特定部分或方面。仿點確定得適當,學生仿寫才有明確的對象。范文選定后,不要急于讓學生練習仿作。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將一些與范文相近的寫作特色,介紹給學生。教師在分析范文時,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泛泛而論文章的主旨內容、段落結構、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句式等,而要針對學生實際和仿寫目標,讀析“仿點”內容并要求學生做好記錄;二是精細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反復閱讀范文,找到最適合自己仿寫之處,再確定自己的仿寫點?!胺曼c”的確定要依據范文特點,符合自己的作文需求,可以說是一個原則。
(三)仿寫的練習
所謂脫文練習,即要求學生通過熟讀范文、領悟“仿點”,達到口誦心惟的程度,進行寫作。每次脫文練習完成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把自己仿寫的作文與范文進行比較,把不同之處用筆畫出并分析出不同的原因,說出自己所寫內容、語句特色,以便在下次作文時發(fā)揚優(yōu)點,有所改進。“仿寫”練習的作文指導,要力戒生搬硬套,力求自然貼切,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去寫,應用所學寫作方法去寫,寫出“自己的文章”。
(四)仿后的思考
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準備和前提。每次“仿寫”作文教學后,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反思,總結所得,為他們創(chuàng)造獨立寫作的條件。在每次與范文作比較分析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范文的精妙之處,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創(chuàng)新構思重新審視自己的習作,激勵他們創(chuàng)作新的篇章,使“仿后的思考”化為獨立作文的動力。
對初中學生來說,進行“仿寫”作文指導有很多益處。倘若教師能從仿寫一些較為經典的范文入手,開拓初中作文指導之路,就能消除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
參考文獻
[1]竇昌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仿寫初探[J].文教資料,2013(14).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