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教授楊公驥說:“學習研究猶如攻堅:攻堅城必須掃清外圍,因為堅城與外圍乃一整體,后者不破,前者難拔,學某一學科也必須兼通相鄰學科,因為任何一個學科都不是孤立發(fā)展、獨立存在的,都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內(nèi)在聯(lián)系?!?/p>
楊教授是怎樣掃清外圍的呢?這里列舉他讀書的一個例子:他年輕時為了研究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階段問題,閱讀了很多論著,但是越看越覺得如墜云里霧中。于是,他就開始清掃“外圍”了,找了《金甲文》《殷墟報告書》《古代社會》以及考古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方面的書來讀,由于豐富了相鄰學科的知識,觸類旁通,中國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這種先掃外圍再攻城的方法,是符合閱讀規(guī)律的。歷史上有不少“清君側(cè)”的故事,為了打倒皇帝,必須先將皇帝周圍的心腹大臣除掉?!扒寰齻?cè)”與“掃外圍”都是同樣的道理,一個學科的相鄰學科也與“君側(cè)”和“外圍”差不多,“君側(cè)”與“君主”、“外圍”與“堅城”、相鄰學科與本學科,都是有其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由此及彼,彼通此通。倘若不明了這個道理,不掃除“外圍”,只知埋頭“攻城”,讀書效果是不會好的。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