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紅 勞娜 萬如玥 吳建琴
【摘要】為加快物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提升物理教師教學能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教學反思是其有效手段之一。筆者上完“聲的利用”一課后針對課堂教學的不足,主要從教學情境、實驗教學、習題教學、個人經驗四個角度進行反思。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教學反思
【基金項目】本文為新疆師范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教學研究與改革基金資助項目“物理專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模式及機制研究”(課題編號:SDJG2016-09)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88-02
1.教學情境的反思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huán)境。
筆者在講授《聲的利用》這節(jié)課時,經過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后采用“小步走”的教學方式。開篇利用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夏日,若聽到隆隆雷聲意味著什么。清晨,鬧鈴響起意味著什么。諸如此類,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事例。筆者設計利用簡單的事例引入課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舉出其他關于生活中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事例。事與愿違,一是筆者忽略了學生對生活中這類現象觀察不足;二是初中學生羞于表達;三是初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更樂意觀看新事物新現象。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于物理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有啟迪性,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反思總結在今后上課時應多考慮學生的認知與心理發(fā)展特點,結合本節(jié)課,筆者認為此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放映相關圖片、視頻等使物理知識更加形象、直觀、生動。進而達到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
2.實驗教學的反思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演示教學可以對科學發(fā)現的過程進行還原,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直觀,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配合講授,使學生認識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對于某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比較抽象只用言語是介紹不清的,學生會感到單調、枯燥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通過實驗則會使學生更清楚。本節(jié)課中聲音具有能量。聲音為什么會有能量?聲音具有能量是如何體現的?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筆者做了兩個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一:“演示聲能滅火”。用裝羽毛球的紙筒,剪下一段(兩端開口),在任意一端用氣球蒙住,用橡皮筋扎緊,另一端對準正在燃燒蠟燭的燭焰,輕彈橡皮膜,發(fā)現燭焰晃動;加大力度彈動,發(fā)現燭焰晃動加劇,直至熄滅。該實驗儀器為自制教具,器材簡單,貼近學生生活,實驗現象明顯,學生情緒高漲,精力集中。
演示實驗二:將兩個相同的音叉并排放好(沒有接觸),乒乓球靠著音叉B,當敲響音叉A時,觀察乒乓球的變化,實驗現象不夠明顯。此時筆者內心焦灼,不知所措,急于將實驗做成功,開始慌忙的擺弄實驗器材。此時已無暇顧及學生,直到實驗現象明顯,幾分鐘后,發(fā)現課堂已經亂成一鍋粥。顯然,這是一次不成功的演示實驗。
筆者進行了深刻反思。首先,課堂中需以學生為主體;其次,演示實驗目的在于展現物理實驗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最后,物理實驗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如復雜性、可變性等,試做過程中找出多種可變性。適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彌補現場演示不足。
3.習題教學的反思
習題教學無論在新課講授還是復習課都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練習題在新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鞏固知識點。因此,在新課教學中練習題應結合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合理設置。
筆者在準備這節(jié)課時,分析教材并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能力,設置了數十道題目,包括選擇、填空等。分為兩個梯度:一是基礎概念理解,達到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二是從基礎概念理解到知識技能提升,逐漸上升呈現階梯狀,從知識與技能目標向過程與方法目標過渡,最后升華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以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4.個人經驗的反思
通過“聲的利用”這節(jié)課的教學,筆者的教學功底不夠強,經驗不足。表現在引入新課平鋪直敘,不夠生動,未能做到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中提問不夠明確,出現學生對于筆者提出的問題不能很好地應答。講解演示實驗時,急于將實驗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將實驗器材做了介紹,就開始演示實驗,在講解實驗時,應注重對實驗原理及制作過程的講解,尤其是自制實驗儀器,鼓勵學生課下親自動手制作,同時也是新課程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語言組織還不夠精煉,尤其是過渡語句,偏愛多媒體課件,還需再多加練習,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需改掉這個習慣。
通過這次教學反思后,筆者深刻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還應該多進行學習。觀摩有經驗的老教師上課,希望隨著教學時間增長,筆者青澀的教學水平,在不斷學習與反思中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馬濤.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反思成長[J].考試周刊,2003,79:146.
[2]袁金群.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的組織策略探討[J].中學物理,2017,35(16):30.
作者簡介:
吳建琴(1966-),女,甘肅靜寧人,新疆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物理課程與教學論、中學物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