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文明得以源遠流長的重要根基,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尤為重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融入傳統文化,不僅讓英語教學增光添彩,而且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融入到學生思想之中。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傳統文化融合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傳統文化;融合分析
英語教學中要融入傳統文化,弘揚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讓英語課堂成為文化傳承的第一課堂,讓中華優(yōu)秀文化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中華文明精神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引導學生向著更優(yōu)秀文化精華學習方向而不斷努力,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
挖掘教材,深化內涵
學生的英語學習以教材為基礎,而教材的學習正是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渲染的重要根基,其中有很多內容可以與中華傳統文化相契合,為傳統文化的弘揚提供了豐富的條件。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教材為藍本,將中華傳統文化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在帶給學生全新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起到很好的傳統文化宣傳效果。
在進行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教學的時候,教師便非常注重通過教材來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傳遞。學習本單元的文章,教師并沒有直接讓學生進行各種“動物”的認識,而是將象形文字引入課堂之中,讓學生將所看到的象形文字進行“改編”,讓象形文字與學生頭腦中的各種形象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就所看到的象形文字進行內容表述。這樣的英語教學帶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有的同學說道:“The bird spread its wings and flew into the sky.”有的同學說道:“I like dogs. They are our loyal friends.”很多同學還通過各種象形文字圖片創(chuàng)編了各種有趣的小故事,生動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英語教材就如同一個寶藏,里面蘊含著無盡的樂趣和知識,蘊含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而真正要想讓學生從中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還需要教師的深入研究,通過自身想象力和淵博的知識,來啟發(fā)學生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的學習。
多樣活動,有效滲透
課堂活動的展開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補充,通過課堂活動多樣化的創(chuàng)建,能夠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而課堂活動同樣是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豐沃土壤,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讓學生的傳統文化積淀更加深厚,幫助學生將傳統文化與英語學習予以融合。
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教學的時候,教師便開展了極具傳統知識性的課堂活動,一方面讓學生結合活動來更好地認識時間;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更加懂得我國古人時間探究上的卓越表現。教師讓學生們學著古人的樣子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圈,并嘗試標出相應的刻度,而后尋找一根筆直的木棍插到圓圈的中央,通過太陽的轉移來看“鐘表”的時間。這樣一個小小的活動可以說是日晷的再現,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將日晷的應用原理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其內在的構造。學生在參與了這樣一個活動之后,其內心很受觸動,有的同學說道:“Our ancestors are very clever.”有的同學說道:“It's three now. The time is very accurate.”融入傳統文化的活動,不僅讓學生的知識得以拓展,更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高漲。
在課堂活動中融入重要的傳統文化,可以起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既能夠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得以提升,也能夠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予以積淀,豐滿學生的頭腦。
創(chuàng)建氛圍,感受文化
英語的學習固然需要英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其更加需要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通過傳統文化氛圍的創(chuàng)建,學生們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可以很好的將中西方文化予以對比,可以感受中西方思維、思想等方面的不同。但是,教師也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文化與英語環(huán)境應當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
在進行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學的時候,教師便注重通過環(huán)境的營造,讓學生了解到中西方國家所擁有的不同文化習俗。教師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先進行材料搜集,就中西方對“新年”的認識、所開展的各種活動進行資料搜集,并讓學生嘗試將其制作成幻燈片或者小視頻,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已經不再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而是將講臺交給學生,讓學生就自己所搜集的各種資料進行闡述、解釋說明,并說一說自己對于新年的認識。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對于中國傳統新年的感受也更加深刻,有的同學說道:“In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every one want to eat dumplings.”有的同學說道:“At 0:00, we usually celebrate the New Year shooting.”通過學生們自己所進行的資料搜集以及認識深化,中華傳統文化習俗進入學生的腦海之中。
中西方文化有著很大的不同,通過對比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使其對傳統文化產生更大的心靈觸動。教師要注重通過中西方文化對比的方式來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傳統文化認知的認識更加深刻。
日??谡Z,生活為先
英語作為語言的重要分支,其學習的根本目的還是在于應用。而語言的應用更加可以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可以感受到文化歷史的演變,不僅對于學生的傳統文化認知具有很大幫助,而且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大有裨益。因此,教師要注重將英語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讓傳統文化與生活英語合二為一。
在進行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教學時候,教師便讓學生將所學習的英語嘗試應用到生活之中,并通過生活英語的應用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內涵。此單元的教學,是讓學生們“親手操作”來進行的,教師讓學生們提前準備好制作沙拉的食材,英語課堂就成為學生們制作沙拉的舞臺。在學生們進行食材制作時候,教師則讓學生們思考,為什么中華文化中的“食文化”源遠流長,為什么我們生活中遇到朋友都會詢問“吃了嗎”,并讓學生們思考,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親朋好友是如何使用英語打招呼的,如何在“美食”享用過程中更好地進行英語表達。思考讓學生的頭腦高速運轉,有的同學說道:“Foo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component in China.”有的同學說道:“Delicious food is my favorite.”生活中英語的應用融合了文化的建設,讓學生們的感受更加真切。
英語走入學生們的生活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學生進行英語應用的重要載體。在生活英語應用的過程中,讓學生隨時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力量,才是真正達到了傳播、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也是學生應用英語境界的提升。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文化的烘托,尤其需要中華傳統文化的支撐。只有讓學生將英語的學習與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文化歷史發(fā)展之璀璨,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民族發(fā)展的智慧與精神。
參考文獻
[1]王燕.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5(08).
[2]朱珠.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1).
[3]楊瑾.文化——外語學習的載體——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途徑[J].學周刊.2011(06).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華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