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生權(quán)
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部分,良好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相互作用下,能夠為學生的語文成績提高提供保障,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語文綜合應(yīng)用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促使學生能夠不斷豐富閱讀與寫作經(jīng)驗。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進行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語言應(yīng)用、內(nèi)涵進行理解,更要對學生的語言寫作活動有一定的了解度。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合理教學語言的開設(shè)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教學中教師需要滿足寫作和閱讀的互益性,也要探尋兩者的融合度。
一、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通過閱讀積累寫作材料
學生的寫作素材往往來源于閱讀的感受。通過閱讀,學生可以認識世界,從文本中獲得自己的體驗與積累,經(jīng)過領(lǐng)悟與消化,成為自己的文化儲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新課標在語文教學中不斷的普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已經(jīng)成為寫作素材累積的重要渠道。學生通過閱讀,和語言文字融為一體,感受作者通過文字帶給我們真實的情感,將文章中的用詞方法通過吸收與揣摩,有利于自己寫作中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
通過新課標在語文教學中不斷的普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已經(jīng)成為寫作素材累積的重要渠道。學生通過閱讀,和語言文字融為一體,感受作者通過文字要表達的真實的情感。不僅有利于學生通過閱讀得到思想上的進步,還有利于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1]。
例如,《虎門銷煙》一文,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對虎門銷煙發(fā)生的歷史背景進行查閱,學生了解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個事件帶來的社會意義。通過查閱,對虎門銷煙事件更加了解,可以走進文章與作者的寫作感情發(fā)生融合,能更好的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在查閱過程中,學生可以閱讀從各個角度對于這個事件的評價,學生可以更好的,更全面的吸收寫作素材。教學中,教師通過全面講解虎門銷煙事件帶來的歷史意義,與學生們查閱的資料相融合,可以更好的調(diào)動課堂的活躍度,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生閱讀的豐富,有利于寫作素材的累積。
(二)閱讀中發(fā)揮主觀見解
小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對于相同的問題他們也總是會提出許多不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中不應(yīng)用標準化的答案,遏制學生思維想象力的開發(fā)。應(yīng)引導學生在多個維度中從生活的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鼓勵學生展示自身真實的主觀想法。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意識,強化學習能力。展示真實的主觀想法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寫作,通過閱讀各類書籍,使學生思維更加開闊,感知文章中心思想,并且要學會想象,這樣才能更好的構(gòu)造出所要寫的場景,以及內(nèi)容,其次多積累一些美的句子,這樣可以使文章升華[2]。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珍珠鳥》的時候,學生需要根據(jù)作者的描繪了解家中小朋友能給作者帶來的快樂,然后了解到一只鳥其實是作者的一個小伙伴,在生活中陪伴學生看書、寫作、思考,它存在作者的周圍,是一個調(diào)皮和懂事的孩子,更是一個小伙伴,能在作者閑適的時候進行肆意的胡鬧。珍珠鳥睡在玻璃杯內(nèi)安靜的睡覺,作者能在閑適的時候肆意胡鬧,珍珠鳥睡在玻璃杯內(nèi)毫無防備,說明珍珠鳥與人之間的信任度較好,作者不會傷害他所以喜歡安靜的沉睡,學生通過作者細致的描寫能更好的了解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之感情。口頭描述法使用的時候,相較于書面語言的表達,口語描述能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口語應(yīng)用能力,更能讓學生在靈活性較好的前提下,適度的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引入,進而使學生的交際能力獲得一定提升[3]。教師在課前活動中需要為學生預(yù)留幾分鐘的時間,學生能將閱讀教學中的所見所聞更好的展示出來,并能了解到學生的閱讀感悟,寫作角度與寫作篇幅不需要做限制,學生能通過了解的方式進行感悟,進而學生能在學習中更好的調(diào)動其能動性,也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意識,使學生口語能力獲得強化,也能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提高,進而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飛升[4]。
二、寫作中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在寫作中體現(xiàn)閱讀效果
學生語文綜合應(yīng)用能力的強弱從學生的寫作當中便能夠看出端倪。寫作訓練中,學生通過閱讀所取得的學習效果將會被充分展現(xiàn)出來。通過寫作可以將閱讀所積累的素材充分利用。因此,教師要通過寫作訓練對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充分整合,使學生充分吸收閱讀成果。寫作過程是語文知識的實踐過程,在實踐當中可以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鍛煉,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與寫作的良好習慣
通過閱讀與寫作,學生能夠有效地獲取語文知識,并將其提煉出來,進行實際應(yīng)用。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科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習慣加強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文本內(nèi)容。要指導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手法,使學生能夠快速提高自身的能力。例如,在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隨筆寫作的習慣,將自己的閱讀心得記錄下來,要對本文中的秒詞佳句進行摘錄,將其記錄下來隨時翻看,總結(jié)這些詞句中的巧妙用法,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手法[5]。
結(jié)束語:語文教師為更好的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升,需要讓學生借助閱讀累計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主觀意見,更要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做好知識內(nèi)容的深化,并通過實踐的方式不斷的融合寫作。
參考文獻:
[1]張建玲.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11-12.
[2]胡小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導報,2016(10):21-22.
[3]錢維婭.探尋“讀”與“寫”的理想“交匯點”——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的策略談[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2):13-14.
[4]盧麗平.在讀中學寫在寫中促讀——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jié)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8(25):28-29.
[5]蘇嬿.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一體有效策略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8(0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