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的經濟活動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正發(fā)生著深刻變革。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經濟問題比比皆是,網購、線上支付、分期付款等各種新型消費方式,投資從以前的定期銀行存款變成股票、基金、證券理財產品等,這些都正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法。對于高中生來說,數學不僅是高中學習中的重點科目,還能提升我們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幫助我們處理經濟活動中具體問題。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對高中數學理論知識在經濟活動中的應用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經濟活動;分類解析;最優(yōu)化
一、 高中數學在經濟活動中的價值體現
高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一切科學創(chuàng)造的基礎保障。學好數學是為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提高經濟運用能力。在當今社會,數學與經濟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在經濟生活中各個方面,處處體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字進行表達和運用,多種數學公式都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經濟問題,比如,我們數學學習中涉及數列、最優(yōu)問題、經濟預測、函數、概率、統(tǒng)計學等,在經濟活動中都是比較常用的運算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現代化經濟的管理與決策中、經濟預測、大型工程預算等諸多方面數學知識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商品的生產收入,流通的成本,企業(yè)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都是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二、 高中數學在經濟活動中的具體應用
1. 最優(yōu)問題
每個企業(yè)都面臨著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fā)展。企業(yè)為了自己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必須要實現利潤最大化。我們就要采用高中數學中的線性規(guī)劃問題,達到企業(yè)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例如:甲工廠生產一批零配件,固定成本為2000元,每生產一噸零配件成本為60元,對這種零配件的市場需求規(guī)律為q=1000-10p(q為需求量),p為價格。甲工廠產量為多大能達到利潤最大?
解:(1)∵成本函數C(q)=60q+2000q=1000-10p即p=100-110q
∴收入函數R(q)=p×q=(100-110q)q=100q-110q2
∵利潤函數L(q)=R(q)-C(q)
=100q-110q2-(60q+2000)
=40q-110q2-2000
L′(q)=40-0.2q
令L′(q)=0,即40-0.2q=0,得q=200
當L′(q)>0時,即q<200時,L(q)遞增;
當L′(q)<0時,即q>200時,L(q)遞減。
∴當q=200,L(q)取最大值,
即產量為200噸時甲工廠利潤是最大。
這樣我們就得到解決方法,加之適當的經驗和實驗,就能掌握最優(yōu)化模型,解決最優(yōu)問題,這是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
2. 等比數列
數列在經濟活動中也得廣泛應用。數列是高中階段的重要數學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列的數學模型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資產折舊、資產兼并等實際問題,預測企業(yè)發(fā)展前景和未來的效益,從而判斷企業(yè)是否有被兼并的危險、項目有無開發(fā)前景等實際問題。
例如:某企業(yè)投資A、B兩個工廠,2013年企業(yè)的年產量都為100萬噸,在今后的若干年內,A的年產量每年比上一年增加10萬噸,B第n年比上一年增加2n-1萬噸。記2013年為第一年,A工廠第n年的年產量記為{an};B工廠第n年的年產量記為{bn}。當一個工廠年產量超過另一工廠年產量的2倍,則將被兼并,求兼并時間。
解:∵{an}是等差數列,a=100,d=10,
∴an=10n+90。
∵bn-bn-1=2n-1,bn-1-bn-2=2n-1,…,b2-b1=2,
∴bn=100+2+22+…+2n-1=2n+98。
當n≤5時,an<2bn且an≥bn,
當n≥6時,an≤bn,所以A工廠有可能被B工廠兼并。
2an 解得n≥8,故2020年A工廠將被B工廠兼并。 3. 利率問題 利率變化會影響老百姓的儲蓄和消費行為,如果利率提升,則老百姓愿意將更多的閑置資金存入銀行,以獲得利息收益。如果利率下降,則老百姓愿意將存入銀行的資金取出,用于其他領域的投資。無論是利率的市場升降還是國家的宏觀調控,利率一般會呈現波動的狀態(tài),不會出現一直上漲或一直下跌的狀況,而如何選擇和計算利息時則需要運用到高中數學中的利息等知識。 例如:家里準備為小紅一年后上大學準備的費用,選擇年利率為2.25%的教育儲蓄,另一種是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是2.25%的,共存了2000元錢,一年后共取出2042.75元,這兩種儲蓄一年后各存了多少錢?(利息所得稅=利息金額×20%,教育儲蓄沒有利息所得稅) 解:設小軍媽媽存x元的定期存款,則存于教育儲蓄(2000-x)元。 2.25%×2000+2000-(x×2.25%×20%)=2042.75 45+2000-0.0045x=2042.75 -0.0045x=-2.25 x=500 ∴教育儲蓄存款:2000-x=1500(元) 答:小軍媽媽定期存款存了500元,教育儲蓄存款存了1500元。 可以看到數字理論知識在經濟生活中得到應用廣泛,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問題的本質,使我們能夠更加理智思考經濟生活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東昊.淺析高中數學在經濟預測與決策中的應用及重要性[J]. [2]武煒晗.淺議高中數學知識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J]. 作者簡介: 顧心潔,江蘇省無錫市,江蘇天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