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化視野中的英漢新詞對比研究(2010—2015)

        2018-04-18 07:29:34謝蕊婷劉柯蘭
        決策與信息 2018年4期
        關鍵詞:文化交融對比研究民族文化

        謝蕊婷 劉柯蘭

        [摘 要]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英語和漢語均產生了眾多新詞匯。為了滿足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需要,這些新詞在語義和構詞上日趨簡潔,英語和漢語之間相互借用和相互影響的情況也日漸增多。英漢新詞由于各具特點,所以,英漢新詞折射出的英漢文化溝通和交融反映了詞匯全球化進程。因而在不同語言交流借鑒的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各國語言的自身特性,探索和保護好語言中蘊含的民族文化優(yōu)勢和傳統(tǒng)。

        [關鍵詞] 文化交融;英漢新詞;英漢文化;對比研究;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 H3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8)04-0048-11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各種新發(fā)明新現(xiàn)象層出不窮。同時,各國及各地區(qū)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由此涌現(xiàn)出許多新詞語來反映這些新事物和新現(xiàn)象[1]。本文立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綜合文獻查閱、網(wǎng)絡信息檢索及多種語料庫的運用,力圖探析中西方文化的沖撞與交融,并展望英漢新詞匯的未來發(fā)展。本文研究的“新詞”,特指2010-2015年間,詞形、詞義、用法三者中任一是新出現(xiàn)并得到廣泛使用的詞匯。本文研究的2010-2015年漢語新詞語料,主要來自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劃,并由侯敏等主編的漢語新詞匯系列叢書(2010-2014),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現(xiàn)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和新詞語料庫,DCC國家語言資源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及權威報刊網(wǎng)站中的漢語新詞。本文研究的2010-2015年的英語新詞語料,主要來自牛津在線字典(OED online)2010-2015年更新的新詞列表,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Wordsmith,WebCorp等多種動態(tài)平衡語料庫,Word Spy,Urban Dictionary,以及中國日報等網(wǎng)站[2]。

        一、文化視角中英漢新詞的構詞特點

        詞是語言中最靈活多變的部分,詞匯的更新和變化不僅能最迅捷地反映出不同時期語言的發(fā)展變化,更能折射出紛繁的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以及蘊藏其中的文化內涵。

        (一)文化視角中漢語新詞的構詞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官網(wǎng)公布的2010至2014年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表明,2010年漢語語料中提取出新詞語共計500條,2011年從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語料庫中提取的年度漢語新詞語594條,2012年從上述語料庫中提取新詞語585條,2013年提取新詞語364條。可見,每年漢語新詞語都保持了一定的增幅。新詞的產生和流行,表面上只是語言順應時代而變化,但本質上卻反映了社會生活和社會文化上的變化。

        表1搜集整理了2010至2015年間的共計71個漢語年度新詞,其中包括商務印書館聯(lián)合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推出的“漢語盤點”品牌活動中評選出來的2010-2015年度新詞和報刊雜志中評選的年度新詞。這些年度新詞都是每年非常流行且極具代表性的漢語新詞,通過文化視角對這些新詞進行分析能夠深化對近年漢語新詞的認知。綜合在各出版刊物和數(shù)據(jù)庫中收集的2010-2015年的漢語新詞和表1中羅列的每年頗具代表性的年度新詞,在此基礎上得出2010-2015年漢語新詞的構詞特點:

        第一,2010至2015年的新詞語中三字新詞占比最多。根據(jù)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劃的《漢語新詞語》系列圖書統(tǒng)計,2010至2014年該系列圖書提取并收錄的年度漢語新詞的平均詞長均為3字左右[3][4][5][6][7],見表2。

        同時,這一特點在2010-2015年具有代表性的年度新詞中也有所體現(xiàn),在“漢語盤點”及其他期刊報紙評選出的71個年度新詞中(見表1)詞長為三字的新詞有24個。同時,這一詞長特點也與當今社會的熱點和網(wǎng)絡熱用語的風潮有一定關系,某些熱門新詞往往是按照某個固定模式成體系地生發(fā),從而使相應詞長的新詞數(shù)量呈井噴式增長。如“淘寶體”“低頭族”“鳳凰男”“富二代”“支付寶”等。這種“體系”構詞模式極大地增加了3詞長漢語新詞的數(shù)量,使近年來的新詞詞長維持在3字左右。

        第二,2010-2015年的漢語新詞在詞匯層面呈現(xiàn)簡潔化的趨勢。新詞構成簡化是指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成的新詞匯也必須符合精簡快捷的特點,用盡量簡潔的文字來表達盡可能豐富的含義。漢語新詞的簡化趨勢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方面,漢語新詞的簡化往往與時事熱點緊密相關,這類簡化大多是對某一社會熱點或某一政策法規(guī)的提煉。用簡單的文字提煉社會熱點、新聞時事或政策法規(guī)中的核心內容,使其易于理解又朗朗上口。例如“三證合一”指的是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個證件合并成一個證件的制度。“智慧城市”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xiàn)城市智能的管理和運營。通過提煉社會熱點和最新政策法規(guī)而產生的新詞還有很多。例如“精準扶貧”“一帶一路”“比特幣”“互聯(lián)網(wǎng)+”“APEC藍”等。這些新詞源于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各大報刊對每一年的熱點匯總,既鞭辟入里又通俗易懂,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及國家發(fā)展的軌跡,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語言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漢語新詞的簡化多來自于網(wǎng)絡新詞或流行詞。這種構詞方式類似于英語中的縮略法,即從幾個詞語或者一個句子中提煉出一個新的詞語。例如“人艱不拆”指人生已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不明覺厲”表達雖不明白在說什么,但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喜大普奔”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首字縮寫。此類詞大多由網(wǎng)友創(chuàng)造并流行于網(wǎng)絡。既是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在詞匯層面的縮影,又反映出當今新詞生成的一種“快餐化趨勢”。

        第三,2010-2015年漢語新詞的構詞呈現(xiàn)體系化和系統(tǒng)化的趨勢。受外語特別是英語的影響,漢語逐漸出現(xiàn)了類似詞綴的結構,如頗為流行的“~體”“~男”“~女”“微~”“~控”“~族”“~門”等構詞模式,還有“元芳體”“微博體”“微公交”等新詞構詞模式,呈現(xiàn)出體系化和系統(tǒng)化的趨勢。根據(jù)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現(xiàn)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和新詞語料庫數(shù)據(jù),將符合以上構詞模式的近年新詞數(shù)目統(tǒng)計如下:

        如圖1所示,在三字漢語新詞中,“~體”“微~”“~族”這三種構詞模式使用最為廣泛?!绑w”在這種構詞模式中被用來指一種通用的語言風格和語言模式。例如“甄嬛體”就源于2012年熱播的電視劇《后宮·甄嬛傳》中的臺詞,人們在日常交際中有意加入“本宮”“臣妾”等稱謂或者“真真”“極好的”之類的形容詞來效仿電視劇中的古風即是“甄嬛體”;“元芳體”源自古裝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辦案時常常征求助手李元芳意見的習慣性臺詞。其他還有“還珠體”“喚醒體”“精神體”“鯨魚體”“陸川體”“咆哮體”“淘寶體”“任性體”等。這類新詞絕大多是對時下流行的說話方式的效仿,并被廣泛運用于網(wǎng)絡及日常生活中。

        (二)文化視角中英語新詞匯的構詞特點

        通過對牛津在線字典(OED online)2010-2015年更新的新詞列表、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Wordsmith、WebCorp等多種動態(tài)平衡語料庫、Word Spy、Urban Dictionary以及中國日報等網(wǎng)站中的新詞語料進行分析和總結,歸納出2010-2015年英語新詞的構詞特點:

        第一,2010-2015年間英語新詞匯多源于網(wǎng)絡和網(wǎng)絡社交。如:中國日報評選出的2013年年度十大英語新詞之一的selfie,指自拍的照片,尤其是那些上傳到社交網(wǎng)絡的自拍照片;Phubber,指低頭族;easy like,指在社交媒體上為很多事物點贊的人;sharenting由parent和share拼綴而成,指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孩子或父母照片的行為。這類詞往往與人們的網(wǎng)絡社交或天天使用的手機緊密相關,并在近幾年迅速成為人們頻繁使用的新詞和熱詞。以selfie為例,在COCA(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中查詢selfie一詞在各時間段和各語料庫中的使用頻率變化得到表3。如表3所示,selfie一詞在口語、新聞及雜志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在學術期刊文本中卻沒有出現(xiàn)過。2010-2015年間,其出現(xiàn)頻率為每百萬詞16.91,而這和近年廣受追捧的各類社交平臺的發(fā)展時間軸幾近吻合。Twitter,F(xiàn)acebook,LinkedIn,Instagram,MySpace這幾個頗具代表性的國外知名社交平臺分別創(chuàng)立于近5到10年,而表3也顯示selfie一詞是在2010-2015年才進入人們的視線并被廣泛使用。某些新詞匯的產生與網(wǎng)絡的發(fā)展在時間軸上的吻合無疑揭示了詞匯發(fā)展和網(wǎng)絡通訊發(fā)展的同步。網(wǎng)絡通訊的發(fā)展促進了新詞的發(fā)展,而新詞的產生和發(fā)展將網(wǎng)絡通信的變革介紹給了更多的人[8]。

        第二,2010-2015年英語新詞匯構詞方式簡潔,其中復合構詞法和拼綴構詞法較為多見,非常適應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需要。2010-2015年的許多英語新詞都是采取這種構詞方式。如Clean eating是由clean 和eating復合而成,指堅持低糖、低脂、少鹽的健康飲食,反映了近年來人們注重健康生活狀態(tài)的風潮。Manspreading由man和spreading復合而成,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一人占兩個座位的行為,體現(xiàn)了人們對社會公德的關心和重視。Facepalm由face和palm兩個詞組成,指用手掌蓋住臉的動作,表達無奈、難以置信的情緒。Budget wife,budget husband由budget分別和wife及husband兩個詞復合而成,指經(jīng)濟適用女和經(jīng)濟適用男。Fanboy, fangirl指極度迷戀某些明星而失去理性的粉絲。

        拼綴構詞法是將兩個詞進行剪切而連接成一個新詞的方法,以其構詞簡單、組合多樣、表意明顯成為了英語新詞的主要造詞法之一。如Flexitarian由flexible的首部和vegetarian的尾部拼綴而成,用來指偶爾可沾葷腥的靈活的素食主義者。Staycation由stay和vacation的詞尾部分組成,指在家或者家附近度假。Brexit和Brixit首創(chuàng)于《經(jīng)濟學人》雜志,由British的詞首部分和exit 的詞尾部分組合而成,指的是英國退出歐盟的行為。

        復合構詞法和拼綴構詞法在近年產生的英語新詞中較為多見,一方面是為了順應快節(jié)奏生活的需要,將多個意思復合或拼綴在一個新詞語中;另一方面這兩種構詞方式是對現(xiàn)有詞匯的重新拼合與改造,詞義也是對原有詞匯的融合,因而產生的新詞詞形雖新,但詞義卻并不難理解。

        第三,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交平臺使用的普及,近年來縮略構詞成為英語新詞產生的又一重要途徑??s略語以其簡明快捷的特點頗受人們青睞,常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聊天、短信及郵件中。如:

        TBH=to be honest老實講,老實說

        ICYMI=in case you missed it如果你錯過了

        FWIW=for what its worth無論如何

        JK=just kidding只是在開玩笑

        RO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得在地上打滾

        TTYL=talk to you later稍后再聊

        AFK=away from the keyboard暫時離開,馬上回來

        TMI =too much information 你透露的信息太多了

        TBC = to be continued 未完待續(xù)

        TBD = to be determined 待決定

        IDK =I don't know 我不知道

        IIRC= if I remember correctly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f2f =face-to-face面對面

        b4 =before 之前

        2 = to 到,向

        gr8 = great 極好的

        G2G=got to go 要走了

        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使簡潔的縮略語在溝通交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們生活的變化需要縮略語,同時縮略語也成為了人們現(xiàn)今快節(jié)奏生活的另一種寫照。

        (三)文化視角中英漢新詞構詞特點的對比分析

        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通信科技的發(fā)展,世界真正成為了一個地球村,語言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變得直接與頻繁,因而漢語和英語的新詞在構詞上其實存在一定的共性。

        第一,英漢新詞在構詞上都趨向簡潔,以此來適應現(xiàn)代生活信息傳遞快、信息傳遞量大的特點。一個新詞往往是復合、拼綴或是縮合了多個現(xiàn)有詞匯的含義。人們在溝通中可以用盡可能少的篇幅傳遞更多的信息。第二,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與日俱增,英漢新詞匯中有不少來自于網(wǎng)絡,如漢語中的“微~”構詞模式就是源于近年大熱的微博和微信,如“微幣”“微辯論”“微博結婚”“微打車”等。而英文中來自于網(wǎng)絡及社交網(wǎng)絡的新詞也不勝枚舉,例如在COCA(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中查詢到的和網(wǎng)絡社交平臺Twitter有關的新詞語就有數(shù)百條之多,如Twitter account,Twitter feed,Twitter chat,Twitter war,Twitter vote等。COCA數(shù)據(jù)庫中與Twitter的前20條新詞搭配及使用頻率可見圖2。

        除了用來描述互聯(lián)網(wǎng)新現(xiàn)象及社交平臺的新詞匯之外,還有一些新詞匯是網(wǎng)友創(chuàng)造的。這些網(wǎng)友自創(chuàng)的英語或漢語的新詞匯往往縮略性強、善用諧音構詞且廣為流傳,如漢語中的“不明覺厲”“淚牛滿面”(淚流滿面)“老濕”(老師)“鴨梨”(壓力)“圍脖”(微博),英語中的gr8 (great)、G2G(got to go)、U(you)、THX(thanks)等等。這類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詞匯都被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廣泛使用,給日漸豐富的英文和中文詞匯增添了詼諧的色彩。

        第三,英漢新詞中都有不少來自外來語。漢語中的不少新詞來源于英語,如“因特網(wǎng)”(Internet)、“推特”(Twitter)、納米技術 (nano-technology)、綠卡 (green card)、峰會(summit)、“優(yōu)步”(Uber)等;也有不少來自其他語言,如“卡哇伊”(表示可愛)、“新干線”(貫穿日本全國的高鐵系統(tǒng))、“物語”(日本的一種文學體裁)、“完敗”(徹底失?。┑?。英語中也有不少新詞匯是源自其他語言,如 “chengguan”城管、“Taikongnaut”中國宇航員等。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各國間聯(lián)系日益緊密,語言的相互借鑒和融合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不可阻擋的大趨勢,更反映了文化相互交融的過程。

        盡管英語和漢語新詞存在著一些共性,但是在構詞上由于兩者分屬于不同語系,因而具體的構詞方式仍有許多不同。

        二、文化視角中英漢新詞匯的語義特點

        詞匯的語義特點在于滿足了交際需要的同時更體現(xiàn)著民族文化的傳承。可以說,對詞匯語義特點的分析,本質上是對相應文化和歷史的剖析。每一個詞匯都從不同方面展示著民族文化進程中的一步。

        (一)文化視角中漢語新詞匯的語義特點

        2010-2015期間的漢語新詞的語義特點可從文化視角概括如下:

        第一,不少漢語新詞在語義層面體現(xiàn)了民族的特色,弘揚了正確的價值觀。2012年最具特點的新詞模式“最美+身份”,如“最美護士”“最美村官”“最美教師”“最美女司機”“最美清潔工”“最美保安”等。這些漢語新詞都體現(xiàn)了這些平凡崗位上的模范群體崇高的道德修養(yǎng)和仁愛之心,反映了人們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模范群體的敬仰和贊美,以及對崇高道德境界的執(zhí)著追求。這類詞語的產生和流行無疑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崇尚美德的民族特點,以及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

        第二,漢語新詞在語義層面緊跟時代步伐、簡潔明了,彰顯了與時俱進的民族姿態(tài)。2010年微博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最快的應用服務,不少企業(yè)和個人都將微博作為與廣大網(wǎng)民溝通交流的平臺,因而2010年也被認為是中國的“微博元年”。自此與微博相關的新詞匯就如雨后春筍般產生,如“微愛情”“微博控”“微管”“微博體”“微博門”“微博110”“微博問政”“微博議政”“微博游”“微文化”“微動力”“微訪”“微民”“微時代”“微投訴”“微謠言”“秒回”“秒刪”等,上百條新詞都與微博息息相關。這些漢語新詞構詞簡潔,同時在漢語中融入了時代元素,用較少的字數(shù)表達了豐富的含義,適應了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需要,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的民族姿態(tài)。

        第三,漢語新詞吸收了不少網(wǎng)絡詞匯,其輕松俏皮的風格展現(xiàn)了廣大中國網(wǎng)民的集體風貌。如“童鞋”(同學)“好桑心”(好傷心)“油墨”(幽默)“稀飯”(喜歡)“杯具”(悲?。袄彪u”(垃圾)“漲姿勢”(長知識)。這類詞為網(wǎng)絡語言增加了不少俏皮的元素。

        (二)文化視角中英語新詞的語義特點

        第一,英語新詞在詞義層面簡單易懂,在緊跟時代的同時又放眼全球。英語作為在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語言,全球約有60個主權國家將之列為官方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英語新詞詞義的簡化固然是為了滿足人們溝通交流的需要,而其具有的全球視角則是由英語龐大的使用人群所決定的。如2013年出現(xiàn)的英語新詞Brexit或Brixit指的是英國退出歐盟。類似的新詞還有2012年出現(xiàn)的Grexit(指希臘退出歐元區(qū))和Fixit(指芬蘭退出歐元區(qū))。這些英文新詞匯從側面折射出了當今世界的新格局以及其他國家政治格局的改變。2008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前后,英語中涌現(xiàn)了一系列與當選總統(tǒng)奧巴馬相關的英語新詞,如obamacize(像奧巴馬那樣去行事)、obamafy(奧巴馬化,奧巴馬范兒)、obamanation(奧巴馬式的政治王國,奧巴馬式的政治集團)等。隨著2016年特朗普的當選,英語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與之相關的新詞。如特朗普常使用的fake news(假新聞)、haterade(極度消極、苛刻的指責)、alternative fact(另類事實)等。

        第二,從詞義層面看,英語新詞生成的語法規(guī)則逐步淡化,出現(xiàn)了許多縮略語或者與數(shù)字、甚至與其他語言相夾雜的英語新詞。如NEET(源自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指無所事事的年輕人)、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首字母縮寫,意為人只活一次,因而要好好生活)、BIY(buy it yourself自己購買),99er(因長期失業(yè)而無法領取失業(yè)補助的人)等。英語新詞更多講究的是達意而不是形式和語法。

        (三)文化視角中英語新詞匯的語義對比分析

        第一,在語義層面上,漢語和英語新詞都體現(xiàn)了簡潔易懂的特點和趨勢。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和不斷出現(xiàn)的新興事物面前,人們更注重的是信息傳達和溝通的效率,而不再拘泥于形式。因而近年來,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中都涌現(xiàn)了大量的縮略詞以及數(shù)字、文字夾雜的新詞,這些詞往往是從一個短語或者一個句子縮略而來,有限的文字蘊含了豐富的含義。

        第二,英漢新詞往往反映了剛剛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熱點事件。這一語義特點和新詞“新”的本質息息相關。例如漢語中的“新常態(tài)”“滬港通”“占中”“一帶一路”“APEC藍”“深改”“冰桶挑戰(zhàn)”“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客”等,以及英語中的Trackaholism(健康追蹤狂熱癥)、affluenza(心理富貴?。?、Brexit(英國脫歐)、Ice Bucket Challenge(冰桶挑戰(zhàn))等。但相比漢語,英語新詞涵蓋面更為廣泛,這與英語被許多國家作為官方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不無關系。

        第三,英漢新詞在語義和構詞上趨近簡潔,同時在語法上也采取了較為模糊和寬容的態(tài)度。這一轉變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對詞匯的影響。在如今的漢語和英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的縮略詞和數(shù)字、文字夾雜的新詞匯。同時,受英語影響,漢語也產生了一些與英語相近的構詞模式,進一步豐富了自身新詞匯。如前文提到的 “~體”“微~”“~族”等。這類詞有類似英語的詞綴結構,因而與英語的詞綴構詞法一樣具有強大的構詞能力。只要理解了其固定結構的意思,就可以舉一反三了解這一系列詞語的含義。這類新詞在語義方面也極大簡化了人們對新詞的理解過程。在語法上漢語中出現(xiàn)了不少英漢夾雜的表達,例如“小case”“感動ing”“航母style”等。這類詞的產生有些是受到了其他語言語法的影響,有些則是為了方便溝通交流,但都反映出漢語新詞對語法及傳統(tǒng)構詞規(guī)則的淡化、對新興語法的包容。這類詞在英語中也有很多,例如有些英語詞匯就直接來自于漢語或拼音:dim sum(點心)、buzheteng (不折騰)”、tuhao(土豪)等。此外,許多中式英語也逐漸被接受并使用,這都從不同角度體現(xiàn)了當今各種語言之間的兼收并容。今后在保證語言的溝通和交流功能的前提下,傳統(tǒng)的語法或構詞規(guī)則將被逐步淡化。

        三、英漢新詞產生背景的文化探源

        從文化視角而言,英漢新詞的產生與傳統(tǒng)文化和價值觀、政治經(jīng)濟格局、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以及人們豐富的社會生活都有著緊密聯(lián)系。

        第一,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對新詞產生的影響。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是滋養(yǎng)每一種語言孕育、完善、發(fā)展的源泉。新詞雖然是時代的產物,但在表達方式和構詞規(guī)律上仍然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價值觀的影響。例如,“高富帥”“白富美”等形容男子或女子的漢語新詞就反映了大眾普遍的審美觀以及文化的傳承。早在中國古代就有“七尺男兒”“玉樹臨風”“貌若潘安”等形容男子英姿的詞語,如今用“高富帥”來形容身材挺拔、樣貌英俊、家境富裕的男子也不足為奇,因為古今的審美標準是基本一致的,新詞與某些傳統(tǒng)詞匯、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同樣,這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在英語中也比比皆是。自1066年法語詞匯大量涌入英語,法語在那時就成為貴族們專用語言和官方語言。時至今日,英語中仍包含有大量的法語,如fiancé(未婚夫)、chef(大廚,長官)、bureau(辦公室)、résumé(簡歷)等等,這些詞匯生動地記錄了英國歷史,成為記載那一段特殊時期歷史的載體。

        第二,當今政治經(jīng)濟格局對英漢新詞的影響。隨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格局的不斷變化,英語和漢語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反映這些變化的新詞。例如奧巴馬、特朗普為代表的多屆美國總統(tǒng)選舉都會產生大量相關的英語新詞。這類新詞匯在漢語中也不勝枚舉,如:“精準扶貧”“一帶一路” “數(shù)字經(jīng)濟”“全域旅游”“海綿城市”等。這些詞匯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而產生,體現(xiàn)了政治經(jīng)濟變革的新風貌。

        第三,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也是催生英漢新詞匯的另一股力量。2015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面向社會發(fā)布了204條科技新詞及162條專業(yè)新詞,如“智慧城市”“航空發(fā)動機”“三維打印”“互聯(lián)網(wǎng)+”“微電網(wǎng)”“量子通信”“深海載人潛水器”等。英語新詞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在word spy網(wǎng)站中,affective computing(情感計算機)、autofail(自動失效)等新詞描述了近年科技上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

        第四,日漸豐富的社會生活方式逐漸豐富了英漢新詞匯。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沒有手機移動終端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許多新詞新語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傳遍世界。也不可能形成漢語中“~族”“最美+身份”“~體”等系列構詞模式,眾多有關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的新詞語、“淚牛滿面”一類詼諧的網(wǎng)絡表達也難以口耳相傳。因此,盡管新詞匯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奇思妙想,但是其根源還是社會格局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

        四、結語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科技的發(fā)展,英語和漢語中產生了眾多新詞匯,這些新詞新語為了適應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需要而趨于簡潔。雖然英漢新詞在構詞、詞義和背景等方面仍存在差異,英漢新詞匯也因外來語的借用而日趨多樣化,但隨著各國文化間的交流逐漸增多,英漢新詞匯在構詞和詞義上不同程度地呈現(xiàn)出趨同的特點。在全球化背景下,語言無疑需要相互交流借鑒,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注意保持各國語言的自身特性,探索和保護好語言中蘊含的民族文化并予以傳承。

        [參考文獻]

        [1]白解紅,陳忠平.20世紀中期以來英漢新詞語的來源及其語義認知機制[J].外國語文,2011,(27).

        [2]邵 斌,何蓮珍,王文斌.基于語料庫的英語新詞認知語義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4).

        [3]侯 敏,周 薦.2010漢語新詞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4]侯 敏,楊爾弘.2011漢語新詞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5]侯 敏,鄒 煜.2012漢語新詞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6]侯 敏,鄒 煜.2013漢語新詞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7]侯 敏,鄒 煜.2014漢語新詞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8]劉柯蘭.文化視野中的網(wǎng)絡英語新詞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胡 梁]

        猜你喜歡
        文化交融對比研究民族文化
        論李安電影的中西文化認同
        論述滿族文化的特征及對漢族文化的影響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詩歌里的低訴,蒼涼中的守望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51:46
        模因論視角下的英漢網(wǎng)絡語言對比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6:19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漢藏數(shù)詞對比
        論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中的鄉(xiāng)村鏡像與民間想象
        傳統(tǒng)中藥學與生藥學的對比研究
        蜜桃成人永久免费av大| 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免费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苍井空| 久久亚洲精彩无码天堂| 久久久人妻丰满熟妇av蜜臀| 日韩女优图播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白白色发布免费手机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黑人巨大跨种族video|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白白色发布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最新在线观看免费的a站国产|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人妖|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草91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av|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就去吻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超碰观看| 久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区一|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下载|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手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