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日益普及,已經(jīng)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及思維方式等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認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jù)學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運用合理得當?shù)慕虒W方法,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及時進行教學工作的反思,切實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
效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課堂效率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成為每個社會成員必需的技能。如今,信息技術已經(jīng)逐步滲透于各個行業(yè),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智能化、數(shù)字化應用設備逐漸亮相,還有各行業(yè)和媒體的推波助瀾,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不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將會被信息時代淘汰。所以如何做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修養(yǎng),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成為初中教師面臨的既迫切又艱巨的任務。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獨特的自身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沿用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應該采取具有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的教學模式靈活教學,突出學生技能的掌握和實際應用。
一、精心備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信息技術的課堂更是如此。能否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學生能否有效地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提高學生有效學習的前提,學生只有對信息技術課程有了足夠的興趣,才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教師在課下應該精心備課,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巧妙安排課程導入,讓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產(chǎn)生足夠的好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拥厝カ@取知識。合理的課程導入可以是教師幽默風趣的言語,也可以是幻燈片或者其他多媒體技術的展示。比如,讓學生欣賞由幻燈片制作的精美課件、由Word排版制作的漂亮卡片等,讓學生看到信息技術的美妙與強大,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產(chǎn)生興趣,用這些生動具體的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二、運用科學得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如果說學生的興趣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那么教學方法就是教學的核心,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應該根據(jù)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學生容易接受、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從而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教師不能只采取適合學生的某一種方法,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聽課效率及接受程度隨時調整教學手段,靈動性教學,注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少講精講,讓學生多練,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找到成就感和學習的快樂,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例如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任務驅動法”是指教師以明確的任務為驅動目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知識。此教學方法一般分設計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評價任務四個環(huán)節(jié)。在設計任務時,教師還要把握好任務的針對性和難易程度,任務是針對教學目標進行的,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同時,又不太難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合理運用“任務驅動法”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驅動下,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分析任務的過程要交給學生獨立自主地去思考。在完成任務階段,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水平對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答疑指導。最后教師總結評價任務的完成程度。
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保證教學效率的持續(xù)性
教學反思是高效課堂教學的保證,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批判性再分析的過程。如果一節(jié)課教師某方面安排不當,導致上得不好,沒有取得良好的效率也沒關系,在教學反思的時候,努力找到失誤的原因,吸取教訓,在后面的課程中及時改進。假如某節(jié)課取得完美的效果,被學生一致喜愛并很好地接受,教師也應該總結本節(jié)課成功的要素,繼續(xù)發(fā)揚下去。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只有不斷反思,求真探索,才能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任務是迫切的,而教好信息技術的過程又是漫長而艱巨的。教師應該結合生活,給學生強調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意義,精心備課,合理安排課程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采用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實際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雪.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以延吉市初中為例[D].延邊大學,2016.
[2]張現(xiàn)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4(24):53.
[3]付蘭敏.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