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瓦次仁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繁瑣而又細致的工作,要將一個由幾十個不同性格和習慣的孩子組成的班集體,建設成一個班風濃,學風正的優(yōu)秀班集體,就需要班主任勤交流、勤檢查、勤總結,從細節(jié)入手,做好班級管理的每一項工作。
關鍵詞:班級管理;勤;交流;總結;檢查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根本管理機制,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校的管理水平。高中階段作為一個人人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間點,既決定著未來的發(fā)展軌跡,也奠定著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好的班級管理者,能給學生強大的理想信念支撐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反之,失敗的班級管理者,會使學生引向錯誤的人生道路。也許在考試決定一切的現代教育模式下,部分班級管理者的做法在各類考試中讓學生拿到很好的成績,但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人生發(fā)展,不會留下什么有用的記憶。因此,班級管理者能否成為學生人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南針,不光在平時教育學生要有獨到的措施,同時管理方法上要做到“勤”。
古人云:勤能補拙。勤可以彌補班級管理中因經驗缺乏所造成管理上的不足,也可以給優(yōu)秀班主任在管理上錦上添花,使班級管理實現優(yōu)秀。班級管理的“勤”到底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具體如下:
一、交流要“勤”。
作好班級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特點,這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思想狀況如何,學 習態(tài)度怎樣,能否遵規(guī)守紀,有什么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就能了如字長指掌的。我靠的就是勤跑、勤觀察、勤了解。早上學生一到校,我就盡量出現在教室里。學生上課,我常在教室外轉轉;自習課,我常到教室看看;課外,我常到學生中談談。腿勤,聽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實情和第一手資料,為制定出針對學生實際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人際關系網絡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顯得非常重要。真正的心與心的交流能碰撞出強大的思想火花。班級管理也需要深入、深刻的交流,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生的學習狀況等。但藏族學生普遍存在不善于、不敢、不想跟教師交流的習慣,使班主任工作時常變得極為被動。(這多數與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有關)因此,動態(tài)掌握學生的各種狀況,準確把握班級整體情況,班級管理者要勤于跟學生交流,切記交流走過程、趨于形式。從長期班主任工作經歷和對班級管理人員的觀察了解,班級管理中的交流主要幾個誤區(qū):一是班主任把學生交流僅局限在對后進生的訓教和督促上。后進生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和教育,但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管理者,要經常深入學生當中不分學生、不分場合、不講規(guī)矩,聊學生學習、家庭、與學生之間的相處、興趣愛好,尤其要重視學生的性格特點,對癥下藥,對人找話題。二是班主任跟學生交流,常常命令化、審問式的。這種方式很難給學生一個較為輕松地對話環(huán)境,也很難了解學生真正心思。三是班主任跟學生交流,僅在學生犯錯時才進行。雖然這種交流針對性比較強,對于班級學生的震懾作用也較為明顯,但對于絕大多數學生的管理效果不明顯,也很難體現交流的“勤”。常規(guī)班級設置下,人數45人左右的班級,班級管理者至少在一學期內跟每一個學生交流一次,特殊情況下,可以無限增加交流談話次數。交流的“勤”除了在次數上體現之外,還要在交流內容上做好“勤”,即豐富。學生有自尊心,有上進心,有表現欲,盡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欲,要發(fā)現并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給與適當的鼓勵與表揚,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師生間的友誼,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的優(yōu)點充分表現。我想,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將給學生積極上進帶來無窮的力量。
二、檢查要“勤”。
人的天性決定了無壓力下的懶性。為保證班級管理有成效,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加大檢查力度,做到檢查要“勤”,處理要快?,F代化的學校管理模式下,規(guī)范化的制度能管理好學生,但制度的落實過程要跟蹤督導檢查,因此班級管理者在常規(guī)工作中,學生行為習慣、學習情況、遵紀守法等方面要經常性的檢查和指導,才能有所收獲。檢查的“勤”要避免如下幾個誤區(qū):一是“勤”檢查不是貼膏藥、當保姆。很多學校管理者和班主任誤認為“勤”就是天天跟在后面。無論是校園衛(wèi)生的清理工作、課余時間的學習、言談舉止、行為習慣等等,分秒監(jiān)督,每時每刻跟蹤檢查,指導變成指手畫腳,這會使學生產生反感,容易養(yǎng)成被動心理,管理效果適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檢查的“勤”要體現在“巧”上,要出其不意,切記檢查模式化,變成規(guī)定動作。這種檢查學生容易掌握管理人員的規(guī)律,采取相應的對策,很難真正在管理上起到效果。二是“勤”檢查不是走馬觀花。檢查的“勤”要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去檢查,用發(fā)現的眼光去找問題。問題視而不見,無動于衷,檢查毫無意義。三是“勤”檢查不能光看不足。檢查除了發(fā)現問題之外另一項任務是尋找閃光點,并在處理過程中積極推廣和發(fā)揚閃光點。有時候,榜樣的作用勝過任何一個苦口婆心的批評教育。
三、總結要“勤”。
當班級一天、一周、一個階段的學習生活結束以后,班主任應及時回顧總結。對于學生一天的表現情況,班級一周的工作執(zhí)行情況,班主任心里應有個數:哪些工作需要改進,哪些制度需要加強,哪些學生存在問題,班主任都必須有第一手資料。特別是對一些學習習慣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更應關注,了解他們的表現情況,并及時溝通,了解他們的身體、心理狀態(tài),對于有進步的要及時表揚,問題突出的要及時解決,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律能力,規(guī)范他們的言行。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思考下一步的班級管理措施。總之,班主任應有強烈的責任心,要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從細節(jié)入手,關注班級學生的成長,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修正自己的班級管理目標,確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使班主任從繁雜的班級管理中解脫出來,不必做到事事親歷親為。管理中的任何問題進行階段性的總結,是繼往開來的一扇門。班級管理者在常規(guī)管理中除了“勤”交流、“勤”檢查外,還要對檢查和交流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要進行必要的總結,即“勤”總結。很多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容易忽視問題總結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交流和檢查成了無用功,瞎忙活??偨Y得失成敗,一定程度上對于未來工作和管理是一種指導,班主任利用班會課、自習時間要進行總結問題。方法必須要分兩個:一是整體性的班級管理總結和評價,二是個別化的教育總結。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方法得當效果顯著。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我深刻的認識到“勤”是妙招,讓我們把班主任工作以“勤”帶動,給學生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育過程,讓學生銘記班主任的人生導師之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