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文
摘要:本文針對初中思品復習課學生不想復習這種狀況,提出要加強對復習課堂的管理,要對學生進行吃苦教育,還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復習活動,如填讀知識結構圖的活動、自由讀背活動、檢查記分活動、改動記分活動、搶答活動等。從而使學生動起來,順利完成復習課教學。
關鍵詞:課堂管理;吃苦教育;復習活動
我們常聽到很多思品課教師抱怨:“復習課上學生不想復習。就是把有些學生盯住,他們仍然在座位上耍”。
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確實讓教師苦惱,同時也值得教師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是相當多的學生缺乏復習動力。
復習課上學生必須要有復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復習動力不足,就會出現(xiàn)“大考大耍,小考小耍”的場面。學生復習動力一方面來自自己對人生目標和前途命運的認識,另一方面來自班級、學校的管理和科任教師的管理。如果科任教師對復習課堂的管理不到位,學生復習的動力就會不足。
是相當多的學生吃苦精神不夠。這些學生從小家庭吃苦教育沒跟上,父母嬌生慣養(yǎng),深怕子女吃點苦,于是養(yǎng)成了好逸惡勞的習慣。這些學生頭腦里的觀念是:新課上完,復習課也該歇歇了。
是思品復習課上開展的活動過于單一,提不起學生復習的興趣。教師不是安排學生讀就是安排學生背,學生對復習索然無味。
首先,要加強復習課堂的管理。(1)復習課也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思想一致,才有一致的行動。如果學生認為復習可有可無,哪里來復習動力?(2)每節(jié)課都要給學生布置復習任務。沒有任務,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何來動力。(3)檢查學生復習任務完成情況。教師布置了復習任務,不是復習動力一定就會產生。教師如果不檢查復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那么布置的復習任務只是一句空話。
其次,要對學生進行吃苦教育。改變學生好逸惡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教師不能因為見效慢而不做工作。要用吃苦耐勞的故事去感染學生;宣傳身邊吃苦耐勞的學生;讓一些學生親自講父母在外打工之苦。這些都是吃苦教育的好方法。
再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復習活動。
“我們倡導活動化教學?;顒踊虒W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途徑?;顒泳褪墙虒W的情境。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以‘活動為基本的教學方法,把‘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動起來?!薄鞍盐谋緝热莼癁榛顒觾热?,注入生氣和靈氣。教材內容是死的,教師必須想辦法對教材進行改造,注入生氣和靈氣,把教材內容改造為具體、生動、鮮活的情境。”
填知識結構圖的活動。老師在課前設計好包含復習任務,復習內容的知識結構圖。然后打印出來,課堂上發(fā)給每個學生填,學生自然會動起來。特別強調知識結構圖要設計成填空,留給學生思考空間,動手的地方,學生才有事可做。
讀知識結構圖的活動。知識結構圖填完后,教師要訂正。訂正時,可開展抽不同水平的學生讀,分組比賽讀、分男女比賽讀、全班齊讀等活動。學生邊讀老師邊訂正講解,直到學生都能準確填出知識結構圖。接著開展學生自由讀背活動。自由讀背活動前,讓學生知道,自由讀背活動后是全班學生集體參與檢查活動,這樣自由讀背活動才有動力。因為在全班同學面前,每個學生都要盡最大努力維護自己的尊嚴,都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同學。所以,每個學生在自由讀記活動中會發(fā)揮出他最大的潛能。
檢查記分活動。一般在復習課最后五至十分鐘左右進行。教師應檢查本節(jié)復習課的復習任務中的問題。比如:本節(jié)復習課的復習任務是第一課,教師檢查的問題就必須是第一課,絕對不能是第二課或其他課的問題,否則,對教師來說,就是言而無信,教師形象黯然失色。對學生來說,復習目標變得不明確,會無所適從。檢查記分活動的形式是全班學生集體參與檢查活動,當然師生一對一的兩個人的檢查記分活動也不能少。全班學生集體參與檢查活動,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既可了解他人掌握知識情況,也可了解自己掌握情況,還可通過檢查活動加深對所查知識和所查同學的印象,同時感受檢查氣氛,獲得相應的知識體驗、情感體驗。所有學生都變換一下活動方式,身體和心理感受也會變化,復習效率也會提高。有的老師不主張復習課全班學生集體參與檢查活動,認為這樣會耽誤一些學生的復習時間,特別是優(yōu)生的時間。其實,參與活動是每個學生的需要,是每個學生的天性,也是每個學生的權利。有哪個初中生不喜歡活動呢?優(yōu)生也應該參與到集體活動之中,才能知己知彼,才能獲得知識、情感體驗等多種收獲。不要把優(yōu)生看成學習的機器,他們也有參與活動的權利,也有在活動中收獲快樂、收獲知識的權利。
檢查記分活動中要注意對學生多肯定,多贊美,少指責,少批評。 “需要贊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需要贊美,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飯一樣。沒飯吃,你就會產生飲食的饑渴;沒有贊美,你會產生精神的失落。贊美屬精神食糧,屬于滿足。人人都需要贊美,如同汽車需要打氣加油一樣。沒有加油站,汽車就沒有了動力;沒有贊美,你就看不到希望。贊美屬于力量,屬于希望。每個人都有被認可和被欣賞的需要。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實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贊美是使別人喜歡你的秘訣,批評是別人討厭你的根源。”答得好的學生,老師要情真意切、熱情洋溢地贊賞、表揚,并記分,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滿足感和精神愉悅感。對于學困生,切忌用優(yōu)生的標準去要求他們,他們只要能答出答案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或只要能開口,老師就必須給予肯定,并給他們打及格。
檢查改動記分活動。就是檢查時的記分都用鉛筆記在記分冊上,如果學生對自己本次檢查所得分數(shù)不滿意,可以申請重新檢查。老師重新檢查記分,如果這次檢查分數(shù)高于上一次,把上一次的分數(shù)改過來,如果分數(shù)低于上一次,以上一次分數(shù)為準。學生可以多次申請重新檢查,直到滿意為止。
搶答活動??筛阈⌒秃椭行蛽尨鸹顒?。小型搶答活動即在各個小組開展,中型搶答活動是在全班開展。還可開展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三種形式的搶答活動。搶答活動的問題全部選自本學期初中思品課教材。參加搶答學生由科代表或教師定,也可各組推選。活動設優(yōu)秀獎,進步獎,鼓勵獎,活動結束頒獎。
一個善于在復習課開展活動的思品課教師,復習課堂是活的,學生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