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川榮
【摘要】基于多種原因,初三很多學生都不重視歷史學習,通過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巧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入競爭機制、注意分層教學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是非常實際而有效的方式。
【關(guān)鍵詞】初三學生 歷史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71-02
初三學生學習科目多,任務重,歷史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很低,很多學生都不重視歷史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一個非常實際而有效的方式??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睗夂竦呐d趣,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造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時機。
當前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普遍較低,一提到學習歷史,大多數(shù)學生很自然地在腦海中呈現(xiàn)這樣的等式:“學好歷史=死記硬背”,認為只要記憶力好,歷史就能輕松地學好、考好,歷史課可聽可不聽。不少同學把歷史學習理解為“背多分”。課堂上經(jīng)常是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無動于衷,昏昏欲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初中歷史教材枯燥、平淡,既缺乏對歷史事件細節(jié)和過程的生動描述,又沒有文采;只有簡單概括的歷史框架,通過這些框架讓學生理解歷史背景、歷史意義、成敗原因和評價影響等抽象的問題,這是造成一些學生對歷史學科不感興趣的重要原因。
2.對學生學習過程及效果的評價方式單一陳舊。簡單地說就是應試教育扼殺了許多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考試的指揮棒下,在日常教學中,不太重視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引導、興趣的激發(f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很多老師把本來有趣的歷史知識簡單化,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歷史原因、經(jīng)過、意義和影響等,熱衷于滿堂灌、題海戰(zhàn)術(shù)等,學生學習歷史就是背、練、考,加上內(nèi)容繁多,上下幾千年,中外六本書,學生對此普遍有畏難情緒。
3.是觀念問題,主副科、小科的觀念左右著學生的思想。在初中,由于歷史學科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不大,再加上一些教師的錯誤引導,歷史科成了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無的“副科”,即使學,也只需“死記硬背”即可。這種觀念一經(jīng)形成,學生是很難對歷史產(chǎn)生多大熱情的。
如何培養(yǎng)初三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本人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尊重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是歷史教師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親其師,信其道。一個不喜歡老師的學生,很難將老師所教的課程學好。在課堂上教師要多正面鼓勵,少用刺激性語言,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1)熟記班級每個同學的名字。當代中學生表現(xiàn)欲、尊嚴欲十分強烈,他們渴望與他接觸的每一個人熟悉他、了解他、注意他。、所以,當我們擔任某個班任課老師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熟記每一個同學的名字,并能在課堂上一一對號入座。認識、熟悉我們的每一名同學不僅能拉近師生的距離,而且對于我們靈活開展教學,有針對性的教育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2)與班主任常溝通。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他們與學生交往最頻,走的最近、了解最多,任課教師要想走進學生的心靈,班主任是橋梁。與班主任常溝通、了解學生的自然狀況,如家庭經(jīng)濟條件、性格特點、學習程度等對任課教師在教學中因人而異的與學生處理好關(guān)系是十分重要的。(3)講究批評藝術(shù)。當代中學生個性都很強,往往聽不了別人的批評和指責,且很多學生學習主動性、自覺性較差,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違紀現(xiàn)象也是時有發(fā)生。如果此時課任老師批評不當,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此失去學習該學科的興趣。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到了復習階段,學生感覺比較累,上課效果不太好,針對這種情況,合理調(diào)整教學方法,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經(jīng)過不斷實踐和反復探索,摸索出一點不成熟的經(jīng)驗。要想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要把課堂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做好組織課堂,引導點撥知識的工作。在此過程中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學會學習歷史知識的技能與方法。可以嘗試以下多種教學方式:(1)“我來做老師”。請同學講評試卷,課上隨機抽學生到前面做“老師”,有時讓學生做小結(jié),學生準備得很嚴謹、認真,效果比老師一直講要好很多。(2)“互挑毛病”,同桌互相提問知識點,以難倒對方為止,這樣一來背知識點的積極性都提高很多。(3)畫思維導圖,讓學生將該節(jié)課復習要點畫思維導圖,邊畫圖邊理清知識脈絡,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這種方式, 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讓學生輕松學習,巧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歷史知識需要記憶,而歷史知識又是多種多樣的,如何讓學生記得住、記得牢,這需要一些有趣的記憶方法。比如:口訣記憶法、字頭記憶法、諧音記憶法,順口溜記憶法等。例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被迫五口通商,五口分別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用字頭記憶法就是“廣廈福寧上”;如講《南京條約》的內(nèi)容時,用“哥賠五雙鞋”的諧音來幫助學生記憶,有趣又容易記;如講戰(zhàn)國七雄的地理位置時,編一句順口溜“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幫助學生記憶,學生結(jié)合戰(zhàn)國形勢圖很快就記住了,這樣學生覺得很有意思,來了興趣,在輕松愉快中既學習知識又記住了該記的內(nèi)容。
四、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學習興趣
競賽激勵式教學方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它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使歷史課堂活起來,從而達到學生愛學,教師樂教。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們把小測的背誦任務放在了課前,每次改完小測后,將合格的名單放在家長群或在班上表揚,學生為了得到表揚會去主動參與和背誦,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這種方法可以帶來一種寬松和娛樂的課堂氛圍,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五、注意分層教學,特別是對后進生的關(guān)注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給與不同的輔導和鼓勵的方法,重點抓中下層,激勵上層學生,尤其是關(guān)注上層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及時給與激勵與指導,走進學生的心里。對后進生也多加關(guān)注,多與他們溝通,指導他們?nèi)绾螐土?,降低對他們的學習要求,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總之,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我們應該追尋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歷史、善于學習歷史,從而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