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林琳
摘要:二語習得是在已經掌握母語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語言學習。母語思維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是客觀存在的,這種現(xiàn)象在英文水平較為低下的職業(yè)院校學生中更加明顯。因此,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母語思維的積極作用,提高職業(yè)院校學生二語習得的效果。
關鍵詞:二語習得;母語思維;依賴性
一、語言和思維
要理解思維與二語習得的關系,首先必須認識理清語言和思維的關系。語言研究者認為語言與思維之間關系密不可分。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思維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語言則是人類傳達、交流和保存思想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其中,思維占據主導作用,語言不能先于思維及認知的發(fā)展,只能從屬于思維,影響思維。
由此可見,語言作為思維的外殼,二語學習者想要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想要完全規(guī)避其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作為思維外殼的語言,二語習得者要想在學習第二種語言過程中完全規(guī)避母語思維幾乎是不可能的。反之,一味追求第二語思維而忽視母語思維的二語習得中地位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對多數二語習得者來說,學習第二種語言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母語環(huán)境下用第二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成果。
二、母語思維對二語習得的影響
母語思維會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產生遷移作用。這種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當學習者的母語知識與第二種語言的學習存在類似成分時,母語思維會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產生正遷移,反之,如果產生負面影響或阻礙因素時,則會產生負遷移。
根據母語思維對二語習得影響的不同方面,可分為語音遷移、詞匯遷移、語法遷移和文化遷移。漢英中部分詞的發(fā)音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二者某些方面有共同的特征,可產生語音正遷移;但同時,二語習得者的發(fā)音深受母語的影響而與第二語言的發(fā)音所偏離,從而產生語音負遷移。掌握一定母語詞匯的使用技巧與方法,使得二語習得者在學習二語的時候自然利用大量的母語詞匯,幫助迅速理解第二語言的詞匯,可產生詞匯正遷移;但是,大部分英語單詞并沒有相對應的漢語詞匯,從而在學習之學習詞匯的過程中產生了理解困難,負遷移產生。漢語和英語在句型上雖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兩者都有表達相同功能的句式,成分都含有主、謂、賓,這些相似點有利于促進母語在語法上的正遷移;但是,當兩種語言模式不同就會產生負遷移,從而導致錯誤的產生。不同的語言所承載的文化也有許多想通之處,母語的思維方式也可以促進二語習得,產生文化正遷移;然而,當一個人的母語文化規(guī)范不同,文化的負遷移便發(fā)生,人們會下意識地使用自己的文化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
三、母語思維在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的普遍存在性和嚴重性
語言之間有共同性,任何人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通過母語而獲得的對語言共同性的認識運用到二語習得中去。作為已經具備了漢語系統(tǒng)知識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學生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必然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母語進行思維。
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大量運用母語思維這種現(xiàn)象在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中表現(xiàn)更加突出和明顯。這是由于職業(yè)院校中的學生普遍英語水平不高,畏難情緒較高的特點所決定的。比如,在語音習得方面,很多學生都帶有不同程度的東北口音、南方口音等母語口音。有些相當于普通中學初三或高一的中職學生甚至不能獨立地通過老師朗讀或聽錄音的方式來讀單詞的發(fā)音,還需要在單詞下方寫漢字的方式來標識單詞的讀音。再者,大多數職業(yè)院校學生往往不愿使用新學的尤其是他們感到比較困難的知識。即使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已有知識或母語知識進行引入。無法以母語知識進行引入的知識點,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容易受挫,轉而做其他事情,無法認真聽講。
四、職業(yè)院校學生運用母語思維進行二語習得的啟示
(一)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元認知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在1976年首先提出的,是指個體對自身認知過程的認識和意識。它有兩個最重要的功能:意識性,使學習者明確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干得怎樣,進展如何;調控性,使學習者隨時根據自己對認知活動的認知,不斷作出調節(jié)、改進和完善,使認知活動能有效地向目標逼近。元認知水平直接影響著認知策略的遷移。因此必須加強對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元認知培養(yǎng),使其能夠真正掌握知識,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有效發(fā)揮母語思維在二語習得中正遷移的作用。母語與英語有諸多契合點,因此學生要善于利用兩種語言的相通之處,注意二者的共同點,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職業(yè)院校學生而言,在課堂上要適度地進行雙語教學,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授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不斷上升的水平或課堂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漢語的使用比例,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同時要正確處理母語思維的負遷移。
五、結語
二語習得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過程。母語思維對二語習得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正確認識母語思維遷移的影響對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第二語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Ellis.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6
[2]J.H.Flavell.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
(作者單位: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