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香偉
摘 要?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小學音樂教學是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它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近年來,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音樂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許多可喜的新現(xiàn)象,使我們的音樂課堂生機盎然,它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發(fā)揮,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钴S,課堂環(huán)境熱鬧非凡。很多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都在努力探索著如何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新課程理念,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許多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教學都成了單純的走過場,并沒有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素質呢?教師要以人為本,以培養(yǎng)興趣、啟發(fā)主動性、張揚個性三個方面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教學實踐。
關鍵詞?音樂素質;興趣;主動性;發(fā)展個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192-01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播撒希望的種子
在人類生活的實踐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音樂素質教育實踐中,只有當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了興趣時,他才會關注有關音樂的一切。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可以借助以下幾種方法,如:開展綜合活動課、自制打擊樂器、創(chuàng)設情境等。在教學簡譜時,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學生以形色思維為主,針對其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和擁有靈巧的形體的身心特點,開展綜合活動課。為使學生對枯燥無味,難學難記的識請知識產(chǎn)生興趣,教師可把簡譜音階編成兒歌幫助他們學習,讓他們邊跳邊唱:看到“1”來“抖”抖手,看到“2”把手“來”招,看到“3”是貓“睞”到,看到“4”是梳頭“發(fā)”,看到“5”是一“艘”船,
看到“6”是把琴“拉”,看到“7”是把球“踢”。這樣的兒歌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流暢上口,易懂易記,使他們不再對簡譜知識感到乏味,而對其產(chǎn)生了興趣。利用綜合活動課進行教學,使學生有說有笑,有唱有跳,有畫有敲,音樂、美術、舞蹈、口語表達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有機會地結合在一起,開發(fā)了學生的潛力,發(fā)展了智力,使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耕耘殷實的土地
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積極啟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現(xiàn)、去應用,提高他們掌握知識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制定學習目標,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方法,指導學生自擬學習的過程和步驟,并注意提供學生交流學習所得的機會,挖掘內(nèi)在的潛力。
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一些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條件,如提出:“你想學什么?這個樂曲你是怎么理解的?這歌曲你是怎么記住的?”之類的問題。例:在教學《鈴兒響叮當》時,學生在初聽歌曲后,受歌曲的感染情緒非常激動,教師借此機會讓學生自主選擇“你將以怎樣的方式來學習這首歌曲?”通過學生商量,認為用歌表演的方式來學習這首歌曲最合適,事實證明學生用自己選擇的方式來學習,很快就學會了歌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啟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才能引導學生盡情地在音樂演的方式來學習這首歌曲最合適,事實證明學生用自己選擇的方式來學習,很快就學會了歌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啟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才能引導學生盡情地在這塊土地上耕耘。
三、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張揚學生的個性,收獲豐碩的果實
以人為本,從學生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藝術素質參差不齊,但各有所長,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所以,在每次音樂教學結束后,我都會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如跳舞、朗誦、繪畫等來表達對歌曲的獨特感受。例如,我在教學《亞克西巴郎》這一課時,先向學生介紹一下新疆柯爾克孜族的風土人情,然后通過觀看一段視屏結合圖片,讓學生說說你眼中的柯爾克孜族是什么樣子的?請你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用筆畫,可以用動作跳,還可以用聲音朗誦……這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優(yōu)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常常會自發(fā)地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臺上表演起勁,臺下躍躍欲試。接著跟著《火車開啦》的音樂,跟孩子們說:今天我們一起坐火車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那就是美麗的新疆柯爾克孜族。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做律動,把小火車開起來。這樣一來,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同時還在學校少年宮課堂中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如組織笛子隊,合唱隊、舞蹈隊等,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識譜能力,提高表演和審美能力,讓學生能準確、深刻地把握作品,理解音樂,充分感受音樂美,收獲屬于自己的豐碩果實。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以人為本,本著樂中有學,學中有樂的教育思想,創(chuàng)設師生共同活動的生機勃物的課堂環(huán)境,將音樂課堂教學變成為學習知識、開發(fā)智力、熏陶良好品質的音樂素質教育課。
參考文獻:
[1]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兒童音樂.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3]音體美報.淄博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