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方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定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小學生由于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開發(fā)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主要通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風格進行體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表達,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語文語言的學習效果。因此本文就以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語言特點進行深入分析,首先對教學語言特點的重要性進行簡單闡述,然后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各方面特點進行展開分析,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起到一定的提升,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074-01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各界對義務教育的不斷重視,作為學生文化發(fā)展最為重要的語文學科教學,其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更為全面的要求,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知識面越來越廣。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首先,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很多情況下都是采用教師領讀的方式進行,老師的語言特點會直接反映到學生身上,所以教師的語言特點往往能夠影響到學生的說話方式,對于學生未來的語言表達個為人處事有著深刻的影響。然后,雖然小學語文都屬于我國文化的基礎知識,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師進行細致講解,同時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自身因素或者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教師講解過程中沒有一定的吸引力。學生很容易會出現(xiàn)走神情況,教師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高效率的完成語文教學目標。
由此可見,想要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高質(zhì)量教學,教師僅僅具有專業(yè)的教學能力還是不夠的,對于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語言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特點。良好的教學語言特點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優(yōu)美文章的學習賞析能力。語文教師的語言特點也屬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特點分析
(一)科學性
小學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促進進學生對各種事物的科學認識,一方面實現(xiàn)學生對各種事物的了解學生,另一方面讓學生可以準確的進行表達。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時刻把握語文內(nèi)容科學性教學,為學生傳達科學合理的知識技能。我國的語言文化經(jīng)過長期的傳承發(fā)展,語言中往往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教師要采用學生易于理解的科學語言進行準確解讀,提升學生對各種語文內(nèi)容的學習理解。
例如,小學課本中的《落花生》文章,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小學生很容易望文生義將其理解為種花生,造成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產(chǎn)生偏差,教師應該科學的講解落花生的含義。并且散文不能僅僅停留在文章內(nèi)容的學習中,教師要側(cè)重于對文章深層含義的挖掘,通過科學的落花生的內(nèi)容敘述,讓學生學習到不為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二)典范性
教師的語文語言表達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典范、一個標準。學生往往人為教師的語言是最為準確無誤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進行教師語言的模仿學習。并且由于小學生還處于語言特點的成長階段,尤其是三年前以前的教學時期,這一階段教師的語文教學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的語言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典范帶頭作用,盡可能的是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標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上課全面采用普通話,為學生的課堂語文表達形成一種規(guī)定的標準,促進小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成長更加標準。
例如,小學語文在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階段時,學生對于很多陌生字的學習都是通過老師的講解進行。學生對于生僻字的認知很可能就是一生的影響。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語言一定要足夠標準才行。這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三)生動性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為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其內(nèi)容有比較強的聯(lián)想性。很多文章內(nèi)容都采用了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教師在進行語文內(nèi)容的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想象類文章的特點,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內(nèi)容教學。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于語文內(nèi)容的學習理解,借助于老師生動的語言表達,有利于學生進行對文章內(nèi)容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開發(fā),教師采用生動化的語文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聯(lián)想,每個學生都有了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方式,為學生以后的想象力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每學期的語文課本都安排有想象篇的教學單元,或者對于一些動物影響的描寫,都需要教師采用生動的語言,將小動物的形象動作生動的刻畫出來,為學生描繪出一個生動的故事情景,釋放學生的想象力,讓每個學生對語文內(nèi)容都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教學的語言特點對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想象、學習效率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小學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語言特點,采用更加科學化、標準化、生動化的語文教學方式,使我國的小學語文培養(yǎng)不斷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提供高質(zhì)量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曉赟,程華.用美的語言塑造美的課堂——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14(11):109-112.
[2]劉燦群.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改革新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