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榮
摘 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正處在形成和初步發(fā)展階段,過重的課業(yè)壓力讓學生越來越“快”,造成學生書寫凌亂、識記不準、發(fā)展不均衡等問題。要想完成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均衡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本文認為,應該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慢”的教學理念,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慢”;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性;運用
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發(fā)展提高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新時代的語文教學需要活潑開放,建立和諧輕松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提高基礎能力,夯實地基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牢固的知識大廈。一注重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教育一定要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語文教學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往往是讓學生大量地抄寫和背誦,專注于提高學生應付考試的能力。這樣做恰恰忽視了語文教學的真諦,即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自學能力的發(fā)展。長此以往,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進而對學生語文能力的長久發(fā)展埋下隱患。當前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側重于從基礎知識入手,提高學生的識讀能力和閱讀能力,在教學成績的指標壓力下,往往采用大量的抄寫、高強度的閱讀訓練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忽略了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弱化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而且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豐富程度和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促進。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正處在形成和初步發(fā)展階段,過重的課業(yè)壓力讓學生越來越“快”,造成學生書寫凌亂、識記不準、發(fā)展不均衡等問題。要想完成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均衡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本文認為,應該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慢”的教學理念,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教學進度“慢一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課堂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要向合作與探究學習轉變,因此小學語文課堂的組織形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很多知識點的學習都采用合作學習方式進行,由于小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拓展能力有限,合作學習之后依然需要教師講解和點撥,為了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教師不得不加快教學進度,一邊留出足夠的復習時間。其實靜下心來仔細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從預習做起,能夠扎實的理解基礎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得當?shù)脑O計學習內容,讓學生“慢慢”去思考和理解,留出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自主學習明確問題之所在,那么,在合作學習和教師點撥時,學習質量就會得到極大地提高。
二、教師點撥“慢半拍”,給學生留足思考空間
小學生對教材和課堂生成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做大量的有針對性的引導和點撥,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如果不及時的講解,課堂任務就無法按時完成,因此教師經常會在提出問題之后,緊跟著對知識做出點撥和講解,這不僅壓縮了學生的思考時間,而且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理解又造成了二次任務,給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帶來阻滯。教師在進行點撥和引導時,首先要給大多數(shù)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在學生初步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分析和講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再次思考引導學生突破知識點,達成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講解和點撥比學生的思考慢了半拍,讓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也高質量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課堂速度“慢節(jié)奏”,增強課堂的知識和思維厚度
迫于課堂任務重和知識容量大的雙重壓力,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規(guī)劃了很多的學習過程,針對小學語文重基礎、輕寫作的學科特點,教師往往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十分注重,而對課文的理解側重于重難點的突破。在課堂學習時,教師往往引導學生“過一遍”知識點,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深度。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放慢節(jié)奏,把握通過學生自學能夠掌握的知識點給足時間自學,通過合作探究能夠理解的知識點設置合作學習,教師講解之后依然不懂的知識點則不去講解,將課堂的知識理解和思維活動全都交給學生去完成,增強課堂的知識含量,教師引導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生成變成二次知識,不斷提高課堂的知識厚度;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在這種較慢的節(jié)奏中,豐富和拓展學生的思維厚度,促進其知識和能力的雙向提高。
四、課堂作業(yè)“慢點評”,提高作業(yè)的知識指引與鞏固效度
課堂作業(yè)的設計是檢查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提高知識理解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作答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和不足,學生和教師的糾正和點評就顯得非常重要?;A知識上,生字詞的認讀、拼寫可以由學生來完成,著重在記憶;詞語理解和閱讀理解上,則主要由教師來點撥,不僅要注重記憶,而且要教會學生結合上下文去理解詞義和文意,能夠讀懂題目,并且能夠完成流暢的捋順文意、精煉作答。這個過程中不能單純的追求數(shù)量與速度,而要讓學生做一題理解一題掌握一題,提高作業(yè)的知識指引度與鞏固效度。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快”與“慢”有機結合的藝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加強自身的執(zhí)教能力,從課前預習的設置、課堂教學的把握和課后輔導的跟進三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朱志英.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4:99-100.
[2]王彩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2,20:143.
[3]楊金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J].科學大眾,2008,09:74.
[4]邵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調控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