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菁
摘 要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歷史教師幾乎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上,大搞題海戰(zhàn)術,這不可避免地忽視了歷史概念教學,導致學生基礎知識薄弱,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诖?,歷史教師更應該加強歷史概念教學。
關鍵詞 高中歷史;概念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086-01
一、轉變觀念,注重概念教學
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歷史概念對其他知識的學習沒有什么用處,未能認識到歷史概念在歷史學習中的重要性,這與教師對待歷史概念的態(tài)度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歷史概念教學中要轉變自身的觀念,重視歷史概念,不能簡單地把歷史概念等同于名詞解釋,直接給予學生結論,要求學生記住,而要注重過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歷史概念,參與歷史概念的學習,理解歷史概念的來龍去脈?!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實驗)》強調:“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彼越處煂Ω咧袑W生的歷史學習必須要強調其邏輯分析能力,高考雖然不會直接考查歷史概念的定義,但往往會以選擇題或其他形式考查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歷史概念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學生對歷史概念不感興趣,這是導致歷史概念教學效果差的原因之一。歷史概念尤其是理論概念較為抽象,如果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就會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全程參與到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引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歷史概念教學的過程,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什么,從哪幾個角度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每個學生都要積極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歷史概念。其次,教師要注重實質,把小組討論的著力點放在學生思維活動的運作上,通過討論歷史概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意識。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小組討論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饋,不斷完善歷史概念教學的過程。
三、創(chuàng)設情境,獲得感性認識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越來越關注教育教學理論,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這一名詞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概念,依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外力的作用,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由此可見,情境是學生主動建構的起點。具體到歷史學科,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與其它的學科不同,它具有過去性和一度性的特點,學生無法直接接觸那些久遠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很難形成歷史概念,認識歷史的本質。教師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圖片、史料、多媒體技術等手段,對歷史學習的內容進行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法國教育學家Edouard Seguin(埃杜阿·塞古因)認為從感覺訓練到概念的把握過程就是智力開發(fā)的過程,意大利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智力的發(fā)展同樣是從感覺過渡到概念。對于歷史概念來說,學生的學習從感性認識出發(fā),形成理性認識,這一過程有利于智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歷史概念的感性認識,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學生學習歷史概念服務的,教學目標是整堂歷史課的“燈塔”。所以,歷史教師在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時要以教學目標為準繩。
四、聯系舊知,推動概念形成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概念形成指的是從大量的具體事例中,通過比較、歸納等方式,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在概念形成之前,教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使學生獲得了歷史概念的感性認識,為這一階段的學習提供了條件。奧蘇伯爾曾說:“影響學生學習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據此進行教學?!蔽覀儼褜W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或觀念定義為“前概念”,教師在講授歷史概念時要摒棄學生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錯誤觀念,以“前概念”為基礎開展教學。
學生主要通過概念同化的方式來獲得概念。根據新舊概念之間的聯系方式,概念的同化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類屬性同化指的是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較高或包容范圍較廣的概念來同化概括程度較低或包容范圍較窄的新概念,從而獲得新概念的意義。例如,學生已經掌握了“資產階級代議制”這一概念,在此基礎上學習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這四個國家的政體,學生會發(fā)現這四個國家的政體都屬于代議制,這是類屬性同化的過程。
總括性同化指的是新學習概念的概括程度要高于已有的概念,可以將已有的概念包含在內。
五、結語
歷史概念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了歷史概念尤其是核心概念就掌握了高中歷史教學的命脈和精華,學生學習歷史概念的過程其實就是提升能力、訓練方法、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紅.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學周刊,2016(20):208-209.
[2]馬寧.新課程背景下加強歷史概念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