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談心談話是高校輔導員開展工作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能使輔導員更深入地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時解決他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性質的相似性,心理咨詢各項技術廣泛運用于談心談話中。傾聽技術作為其中的基本技術之一,更需要引起重視。輔導員需要正確理解傾聽,注意傾聽時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掌握給予適當性回應的方法并且正視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區(qū)別。
關鍵詞:輔導員;談心談話;傾聽
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輔導員應履行八項主要工作職責,其中明確要求輔導員要“幫助高校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輔導員經常使用的工作方法中,談心談話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已開展的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辦的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大賽中,談心談話也是考核輔導員技能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輔導員日常在思政教育、價值觀引領、黨建團建、就業(yè)指導、危機干預等各專項工作中,均需合理使用談心談話的方法。因此,輔導員應當熟練掌握談心談話技巧,幫助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心理咨詢現(xiàn)在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接納。擁有著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輔導員逐漸涌現(xiàn),通過前期探索,嘗試將心理咨詢技術運用于輔導員的談心談話中。心理咨詢中最重要的“助人自助”理念,與思政教育中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不謀而合。輔導員在談心談話中也應遵循這一理念。大多數(shù)遇到困難的學生,在問題發(fā)生的初期都是憑借自身力量嘗試解決問題的,對自己的問題的了解更深入更透徹。在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并非無事生非,或者沒有應對的辦法,只是因一時無法做出了判斷或潛意識中無法面對,才增加了問題的復雜程度和解決難度。學生能夠主動求助,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因此,談心談話過程中,輔導員要始終堅持以鼓勵和引導為主,不要代替學生作決定,當好傾聽者和陪伴者而不是決策者,讓談話成為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引導學生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
因此,盡管在專業(yè)性、目標導向和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基于會談法與輔導員談心談話在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性,合理運用心理咨詢中的相關知識和技巧,會在談心談話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心理咨詢中的參與性技術——傾聽是其中很重要的技巧。
一、 正確理解傾聽
傾聽是在接納基礎上,積極、認真、關注地聽,并在傾聽時適度參與。傾聽是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第一步,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現(xiàn)出對學生敘述內容的興趣、理解和接納,還要聽出學生所表達的隱含之意。輔導員要以機警和共情的態(tài)度深入到來訪學生的感受中去,從而更好地作出判斷。
傾聽時,輔導員應該非常積極,通過傾聽,了解和掌握來訪學生的問題或歪曲認知。同時,還需要看到來訪學生積極、光明、正性的一面。例如,一位質疑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xiàn)的入黨積極分子,認為馬克思的設想屬于天方夜譚,不停地抱怨現(xiàn)在社會存在的問題,并表示出入黨意愿的退縮。其認知中錯誤的一面非常明顯,但是也無法否認其還有積極、正性的一面,他主動前來討論這個問題,自己還能夠當選為入黨積極分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傾聽時,輔導員應該非常認真地傾聽,即使是自己不感興趣、反感的內容也需要同樣認真地進行了解和傾聽??梢酝ㄟ^來訪學生的訴說內容,把握其存在的問題、原因、程度、個性等等,把握事情發(fā)展的前因后果和內在邏輯關系。例如,在傾聽一個消費貸學生訴說時,學生顧左右而言他,反而用大段篇幅描述他在網絡游戲中的輝煌戰(zhàn)績,即便輔導員不感興趣,但是可以通過進一步詢問“這個游戲是否付費”“你在生活中是否獲得過獎項”等問題來發(fā)現(xiàn)其消費貸的需求和去向,甚至是個人突發(fā)事件等亦可有所收獲。
傾聽是一種關注的聽。輔導員對來訪學生的關注,既關注學生訴說的內容,又關注其情感;既關注其外在表現(xiàn),又關注其內心體驗;既關注其存在的問題,又關注其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動機。目光和表情是關注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傾聽的具體體現(xiàn)。
傾聽要有適當?shù)膮⑴c。傾聽時并不是一聲不吭地、毫無反應地傻聽,而是要有適當?shù)膮⑴c。這種參與可以是言語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語性的。如輔導員可以表達“我能聽懂,請繼續(xù)”“嗯”“好的”等等,或者可以點點頭,給來訪學生遞上紙巾等,表達出參與感而又不打斷學生,這樣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生問題。
二、 傾聽時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
打斷來訪學生,隨意作出正確性判斷并開展說教。例如,一位認為自己喜歡上別人女朋友的學生表達其情感困惑時,輔導員可能因為有過類似的情感經歷,很可能打斷來訪學生,并對其行為做道德上正確與否的評判。一方面,來訪學生可能覺得輔導員不能接納自己,不再敞開心扉,從而停止表達;另一方面輔導員因此無法了解掌握與其思想、行為有關的內容,影響了幫助其解決存在的問題。
輕視學生問題。有些輔導員因為生活閱歷和經驗缺乏,認為來訪學生的問題是無事生非,因而持輕視態(tài)度。例如,學生訴說,自己在宿舍做實驗,驗證宿舍同學聚餐不叫自己,非常傷心。輔導員認為學生沒事找事,因此不愿再傾聽就開始教育他要看開一些等等。但是,有可能學生此段時間是因為質疑自己的存在感或者其認知模式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因此,輔導員要更好地幫助來訪學生認知到其問題的本質,轉變其觀念。
過多的詢問和概述。有些輔導員由于經驗不足,在談話中總是不斷地向學生發(fā)問,學生被動地提供資料,處于一種“被審理”的狀態(tài)中,不利于充分地表達自己;或者在談話中急于將學生歸類,過多地概括其問題的類型,不利于個體問題的解決。例如,學生前來詢問簡歷問題時,由于不自信而不敢充分開口。輔導員容易發(fā)生過多的具體性詢問或者單一的概括性解答兩個問題。此時,需要耐心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講述,從其描述中提煉問題的關鍵,找出是簡歷技巧、自信不足、擇業(yè)迷茫還是其他原因引發(fā)的困惑。
三、 傾聽時給予適當?shù)墓膭钚曰貞?/p>
談話中,輔導員需要使用某些簡單的句子或動作來鼓勵求助者把談話繼續(xù)下去。常用的句子有“我明白了,請繼續(xù)”“確實”“是的”“請說下去”等等?;貞獎幼髦?,點頭便是其中最常用和最簡便的方法之一。但是點頭時需要認真專注,充滿興趣,通常會伴隨目光的注視。如果只是敷衍隨便地點頭,或者在干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那么來訪學生會容易感覺輔導員無心處理自己的問題,影響后續(xù)談話的進行。
四、 正視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區(qū)別
在心理咨詢中,傾聽需要以接納為基礎,只有無條件接納才能有更好的傾聽,在此過程中,心理咨詢師需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完全拋開,無論來訪者存在多么扭曲的認知、偏激的行為、低沉的負性情緒等,都需要接納其一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輔導員不能完全等同于心理咨詢師,輔導員在與學生的談話關系中,同時存在著“咨訪關系”和“師生關系”,特別需要正視無條件接納。在運用心理咨詢技術進行談心談話的過程中,輔導員同時承擔“咨詢師”和“教育者”兩個角色,“咨詢師”角色時需要輔導員無條件接納,了解和幫助“來訪者”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教育者”角色時需要輔導員根據(jù)自身職責更好地站在工作角度上作出判斷,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之相對應的,來訪學生在談話中需要不自覺地承擔“來訪者”和“受教育者”兩個角色,隨著談話的進行,在“來訪者”角色中的學生會拋開一切進行傾訴和自我探索;而“受教育者”角色中存在更多的被動性。
此外,在日常談話中,輔導員往往忽略談話保密性,甚至會將談話內容透露給學生家長和其他教師,導致學生后續(xù)不再愿意向其敞開心扉。但是由于輔導員自身職責所在,心理咨詢中嚴格要求的保密原則適用性可能出現(xiàn)范圍的調整,這需要在頂層設計或至少在談話開始前與學生達成一致。建議輔導員承諾為來訪學生保密,能讓來訪學生感受到尊重、真誠、安全,在打消顧慮后將其困惑和隱私坦誠相告,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
參考文獻:
[1]武光路.運用心理知識增強高校學生工作實效的研究[J/OL].中國校外教育,(34):1-6.
[2]袁源,高敏.基于心理咨詢視角的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實效提升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4):123-127.
[3]李春紅.新形勢下心理咨詢技術在輔導員工作中的運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
作者簡介:
馬建偉,助教,天津市,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