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樹強
摘 要:新課改實施以來,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逐漸變成初中數學教育中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它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彌補,現已被老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講堂教育當中,促進了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本文對初中數學講堂有時效的小組合作活動進行了探究,闡述了對初中數學講堂小組合作活動規(guī)劃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促進性的生生互動學習活動?!稊祵W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薄靶〗M合作學習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筆者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總結了關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看法,與同行共勉。
一、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求知欲的一種重要途徑。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這樣就會更加有力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和好奇心。此時教師便可以趁熱打鐵新授新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得主動、活潑,以達到課堂的實效性。數學情境應更多地關注他們所關心的內容以及他們在生活中所獲得的經驗,這樣才能促使兒童的經驗數學化,使數學知識生活化,使課堂充滿趣味,充滿數學味,展現數學課的靈魂,起到用數學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有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所以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以一定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現來引發(fā)新的數學問題,激活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的現象與規(guī)律,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一、二年級的學生才6、7歲左右,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的辦法就是描述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或貼近兒童生活的事件。
二、明確學習任務,指明學習方向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教師就要在課前向學生提出問題,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在教學中要注意優(yōu)生和后進生搭配,善于表達的和不愛發(fā)言的搭配,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意識。例如:在教學第二冊《統計》這一內容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明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是體育鍛煉課,老師想安排一些你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到底安排哪些運動項目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與統計一下吧!孩子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去了。這樣,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完成了預習,真正實現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教師的空間不但沒有被壓縮,對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師的責任也越大了。進行小組合作時,教師要做的不是等待,不是觀望,不是干其他事情,而是要現場地觀察和介入到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對小組活動出現的問題,教師應進行及時的干預和指導;對不清楚的任務,教師要有耐心向學生說明;對于過大的討論聲,教師可選出一名噪音監(jiān)督員;當小組討論有偏離主題現象或阻礙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并制止,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只有深入到小組中,對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有所了解,才能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在講解《圖形的認識》時,可讓學生 討論“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我們學過的這幾種形狀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貼近生活,學生的討論也很是激烈。在我傾聽大家的想法時,發(fā)現大家對墨水盒形狀的討論有了歧義,有部分學生說是正方體的,也有學生說是長方體的。我觀察后發(fā)現,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側面則是一個長方形,所以它是一個長方體。這個爭執(zhí)的出現,表明有些學生對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概念不太了解。于是我新的對教學有了安排,用再一次深入講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區(qū)別取代了下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并使用了觀察、觸摸、比較等形式。最終,學生們得到了統一的答案,即“這墨水瓶是一個長方體”。這個例子說明了,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教師對教學進行調整,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小組是一個集體,各個成員要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共同鉆研,完成任務。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個認知過程,更是一個人與人間的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通過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研究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 爭意識,更好的讓學生實現相互間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在共同期望目標的激勵下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完成小組分配的任務,從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中,不斷努力、不斷嘗試、不斷調整,真正實現合作學習,為課改下的教育開拓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