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摘 要:目前由于一部分教師誤解新課改的要求,美術教學中對專業(yè)技能教學不夠重視,對美術核心素養(yǎng)理解不夠,缺乏美術實踐性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美術學科特點模糊。主要是未對美術技能教學正確定位,缺乏對新的技法教學理念和對新的教學媒體教學方法的研究。試圖從教師要有專業(yè)技能、技法教學要以學生為根基,要以美術課程為本、實踐要以提高學生技能、熱愛美術學科為準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美術技能;教學現(xiàn)狀;改進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初中美術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教學技能有了明顯提高,但同時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具體美術技能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欠缺良好的心態(tài)、實踐中對技能理解發(fā)生了誤差、教師怕麻煩,逃避課程中的技能教育,或降低技能目標難度,多以口頭傳授,教師不示范、不展示。技能要求無法符合技能目標、學情,缺乏一定的技能教科研意識,不加強美術教學基本功練習等等,拒絕新媒體創(chuàng)造作品,都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進一步改革與發(fā)展。
認真總結不難發(fā)現(xiàn),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原因可以歸結為:缺乏對美術學科具有實踐性定位;缺乏對新的技能教學理念和對新的技能教學媒體工具的鉆研;缺乏對初中美術學情的深入研究;缺乏準確的目標定位等等。唯有如此,我們應該嘗試做些改變來推動教師教學的基本功能力,對美術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
一、美術教師要有專業(yè)技能
專業(yè)、扎實的美術技能是教師開展美術教育教學的基礎,只有教師“瓶中有水”,才能輸出給學生;教師只有在技法上更加專業(yè)嫻熟,才能游刃有余地教授學生知識。從教學活動這一特定的背景上審視技能,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實施。
1.在擅長的專業(yè)領域,努力做到高、精、深。美術教師要找準自己專業(yè)技能的定位,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特點對其進行探索研究。作為一線美術教師對擅長專業(yè)技能領域的提升過程中,不僅達到“手中有活,心不慌”,而且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對開設選修課或第二課堂奠定扎實的技能基礎。
2.具備多種技法的能力,努力做到全、對、會。雖然初中美術課程中技術在難度上不能與專業(yè)院校的技法相比,但在廣度上要求全面,這對于美術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例如國畫工筆教學,請教優(yōu)秀的國畫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并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研究工筆技法的同時,也要閱讀大量的工筆畫的書籍,做到全、會、對。
3.具有開展新媒體的專業(yè)技法教學能力。隨著“白板”等新型教學媒體的運用,教師在操作新媒體技能任務時,要掌握操作媒體技術的功能性、有效性和目的性,還是通過媒體的功能性把目標教學實施點,做到準確、便捷、有效。
二、教育要以學生為根基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科學開展教學工作。尊重學生開展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
1.面向全體。技能目標設計要適合全體學生,不要以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去要求學生水平,根據(jù)每個班級的學情找到切入點,選材、示范。教育的出發(fā)點是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而不是使一部分學生得到發(fā)展,因此要面向全體學生。
2.注重個性發(fā)展。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客觀存在學習的不平衡性及獨特性。所以,在技能指導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個性的不同需求,不要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由此可見,面對每位初中學生,同時考慮他們的個性差異,才能有效開發(fā)學生的技能潛能,提高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yǎng)。
三、技能教學內容始終以美術課程為本,更新提升技能教育水平
在一線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教材。技能教學只有突出了教學目標,才有可能保證美術課程固有的課程性質。
1.在體驗技能研究中建構完善知識。教師在原有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融入現(xiàn)代技能教育理論和方法,將理論與課堂實踐有機地結合,使課堂教學更科學、更有效。
2.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資料。教師傳授技能,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避免在教學過程中的單一性。要在設計技能目標的過程中,為學生搭建起學習新知的“階梯”,逐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獲取知識、技能,達成課堂教學目標。
3.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教師要整合各種教學媒體及教學軟件資源,發(fā)揮其特有的人機交互功能,寓教于樂。
美術教師在技能教學中要以學校教材為本,以初中課堂教學為主,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能認識,用正確的理論觀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四、課堂技能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美術學科為準
課堂技能教學的本質在于提高美術教學實踐性,課堂過程要出現(xiàn)的技能的嘗試及做法,如教師示范、學生練習等活動,其目的也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如果僅僅為培養(yǎng)學生“小畫家”的活動,恰恰偏離了教學的初衷。提高教師技能教學能力,凸顯美術學科的實踐性,教師在美術課堂技能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一定要追求教學效果的實效性和視覺性,培養(yǎng)學生健康和諧的心態(tài)和對美術持續(xù)的熱愛精神。
綜上所述,技能教學形式是為美術教學目標服務的,主要以突出美術學科的專業(yè)特點,提高美術視覺性為目的。所以,美術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就應該以所教的教材、目標為本,堅持全面面對學生,結合因材施教,靈活選取技能的教學材料,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和多角度評價方式。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從而提高美術學科的味道,而且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并豐富學科的人文性和視覺性。
參考文獻:
[1]尹少淳,段鵬.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08:17.
[2]尹少淳.談美術教育[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01:6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