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雙
摘 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知識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教學直觀呈現(xiàn)物理規(guī)律、定律的形成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鑒于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不妨讓物理實驗成為物理課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學生在物理實驗的引領(lǐng)下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
物理新課標中提到,要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確實,物理學是由實驗和理論兩部分組成的,而且很多理論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jié)概括出來的,物理的教學離不開實驗,因此我們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將物理實驗穿插于物理課堂中,讓學生在示范實驗、探究實驗的基礎上,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運用實驗來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是若能充分利用好這幾分鐘,便能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學生在課堂伊始階段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那么學生有可能會因為錯過關(guān)鍵信息而導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如果學生在課堂伊始階段能夠帶著濃厚的興趣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那么學生就會因為全身心地投入而高效地構(gòu)建知識體系。實驗活動能夠呈現(xiàn)新穎、奇特、驚險、多變的現(xiàn)象,能夠很好地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
例如“彈力”,課堂教學伊始階段,教師可以把橡皮筋、橡皮泥、小型手拉彈簧等帶進教室,并分別對橡皮泥、橡皮筋和小型手拉彈簧用力,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變化,讓學生思考它們發(fā)生不同變化的原因,進而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再如“摩擦力”,教師同樣可以運用直觀實驗的方式來導入新課,即,教師將三個小車分別放在三個高度、長度一樣的斜坡上,讓小車從這三個斜坡上同時向下滑動,在第一個斜坡的下端放置毛巾,讓小車在毛巾上自由運動;在第二個斜坡的下端放置棉布,讓小車在棉布上自由運動;讓第三個斜坡的下端盡量光滑,讓小車自由運動。實驗過程中,三個小車的行駛距離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原因,進而引入摩擦力的教學。
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幫助學生構(gòu)建新知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的物理能力得到實質(zhì)性提升。
例如在引導學生探索彈力大小與彈簧的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活動:即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一個鐵架臺,若干個50g的鉤碼,鐵夾帶掛鉤的彈簧和一個刻度尺,展開實驗探究活動。課堂上,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彈簧長度,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彈簧下端掛一個50g的鉤碼,然后讓學生觀察彈簧長度的變化,并讓學生將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到一個表格中。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增加50g的鉤碼,并記錄不同重量鉤碼下的彈簧長度,讓學生自主總結(jié)影響彈力大小的相關(guān)因素。
又如在引導學生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活動:即讓學生在裝有定滑輪的木板上放置木塊,木塊兩端拴好能系鉤碼的細繩;讓學生通過鉤碼重量的變化,觀察木塊的運動變化;讓學生通過掛有鉤碼的細繩方向的變化,觀察木塊的運動變化,進而讓學生自主總結(jié)出二力平衡的條件。
三、引導學生在課后展開實驗活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物理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實驗活動一般都會花費較長的時間,因此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實驗活動,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摩擦力的相關(guān)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實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大小,真實感受一下摩擦力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危害。課外實驗活動中,學生有的嘗試了如下實驗:用手沾一些洗衣粉水,然后握住瓶頸部分向上提,提不起來,一不小心還有可能將瓶子摔壞。把手洗干凈,將瓶頸部擦干凈,用毛巾覆蓋在瓶頸部分,用毛巾向上提瓶子,這時發(fā)現(xiàn)瓶子很容易被提起來。還有其他的學生嘗試了如下實驗:穿上自己購買的旱冰鞋,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起來非???,而在粗糙的地面上滑起來卻會受到很大的阻力。學生還嘗試了很多很多的實驗,他們充分認識到了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認識到了摩擦力給實際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危害。
課外實驗活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盡量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活動,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物理實驗現(xiàn)象,讓物理實驗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物理實驗成為課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學生的物理能力得到實質(zhì)性提升。
參考文獻:
[1]閆銳.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吉林教育,2018(23).
[2]嚴海強.基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行為改進的研究[J].數(shù)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