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華
摘 要:古詩詞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結晶,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過分重視學生背誦記憶古詩詞,忽視培養(yǎng)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中的內涵,進而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注重三結合,以此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基于此,探究了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注重三結合教學方式,以此促使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三結合;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教育事業(yè)開展過程中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對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視程度提升到新的高度。古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重視生活結合、詩畫結合以及讀寫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古詩詞中的內涵,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感悟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同時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氣質。
一、注重與生活結合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所學的古詩詞,學生往往會認為與實際生活存在遙遠的距離,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未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積極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導致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差。因此,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古詩詞看似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遙遠的距離,但是詩人筆下描繪的祖國大好河山、風光景色以及花鳥魚蟲等仍然存在,而學生對于大自然的親近感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真正拉近古詩詞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掌握古詩詞,探究其中的內涵。例如,在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時,教師在早春時節(jié)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體會詩人所描繪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美景。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體會詩人描寫古詩詞時的心境,還可以增強學習古詩詞的生活情趣,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促使古詩詞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注重詩畫結合
抒情與想象是古詩詞最大的特點,因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將詩畫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古詩詞中描繪的情境展開想象,將古詩詞中的文字形成畫面印入在頭腦中,進而用語言進行描繪,從而使學生真正體會詩人的情感以及古詩詞中包含的更深層的內涵。例如,在學習毛澤東的《七律 長征》時,教師帶領學生朗誦,進而引導學生想象紅軍在長征過程中的經(jīng)歷,并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將古詩詞進行全面的表達,真正將古詩詞表達得生動、形象、具體。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注重詩畫結合,使學生將自身融入古詩詞中,真正使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所描繪的情境,真正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促進學生想象力與感悟力的提高,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真正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有效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讀寫結合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培養(yǎng)學生背誦記憶古詩詞,而是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就意味著,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讀寫結合,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首先,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的押韻與平仄知識,同時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押韻平仄知識表達自身的想法。其次,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為學生講解指代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可以有效運用指代關系,更好地表達自身觀點。最后,教師應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古詩詞創(chuàng)作展示平臺,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作信心與創(chuàng)作欲望,真正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教師為學生講解古詩詞中包含的押韻以及平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中詩人筆下“千里嬋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真正理解互相指代的關系,幫助學生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描寫自己眼中的月。最后,教師向學生展示優(yōu)秀作品,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搭建更大的平臺,可以組織學校全體學生參與到古詩詞創(chuàng)作中。通過重視讀寫結合,學生在最初并不能寫出十分優(yōu)美的古詩詞作品,但是教師應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創(chuàng)作信心,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古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中,促使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到古詩詞語言之凝練、意境之深遠,真正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注重結合生活、結合詩畫、結合讀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太華.探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0).
[2]鄭俊池.淺析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13(67).
[3]曾麗華.初中語文教師如何教好古詩詞[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