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忠勇
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習,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之一。高中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在高考的“獨木橋”中屹立不倒,安全前行,最后走進自己理想的“象牙塔”,畢竟所讀的大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今后的人生走向,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數(shù)學因其在高考中分數(shù)比重大、學習難度大、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高、知識較為抽象等特點一直以來受到學生和老師的普遍重視。在當前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高低到最后都要落實到解題能力上。但是解題能力的高低不僅需要對老師所講的知識爛熟于心,還要求能夠靈活運用,同時還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努力程度、思維方式等方面密切相關,此外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教學態(tài)度、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有不同程度上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教學;解題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問題解析
解題質量如何不僅是衡量一個學生數(shù)學能力高低的主要標準,同時解題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斷鞏固、熟悉,逐漸學會靈活運用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在題目中提取有用信息,最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下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歷,從解題能力和答題技巧兩個方面對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分不清練習和考試的區(qū)別
高中數(shù)學的解題過程按照解題場景可以分為練習解題和考試解題。其中,練習解題主要是側重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測,對薄弱知識的鞏固和熟悉,強調的是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而考試中的解題側重解題技巧、解題策略和解題準確度,其強調的是解題正確率,其目的是盡可能地取得更高的成績。由于解題目的和解題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態(tài)度、心態(tài)、方法和策略也應該有所不同。但是在實際中,有些同學經(jīng)常將兩者的關系混淆,相應的解題策略也會出現(xiàn)顛倒。比如,有的學生在練習答題時,在沒有吃透所學知識前急于做題,結果可能由于解題策略或者技巧的運用暫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便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擁有了不錯的解題能力,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欺騙。或者在考試中過于強調自己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當遇到?jīng)]有思路的題目時過于糾結,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結果后面會做的題目時間不夠,導致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產(chǎn)生自我懷疑。
2.學習策略過于極端
學習策略是否合適,是否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徹底的貫徹落實,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否有持續(xù)的進步。但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尤其是對自己成績急于改進的同學往往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總是有“強迫癥”般地認為還可以有更好、更高效、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于是在學習中不斷進行調節(jié),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極不穩(wěn)定;有的同學確是“悶頭”做題,很少或者基本不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進行反思和改進,這樣的學生雖然學習會比較穩(wěn)定,但也很難有明顯的進步。這兩種學習方法和解題策略實際上是兩個相反的極端,都是不良的學習思維和策略。
二、策略研究
1.從答題能力上講
在“新課改”和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能力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最高任務和最高宗旨。具體到高中數(shù)學上來講,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表現(xiàn)為解題能力的高低。而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二八規(guī)律”告訴我們,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占所有知識的百分之八十,同時較難的知識點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二十。那么對老師來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數(shù)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講清楚、講明白,還要充分重視對練習題目的設計。比如:對經(jīng)常會考到的內容要經(jīng)常拿出來進行練習,在反復練習中加強記憶;對難些的習題選擇典型錯題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解題,開闊學生思路。
對學生而言,不要過于在意學習方法的改進,凡事貴在堅持,只要有大致正確的方向,一直堅持下去總會有不錯的結果。同時,學生在解題練習過程中也要更加關注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要過于在意一兩個題目解答的正確與否,還要時刻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分析,在反思中得到進步。
2.從答題技巧來說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還要注重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和解題方法的多樣性,強調“一次就把題目作對”。對此老師可以定期舉辦與學習方法和解題策略相關的主體班會,請數(shù)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學習心得;或者將學生按成績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
就學生而言,在平常的模擬考試中應該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解題技巧。首先是要注重讀題技巧的培養(yǎng),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可以把“不存在”或“不正確”等關鍵詞語進行重點標記,以免看錯而造成無謂的丟分。其次是對答題節(jié)奏的整體把握,比如可以在開始答題之前對后邊的題目提前進行閱讀,這樣當做到后邊的題目時往往更容易有思路;最后是答題順序的調整,在考試中遇到暫時沒有思路的題目是十分正常的,學生應該具備“曲線救國”的策略,先解答后邊會做的題目,最后解決“遺留問題”。
總之,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和學生長時間的共同努力,有大致正確的方法,加上不斷的努力一定會有所進步。
參考文獻:
[1]趙遠剛.高中數(shù)學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2).
[2]劉邦德.高中數(shù)學解題能力培養(yǎng)之我見[J].魅力中國,2017(38).
[3]陸彥.高中數(shù)學解題能力培養(yǎng)須以學生認知為基礎[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