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旭
摘 要:在新課改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具有重要意義,音樂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陶冶身心,促進思考和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給學生更多壓力,這個度還需要教師去把握。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音樂;創(chuàng)新方法;策略探究
新課改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需要不斷磨合,彼此產生信任,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給學生傳遞更多積極的信號,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都有更大提高,使學生徜徉在音樂的海洋,感受音樂的強大魅力以及帶來的震撼。
一、初中音樂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生學習效率低,對音樂投入的熱情少
在現(xiàn)階段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對音樂學習投入的熱情少,不理解音樂學習的真正目的,而是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中考考試科目上,因此音樂學科十分不受重視,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顯得比較盲目,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更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讓音樂學習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沖擊下,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不敢有絲毫松懈,但是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偷工減料,音樂課堂只是一少部分學生在學習,這讓音樂從一個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角色變成了一個可以放松懈怠的科目,這種情況下,不僅不利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讓學生的音樂學習停滯不前,很難獲得更大進步。
2.音樂學習層次分明,受學生興趣愛好影響很大
在初中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愛好差異很大,有的學生天生五音不全不夠自信,而有的學生天生擅長音樂,喜歡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這就讓音樂教學出現(xiàn)了嚴重的分層現(xiàn)象,音樂課堂變成了小部分學生的天地,有很多學生很難參與進來,而且對音樂學習也沒有興趣。因此,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現(xiàn)在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會讓一些學生感到壓力,很難投入興趣,更難以從中收獲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極大進步。
3.音樂教學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存在難度
有的學生天生對音樂接受能力比較差,不夠自信,但是音樂的學習除了靠天賦,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能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對于音符、節(jié)奏的理解缺少方法,而僅僅依靠自身的感受,這就為音樂教學增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而這些不確定因素會讓學生因為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重視程度產生很大差異,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最重要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打擊部分學生的自信心,認為自己無緣音樂,無緣藝術,這種想法會嚴重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使音樂學習失去其本身的重要意義。
二、新課改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
1.讓所有學生參與到音樂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給初中音樂教學帶來了曙光,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開始轉變傳統(tǒng)觀念,逐漸重視音樂學科,并逐步引導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嚴肅的課堂氛圍和壓抑學生興趣的課堂。從這個角度說,教師應該讓所有人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這就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不能讓學生產生誤區(qū),從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教師應該向學生傳遞只要用心感受,一定會體會到音樂蘊含的美感,更新了自身的學習觀念后,還要更新學習方法,不能一味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課堂上沒有溝通,沒有自己內心的表達和感悟,只有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才會真正發(fā)揮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讓學生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有更敏銳的洞察力和感受力,甚至讓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都有很大改觀,這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問題,也是音樂教學的關鍵。
2.分層教學,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因材施教
在一個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音樂天賦和性格特點都不同,為了使音樂課堂教學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教師應該了解班級中每位學生的能力,根據(jù)這些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以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yǎng)。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老師可以讓音樂素養(yǎng)比較高的學生帶領一些能力較低的學生,相互幫助促進、共同學習,讓學生在團隊中提高音樂能力,同時,運用多媒體設備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或者在音樂教學中利用律動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激發(fā)學習興趣。以多種教學模式豐富音樂課堂,點燃能力、興趣較低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3.開展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懂得利用合作的力量
合作共贏是對小組學習的最好詮釋,能夠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在音樂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音樂的學習,通過相互配合和指導,使學生在合作中獨立完成學習和相互幫助。在這樣的小團體中,學生沒有課堂學習中的壓力,能夠更加解放自己放松思想,充分展示自我。另外,老師可以不局限于本班級小組合作,還可以將幾個班級聯(lián)合起來,在教室或者室外進行合唱練習,比如《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曲的合唱練習,就可以讓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模式進行,通過合唱理解愛、和平以及友誼的含義,提高自己對歌曲的把握。初中生喜歡熱鬧、喜歡活動,大家一起進行歌唱練習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音樂熱情,同時在合唱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合唱歌曲的魅力,使自己沉迷于音樂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
4.豐富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充滿朝氣的,老師在思考自身教學模式的同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音樂感受,在建立良好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滿足學生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提升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在學校的支持下,舉辦音樂比賽,鼓勵學生踴躍參加,給予學生一定鼓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放松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膽識和音樂表演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新課改要求,要不斷豐富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高效地進行音樂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天賦差異很大,這就需要老師通過不斷地摸索更新教學模式,關愛每一位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鄭建旭.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5).
[2]騰文蓮.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