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聰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各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來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期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那么,就初中物理的教學而言,教師應該如何實現(xiàn)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的意義是什么呢?今天就這幾個問題做一下探討,希望能夠?qū)Ω魑怀踔形锢斫處熡兴鶐椭?/p>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教學質(zhì)量
一、如何實現(xiàn)分層教學
(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
分層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那么,物理教師應該如何來對學生進行分層呢?首先是根據(jù)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肯定不能分到同一層次;其次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出學習比較積極層次的學生、學習比較懶惰層次的同學;再次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潛能,分為有發(fā)展?jié)摿Φ耐瑢W和潛力較小層次的同學。教師綜合這三個標準來對班級的學生進行評分并分層,得分較高的學生為A層次學生,得分中等的學生為B層次學生,綜合能力較差得分較低的學生為C層次學生,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三個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比統(tǒng)一教學的方式更適合學生。
(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要求
要想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分層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更要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要求進行分層,設置更適合學生的教學要求,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學任務。我們拿《串并聯(lián)電路》的教學來進行舉例,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相對較困難的教學任務,引導他們在課堂上完成“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如何辨別混聯(lián)電路”這三個教學任務;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難度一般的教學任務,引導他們完成“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并聯(lián)電路特點”的學習;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不設置過多要求,只要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有所收獲,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量就可以,這樣設置教學任務的方式并不是歧視學生,而是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學習能力,根據(jù)自己的目標來進行有效學習。
(三)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這也就意味著“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不再適用。那么,在分層教育模式下,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呢?我們依舊拿《串并聯(lián)電路》來進行教學,教師已經(jīng)設置好教學的任務,那么接下來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了,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重點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在保證他們能完成課堂任務的前提下不斷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合作式學習,這一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存在一定欠缺,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之處,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即興合作式學習,既能保證他們完成教學的任務,同時也引導他們學習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進行引導式學習,這一層次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肯定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可以把他們聚集到一起,讓學生訴說學習中的困惑,教師則幫助學生去解決這些困惑,從而保證他們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不同層次的學生適合的學習方法也不同,這種模式能夠保證所有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來獲得知識。
(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
評價是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同時也是師生溝通的重要渠道。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往往根據(jù)學生的物理成績、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來對學生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對此,在分層教學的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例如,在進行《歐姆定律》的教學評價時,教師不要只根據(jù)學生是否完成了全部內(nèi)容的學習而進行評價,可以適當考慮學生的層次,例如A層次的學生本來可以完成全部內(nèi)容的學習,但是并沒有完成,教師在對他進行評價時一定要考慮這個方面的問題,去詢問學生沒有完成的原因、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會如何解決等等;再例如C層次的學生,雖然沒有完成全部內(nèi)容的學習,但是較之前有了很大進步,那么教師就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這種分層評價的方式相對而言更加公平,因為它是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來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更有幫助。
二、分層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初中物理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學生的層次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每一段時間之后教師都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來對他的層次進行調(diào)換,例如甲同學被分到了A層次,那么他不一定會永遠在A層次,分層教學實施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對學生進行調(diào)整,如果甲同學在A層次學習的時候物理成績一直退步,那說明他可能并不適應A層次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讓他去B層次學習,繼續(xù)觀察他的學習情況;其次,在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監(jiān)督,分層教學主要倡導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但是一部分初中生自覺性不高,在該學習的時間走神、說話、做小動作等等,如果教師不能對這一部分學生進行有效監(jiān)督的話,可能會導致他們的物理成績越來越差。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兩點,保證分層教學的質(zhì)量。
三、分層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實施的意義是什么呢?首先,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素質(zhì)教育倡導教師因材施教,也倡導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發(fā)展主線,分層教學恰好滿足這兩點,所以分層教學更能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其次,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之所以有一部分學生不喜歡物理,是因為他們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物理成績不好、經(jīng)常被物理老師批評等等,而分層教學倡導的是針對性教學,采取的是更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所以這種教學方式更受學生歡迎;再次,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提升物理教學效率,分層教學能夠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而且也考慮到所有學生的感受,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且能夠完成教學任務的時候,教學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物理是初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的教學質(zhì)量對學生的中考有著一定影響,所以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很重要。希望各位物理教師能夠切實重視分層教學的方式,使它的作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蔣忠.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散文百家(下),2014.
[2]林文波.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shù)新產(chǎn)品,20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