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邦
摘 要: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師需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設計符合教育發(fā)展需求的課堂活動,注重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币雽崿F(xiàn)這一目標,教師需要牢牢把握學科特點,精心設計課程教育計劃。主要以北師大版物理教材為例,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中生
初中物理作為學生升入初中后首次接觸的新科目,是對外界諸多物質本質及實驗現(xiàn)象的解析,也是培養(yǎng)初中生邏輯思維與推導能力的主要課程。當前我國新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物理課程的價值。只有構建高效課堂才能滿足課改要求,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推動課程教育發(fā)展。
一、深度解讀教材,把握教育方向
基于課改的教育背景,初中物理課程教育必須要具備十分明確的發(fā)展方向,依據(jù)教材大綱指出的發(fā)展要求,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育方向,科學制訂教育計劃。身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必須要在教學前深度解讀教材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間的聯(lián)系,在明確課堂教育需求的基礎上,了解教材編著者的設置用意[1]。同時,教師需要梳理清晰物理教材知識多個物理量間的因果關系,按照結構要求構建初中物理教育體系。在教學中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設置導學案,從單元設置的角度出發(fā),重點突出難點知識,帶領學生解讀難點問題,從而保證物理課程教育設計的科學性。
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求知欲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借助多元化教學情境的支撐,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真實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jù)物理教材內容精心設置與之貼合的教育情境,既能夠豐富課程教育形式與內容,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發(fā)展。在課堂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jù)物理問題設計學習情境,將教材中一些抽象知識轉變成真實的情境,以趣味性的實踐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一系列相關的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真實體驗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2]。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樂音與噪聲”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同學們,你們是否經(jīng)常聽到地鐵施工的轟鳴聲,你們感覺這種聲音算是噪音嗎?你知道如何區(qū)分樂音與噪音嗎?”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后帶領學生探究音調的高低的實驗活動,隨著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刻度尺發(fā)生的振動現(xiàn)象也發(fā)生變化,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理解聲音有大小、高低之分。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案例作為引入,引導學生利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有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扎實基礎。
三、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習視野
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新課改大力倡導的教育輔助工具,憑借圖文并茂的教育優(yōu)勢受到師生的一致認可。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將抽象知識形象化,還能夠有效弱化學習難度,對樹立學生學習信心具有幫助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此技術,將物理知識以圖片、視頻、聲音等形式展示出來,使學生觀察到物理知識的真實面貌,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微課堂的授課手法,事先錄制教學視頻將其上傳至班級交流群,要求學生借助觀察視頻了解物理實驗操作步驟及相關注意事項,使學生在實踐前對新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大氣壓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介紹奧托·格里克及模擬操作馬德堡半球實驗,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在此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一同實踐探究“大氣壓強隨高度的變化關系”,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實驗器材,玻璃瓶、瓶塞子、水、較細的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將其制成一個簡易的水氣壓計,隨機點一名學生帶著這一簡易水氣壓計從一樓走上五樓,根據(jù)玻璃管中水柱的高低判斷大氣壓的大小。借助親身實踐使學生逐漸理解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這一知識,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育要求。
四、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
合作學習作為探究物理知識的一種高效方法,便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依據(jù)物理教育知識與學習需求,考慮到學生學習差異的基礎,為學生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渠道,使學生在知識探究中充分展現(xiàn)自我潛能。在合作學習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保證小組學習能力的均衡性。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八上“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實驗,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利用開放性的教育問題,放手讓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此種做法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與同伴交流期間學生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主動改正,無形中加深了學生間的情感。
總而言之,在大力落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必須要以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切入點,發(fā)揮好輔助教具的作用,采取多種教育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升課程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榮水.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討[J]. 考試周刊,2017(73):162.
[2]潘紅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與技巧[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版),2017(12):80-8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