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馗
摘 要:實施國際理解教育,對于推動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國際理解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從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拓寬教育交流途徑,組織教師培訓、深入挖掘國際理解教學內容,加強日常外語口語訓練、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等方面,對國際理解教育實踐問題的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國際理解教育;英語教學;教育實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01-0027-01
國際理解教育是以國際理解為理念開展的教育活動,倡導多元主義教育價值觀念,以促進文化和平為主要核心。國際理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不同區(qū)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F(xiàn)階段各個國家都積極實施國際理解教育,但由于學生成長環(huán)境、教師教育理念及教育交流等因素,我國實施國際理解教育時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國際理解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相應的對策。
一、國際理解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國際理解教育交流途徑受限。在實施國際理解教育時,學校往往采用讓學生直接參與國際交流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國際知識、切實體會國外文化、產生國際理解與國際認同,但為每個學生提供直接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在高中階段進行國際理解教育實踐時,往往存在國際理解教育交流途徑受限的問題。很多教師僅僅采用為學生講授書本知識的方式,以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以及其他內容。但書本知識十分有限,學生無法通過直觀交流的方式對國際知識進行深入理解,這導致國際理解教育實踐效果并不理想。
(2)教師水平與課程教學內容有限。我國英語教師當初接受教育時,國家尚未全面實施國際理解教育,因此,很多英語教師對其他國家的文化知識了解不多。這樣,雖然大部分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已經融入國際理解教育理念,但受到自身知識不足的限制,教學效果往往不佳。教師僅僅按照教材內容開展國際理解教育,而課程教學內容有限,這容易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
(3)過度重視外語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實踐效果。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時,往往更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學生實踐效果,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深入理解。學生只能通過表面分析大體了解國外文化,難以將其應用于實際交流中,因而有時也很難理解與認同他國文化知識、他人思想觀念。
二、國際理解教育實踐問題的對策
(1)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拓寬教育交流途徑。為了使高中學生可以接受到更好的國際理解教育,高中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文化知識的時候,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為學生拓寬國際理解教育交流途徑,達到國際理解教育的教學目標。國內高中學??梢酝ㄟ^教育部門的幫助,聯(lián)系國外高中學校,并組織兩所學校的學生與教師進行特定時間段內的網上聽課、網上交流以及網上互動活動,使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進行有效的國際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了解國外文化知識。例如,教學“School life”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為學生提供與國外學生進行交流的機會,讓雙方使用對方語言進行交流,了解國外學生的校園生活、校內閱讀情況。
(2)組織教師培訓,深入挖掘國際理解教學內容。教師是影響國際理解教育實踐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學校需要以各種有效的方式對高中英語教師進行培訓。一方面,學校要讓高中英語教師掌握國際理解教育主要目標以及意義,使其在后期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提供足夠的交流機會以及實踐機會;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深入挖掘國際理解教育的教學內容,以當前所使用的譯林牛津版英語教材為切入點,深入分析每一章節(jié)所講授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其他國家的實際情況。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視頻素材,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他國文化,形成國際理解能力。
(3)加強日常外語口語訓練,提高學生應用能力。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個國家所積累的文化。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時,教師要注重加強日常外語口語訓練,使單純語言教學轉化為語言與文化內容教學。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英語文化知識,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闊自身視野,找到學習英語知識的樂趣。在進行日常外語口語訓練時,教師要營造使用外語進行交流的氛圍,鼓勵學生與本班同學進行交流、與國外同學進行溝通,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使學生加深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學“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搜集其他國家文化方面的資料,并在課堂中借助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促使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更好地理解他國文化知識。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階段基于國際理解教育理念開展外語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學校應該做好教師培訓工作,使其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拓寬教育交流途徑、加強外語口語訓練,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能以平等和包容心態(tài)對待不同的文化觀念,進而促進國際理解教育得到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閆青.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意義、障礙與途徑[J].遼寧教育,2015(09).
[2]夏惠賢.論國際教育的內涵及其推進途徑[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04).
[3]王淑娟.亞太地區(qū)國際理解教育最佳實踐案例的特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