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柱
摘 要 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在難度和廣度上都比初中要高,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解題的時候,往往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進而導致解題失敗,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解題能力是學生綜合物理素養(yǎng)的一個有效反映,解題能力越高,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水平也就越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對學生解題能力培養(yǎng)形成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 高中物理;解題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8-0101-01
一、高中物理課程的特點
高中物理課程是一門理科性的課程,所以它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要求的很高,物理課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也有著很高的要求。并且高中物理所涵蓋的學科非常的多,其中包括電力學、光學、器械運動學、生物學等學科,這些科目單獨來看都是屬于特別抽象的科目,它們集中統(tǒng)一到物理課程中,使得物理課程存在很高的難度,學生如果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那么對物理課程的學習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直接導致學生對物理課程失去興趣,成績下降,當前影響學生學習物理能力的主要因素除了物理課程本身復雜、抽象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方式。當前的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太過重視高分解題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學生本身對物理的理解與興趣。當前的高中物理課程都是以經(jīng)典物理知識為基礎的,在此基礎之上培養(yǎng)高分解題能力,但是當前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枯燥、乏味性,并且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之間的銜接縫隙較大,很多學生都還運用學習初中物理的方式方法來學習高中物理,明顯的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興趣是教師最好的老師,也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調動學生內在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處于學習的興奮狀態(tài),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將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其解題能力。
(二)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要深入理解相關物理概念和相關規(guī)律。例如在學習力的相關概念知識時主要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侖茲力等)等概念的學習,此外,還包括抽象概念的理解。在教育教學中需要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對力的概念進行理解,又如愛學習摩擦力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可以是物體加速也可以物體減速,通過摩擦力的特點,以此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
(三)注重物理解題的教法指導。在高中物理解題教學中注重以下方法的使用,在教學中可以使用分析法,分析法的特點就是要從解決的結果出發(fā),直到求出最后的結構。分析法的思維方式就是目標明確,在物理解題中要能夠熟練使用。此外,還可以使用綜合法進行高中物理題目的解決,綜合法是應用“集零為整”的思維方法,是在對題目各個部門明確的情況下對問題進行綜合,以此更好的解決問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以此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高中物理題目進行解決時首先要能夠看懂題目,看懂題目就是能夠明白題干表述內容,注意發(fā)掘題目中的隱含意思,在做題過程中要養(yǎng)成較好的習慣:看不懂題目就不要動手解決。如果在題目中涉及到的元素過多,關系比較復雜,就需要將題目“化整為零”,將題目分成幾個小的題目,然后對每個過程進行分析。學生在看懂題目的基礎上遵循相應的規(guī)律進行題目的解決,此外,還要注重題目的討論,在討論中要檢驗答案是否合理,以便讓學生更好的擴大知識面。
(四)培養(yǎng)高中物理解題思路。高中物理題目的解決實際上就是將題目中的相關信息和學生頭腦中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物理解題的過程中就是將物理中的相關現(xiàn)象和概念進行分析總結,以便得出相應的解題思路。在高中物理學習中首先要能夠理解和掌握相關概念知識和規(guī)律,理解物理概念的相關含義,理解物理知識成體的條件和適用的范圍,并能夠應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相應的問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無數(shù)的考試證明學生在考試中會出現(xiàn)一定的錯誤,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之所以出現(xiàn)錯誤大多數(shù)是因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不夠準確,對知識概念的理解也不夠準確,解題思路不明確。為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讓學生學習相關的概念、定理等,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明確思路。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主要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就是了解知識的本質特點,要能夠排除非本質的特點,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定量分析就是應用物理公式來解決相關的知識內容,要能夠找出物理題目中的變化量,高中物理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都進入一個誤區(qū),喜歡做新題,對錯題的改正不夠重視。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要能夠意識到復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如果學生對錯題的復習不夠認真也就不能很好的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高中物理的學習一直都是學生的“心頭大患”,因此對于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的方法,不僅僅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的福音。因此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刻的了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并且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綜合各方面的考慮、不斷的探索,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為主要目標,解決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