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有效課堂是一種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教學方式。由于初中生所學課程不斷增加,英語學習時間逐漸減少,那么擺在教師面前的現(xiàn)實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并創(chuàng)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2016年底,我觀摩了一節(jié)有效課堂的示范課,那么我將從問題設(shè)計、教師理答和學為中心等方面闡述自己的認識。
【關(guān)鍵詞】有效課堂;問題設(shè)計;教師理答;學為中心
【作者簡介】寧瑋燕,南昌市灣里區(qū)羅亭學校。
英語有效課堂是一種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教學方式。由于初中生所學課程不斷增加,英語學習時間逐漸減少,那么擺在教師面前的現(xiàn)實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并創(chuàng)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有效性的評判標準應該包括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培養(yǎng)受益程度,受益大則課堂教學的效率愈高。我認為課堂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高效的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應非常明確,并且能夠基本實現(xiàn);2.高效的英語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3.高效的英語課堂的教學手段應靈活多變,并且能很好地適應該堂課的教學;4.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2016年底,我觀摩了一節(jié)有效課堂的示范課,那么我將從問題設(shè)計、教師理答和學為中心等方面闡述自己的認識。
一、問題設(shè)計
問題設(shè)計重點分為三大塊——讀前、讀中、讀后,問題設(shè)計設(shè)計靈活并具有開放性、回答沒有局限性,有助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例如,在觀摩課中教師給出“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beggar?”的問題,很有創(chuàng)意,而且沒有標準答案,這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提出自己的見解;讀中對于描繪Bells feeling map這種方式很新穎,將閱讀理解的形式多樣化,讓更多的學生來體會主人公的感受比教師和學生來表達更直觀,我們中文有句話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讀后的“What was on bells mind in the jail?”非常具有發(fā)散性,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問題也是十分精彩,大部分學生都表述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說主人公在后悔自己所做的事,有的認為他在憤恨這個世界的不公,也有的人認為他在思念自己的親人;結(jié)束時的“Lets talk and think!”讓學生發(fā)散思維發(fā)揮想象并闡述自己在這節(jié)課的精神產(chǎn)出,就是人們是不是應該同情主人公,還是應該有一些其他對于社會的更深層的認識。合理的問題設(shè)計對于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時也在考驗著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掌控能力,讓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了解自己。
二、教師的有效理答
在理答方面,我從理答的三個分類來闡述自己的看法。
1.從激勵性理答來看,在低年級教學時,教師應多從言語對學生進行肯定;而在高年級階段,教師在言語上直接肯定應適當減少;當學生表述時,教師應有適當?shù)囊饬x重復,以提升對學生回答的肯定,這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教師的認可,達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用簡短的語言來總結(jié),以提升肯定。
2.在發(fā)展性理答方面,教師可以在學生給出答案后會不斷地追問原因,并暗示學生從課文中查找蛛絲馬跡,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細節(jié),同時擴散學生思維,讓學生自主想象故事情節(jié)。例如,在觀摩課的填詞部分,當學生給出答案后,教師會不斷地追問“Why do you think so?”;在叫學生解釋單詞“victim”時,追問“Do you think who is the victim and why?”;還有就是問“Was it an accident? Why?”;最具有發(fā)散性的問題是“What was on Bells mind?”,這個問題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發(fā)散性,超出文本的內(nèi)容,讓學生自主想象。
3.在診斷性理答中,教師可以采用糾正式否定和引導式否定。當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全面或?qū)χ噶罾斫獠坏轿粫r,教師適當引導。例如,在按摩課的排序部分時,學生想直接給出順序,而教師引導出“I think the first one is.......”。而在學生回答問題讀錯新單詞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貛ёx糾正。
4.理答過程中對于時間的把握,教師在給出比較容易的問題時,可以適當給出較少的時間讓學生思考,也可以叫多個同學回答,這樣可以有效的延長大部分學生的候答時間。準確的對學生的理答是在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肯定和點撥,這也是對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成長的鍛煉,讓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自己認識水平。
三、學為中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做到主動學習、參與式學習和團隊學習,學會運用、教別人和互相討論。讓學生將“學習”作為關(guān)注對象,而不是將“學習內(nèi)容”作為關(guān)注對象。其目的是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深化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善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使學習成為終身學習的習慣,將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學為中心有很多種學習方式,例如,課內(nèi)獨立學習、學生成果展示、學生表演和師生互問等。在學為中心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學習、承擔責任、時間創(chuàng)新。
我認為,有效課堂的亮點之一可以是問題設(shè)計本身,問題有新意、有創(chuàng)意,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對文學作品和文化背景有自己的認識;其次是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可以表現(xiàn)出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精神產(chǎn)出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文化品格;最后一個就是教師本身在教學中的輔導作用,教師不應對學生植入自己的觀點,而是讓學生盡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劉曉明,李向東.教師教學智慧[D].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周靜,周宇.教師專業(yè)技能[D].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