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茜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江蘇 南京)
“一題多解”指的是以題目為中心,借助所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從多層面分析與思考各個數(shù)據(jù)關系,從而獲得多種解題思路與方法。在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一題多解”是鍛煉同學們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數(shù)學學習效率的一種形式,可推動同學們數(shù)學應用能力的優(yōu)化。我在日常的數(shù)學學習中深深體會到“一題多解”的應用可幫助我拓展解題思路,更好地把握各種類型數(shù)學題目的解題模式,是提高數(shù)學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下面我將根據(jù)多種類型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一題多解”的思路完成解題任務,以期可對同學們發(fā)展發(fā)散性思維、增強數(shù)學知識應用能力提供參考。
例 1:求解 cos48°的值。
該例題的解題方法有兩種,在高中數(shù)學實際的解題過程中,同學們可從多個層面與角度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解法1:求解cos48°的值。
解:cos48°=cos(30°+18°)
=cos30°cos18°-sin30°sin18°
下面只需求 cos18°、sin18°即可
∵sin36°=cos54°
∴2sin18°cos18°=4cos318°-3cos18°
∴2sin18°=4cos218°-3
∴2sin18°=4-4sin218°-3
4sin218°+2sin18°-1=0
解出 sin18°,即可求 cos18°
解法2:還可摒棄用基本定理進行解題的方法。在實際的題解過程中,我們可假設等腰△AMN的頂角是48°,剩余兩角均是66°。此時,我們可以得知∠AMN的平分線與∠MAN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從這里我們可以得知△AMN與△MND的關系為相似。因為MN、AD、MD三者相等,那么可以得出MN2=AM×MN。借助對正弦定理的英語可以得出 sin66°·sin48°=2cos248°,由此可解出題目答案。
從該題目的解題過程能夠得知,在兩種解題方法思路各有特點,在應用數(shù)學知識方面也有較大差異。借助對學生解題思路的科學延伸,可從多個層面與視角求解題目,熟練掌握各種解題思路之后,就可實現(xiàn)舉一反三,以便找出更便捷的解題方法,有助于同學們解題能力的提升。
例2:求過直線N:2x+y+4=0與圓Z:x2+y2+2x-4y+1=0交點,并且經(jīng)過原點的另一個圓M的方程式。
解法1:假設所求圓M的方程式是:y=x2+y2+Px+Qy+R=0,由于已知該圓經(jīng)過原點,那么R=0,則圓M對應的方程式是:y=x2+y2+Px+Qy=0。在這種情況下,圓心對應的坐標是(),圓心的坐標L為(-1,2),經(jīng)過圓Z與圓M交點對應的直線方程式應是:(P-2)x+(Q+4)y-1=0,這一直線方程式應該就是直線 N:2x+y+4=0,所以可以得出因此可以計算出最終推導出圓M對應的方程是:
解法2:根據(jù)題目中已知條件,可以計算出直線N和圓M的兩個交點交點E、F的坐標,將具體的坐標帶入直線N與圓M聯(lián)立的式子中,將y消去可以得出:5x2+26x+33=0,其中E對應的坐標是(-3,2),F(xiàn)對應的坐標是()。假設所求圓M的方程式是:y=x2+y2+Px+Qy+R=0,由于已知該圓經(jīng)過原點,那么R=0,則圓M對應的方程式是:y=x2+y2+Px+Qy=0。把E、F坐標具體數(shù)值帶入圓M的方程式中可以計算出:2Q-3P+13=0;10Q-55P+125=0。最后計算出。那么圓M對應的方程式是y=x2+y2+
從例3的兩種解題方法同學們可以看出,運用不同的數(shù)學思想,就會獲得不同的解題思路與解題線索。因此,同學們在解答高中數(shù)學幾何題的過程中,應精準把握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借助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理出解題思路,從而使得較為復雜的題目可迎刃而解。
總之,高中數(shù)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各個章節(jié)甚至多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之間都存在密切聯(lián)系,只有做到融會貫通才能使得同學們在遇到難題時柳暗花明,才能獲得多種解題方法,以便推動自身發(fā)散思維能力及學以致用能力的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