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彬
摘 要:父親參與家園合作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和諧家庭建設、有利于幼兒園工作開展。當前父親在參與家園合作中存在參與觀念落后、參與度總體較低、參與能力較差和參與方式不夠豐富等問題?;诟赣H自身的原因、家庭支持力度不夠和幼兒園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針對性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父親參與;家園合作;幼兒養(yǎng)育
在幼兒教養(yǎng)時期,父母的各種行為以及特征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發(fā)展方向。父母對幼兒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別,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幼兒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格爾迪曾說:“父親的出現(xiàn)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yǎng)孩子有一種特殊的力量。”從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或者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我國歷來重視父親對幼兒的教育。例如“子不教,父之過”就充分的表明父親在幼兒養(yǎng)育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父親承擔的教養(yǎng)責任則更少了。
一、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意義
(一)父親參與家園合作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父親通過參與幼兒園開展的各類親子活動,增加和幼兒親密接觸的機會;并且在幼兒園提供的科學指導和與其他家長的溝通交流中掌握更加科學的喂養(yǎng)、教育、親子游戲等的方式和方法。一方面父親在家園合作中向孩子展示男性獨特的行為方式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男孩在父親們的帶領下能夠進行更多運動性、自立性和競賽性的活動,幼兒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觀察和模仿男性固有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如果斷、剛毅、獨立、豁達等。女孩則可以通過與父親的互動樹立男性榜樣,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父親參與家園合作能夠?qū)⑴陨铑I域之外的東西盡可能地展示在幼兒面前,并使其成為幼兒探索新領域的有效支持力量。國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與父親與孩子的互動中,比母親更多的給孩子自由,鼓勵孩子探索,樂于讓孩子嘗試一些冒險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活動中致力于對孩子的獨立性、探索性、堅持性的培養(yǎng),這些能力是開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潛能的基礎。
(二)父親參與家園合作有利于和諧家庭的建設
在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過程中,父子之間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父親與幼兒共同游戲、學習,將原本可能嚴肅的父子關系變的輕松活潑。幼兒在活動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父愛的關懷,接受父親獨特的諸如熱愛運動、自信、獨立、勇敢、沉著等多方面的積極影響。父親參與家園合作不僅為父親參與幼兒教養(yǎng)提供了機會,增加父子情感,減輕妻子的教養(yǎng)工作。同時父親通過親身參與家園合作,能夠更好的了解幼兒的成長狀況,更加關注幼兒的發(fā)展,更愿意思考并且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交流和探討教養(yǎng)經(jīng)驗,分享育兒過程中的辛苦與歡樂。父親積極參與,能為家庭成員之間帶來許多可共同探討的話題,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此外,教育知識的拓展、溝通能力的提高也是父親自我完善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父親的個人綜合素質(zhì)也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幼兒園工作的開展
作為家庭成員之一,父親的參與能夠起到豐富幼兒園活動的作用。一方面,家園合作中積極促進父親的參與和配合,幼兒園可以從親子活動中獲得更多關于幼兒家庭教育的信息,從而根據(jù)獲得的這些信息制定符合幼兒個人特點的家庭共育的方案。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在父親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對父親提供科學的育兒指導,幫助父親提高教養(yǎng)能力。父親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園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積極為幼兒父親提供參與活動的平臺,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爭取得到幼兒父親的支持和幫助。只有這樣,家園合作模式才能夠發(fā)揮更大的價值。
二、父親參與家園合作存在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一)參與家園合作的觀念落后
許多父親是想?yún)⑴c到家庭的合作中的,對于怎么樣做,怎么樣進行合作,卻理解不準確。有些父親簡單的將參與家園合作理解為到幼兒園參加活動,認為只開家長會或者舉行親子活動的時候到了就是參與了。事實上參與家園合作是一個全面的、持續(xù)的工作,縱然家長會和各種親子活動是家園合作的一部分,但是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教師加強交流、協(xié)力完成教育任務也是很重要的。在他們看來,家園合作是一項可有可無的活動,或者只要孩子的母親參與就足夠了。存在這種觀念的父親,參與意識薄弱,參與態(tài)度不積極,即便是參與進來也是被動的。
(二)家園合作中父親參與度總體較低
調(diào)查顯示,父親照顧幼兒的時間,接送幼兒上學、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次數(shù),參加家園合作活動的次數(shù)與母親相比都要少的多。很多教師表示“父親來接送幼兒的次數(shù)比孩子母親少很多,家長會等活動也大多數(shù)是母親或者爺爺奶奶參加。有的父親一個月能見著一兩次,甚至還有從來沒有見過面的。”雖然父親參與的時間和次數(shù)不能完全決定參與的效果,參與的質(zhì)量也很重要,但是沒有一定的時間作為保障,再好的參與質(zhì)量也不能發(fā)揮明顯的效果。
(三)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方式不夠豐富
家園合作方式有多種,但最受父親選擇最多的還是接送時交流、電話或短信聯(lián)系這兩種比較傳統(tǒng)的合作方式。家長會因為面向的是全體家長,缺乏針對性;此外在訪談中教師反應家長會通常以教師的單方面的講述灌輸為主,與家長互動少,也不受父親喜歡。因此從父親的角度,在可供選擇的家園活動中應多途徑參與,不要拘泥于的傳統(tǒng)的參與方式,多嘗試一些新型的參與方式,比如在家園合作論壇中相互交流、與教師用網(wǎng)絡進行溝通等。
(四)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能力普遍較差
有教師表示“當我們跟父親交流孩子在家里的情況時,經(jīng)常有父親說他們不知道該怎么管教孩子,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不知道怎么教育,也不會陪孩子玩,教育孩子太難了”。由此可以看出,父親在參與合作中缺少與孩子溝通的能力和進行指導能力。從教師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對于父親而言,僅僅有參與的熱情是不夠的,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合適的參與技巧就無法高質(zhì)量的參與活動,也就無法發(fā)揮父親參與的價值。
三、促進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父親自身素質(zhì)以更好的參與家園合作
閱讀相關書籍,加強教育理論學習,閱讀必要的教育學、幼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書籍,以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同時了解相關的行為規(guī)范基本知識和法律法規(guī),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如幼兒觀、教子觀及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尊重和保護幼兒權利的理念等。父親還應學習一些基本的參與家園合作的技能,如親子游戲、幼兒繪畫、簡單的樂器等。這些新技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成為和孩子溝通交流的工具,有助于家長和孩子建立良好關系。在構建良好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掌握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掌握科學教子的知識和教育方法,在了解幼兒心理的基礎上科學的參與幼兒教育。
(二)家庭成員積極配合促進父親參與家園合作
父親參與家園合作是其教養(yǎng)孩子的應盡的義務也是父親的權利,其他家庭成員應給與支持。孩子母親首先應該充分相信父親的教養(yǎng)能力,所以當孩子父親有主動參與家園合作活動的意愿時,應給予支持和鼓勵。當幼兒父親參與較少時應及時提醒參與孩子教養(yǎng)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父親是他人代替不了的,作為父親自身應當堅守自己的參與權利,不要讓他人侵占了自己教養(yǎng)子女的機會?!胺蚱拗g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幼兒的首要條件?!备改笐獮楹⒆訝I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使孩子在關愛中成長,在愉快中學習,在歡笑中生活。
(三)幼兒園應采取多種手段促進父親參與家園合作
1.對父親參與家園合作提出明確要求
幼兒園在提出要求時應明確具體,對于日常的家園共育工作可對父親做出一些要求,例如:每周至少接送孩子一次;按時參加父親學校的培訓;每周在班級微信群里發(fā)言一次;在教師通過微信反饋幼兒情況時要做出回復;開展親子活動時明確要求父親必須參加。
2.利用父親的特長組成父親助教團
彌補了教師專業(yè)知識技能上的不足,同時也使得父親們“英雄有用武之地”,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們好奇、求知、想像、創(chuàng)造的欲望?!案赣H助教團”進入課堂、參與教育,還能讓父親進一步了解了孩子,了解了幼兒園,轉(zhuǎn)變、提升了他們的育兒觀念和積累育兒經(jīng)驗,一舉多得。
3.提供父親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
父親課堂的開辦,還能為父親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父親們在教養(yǎng)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常希望知道別的家長是怎樣做的。所以父親之間的相互交流是父親們渴望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案赣H課堂”就成了家長們相互交流最合適的平臺,而只有幼兒園才是“父親課堂”最合適的組織者。
四、結束語
大多數(shù)父親能夠認識到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重要性,有積極參與家園合作的意愿,并且對自己在家園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較為準確,能夠認識到自身參與的不足,這些都比筆者預期的結果要好。但仍然有少數(shù)父親在參與家園合作中,存在觀念守舊、認識上不夠重視、行動上不積極等問題。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父親參與家園合作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參與頻率偏低,參與能力差。大多數(shù)父親對參與家園合作持積極態(tài)度,但實際的參與次數(shù)少、時間短。再者,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方式比較傳統(tǒng)。這其中有家長自身的原因,也有幼兒園提供的可供參與的途徑少,幼兒園不夠重視有關。針對調(diào)查結果本研究從父親自身、家庭成員、幼兒園提出了促進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幾點對策建議,以期改善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現(xiàn)狀,并借此呼吁社會各界提高對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關注,為其提供參與保障和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商曉陽.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魏棟.父親參與幼兒教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建議[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 2013.
[3]吳邵萍. 家園共同體的建構—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方法與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68-79.
[4]楊雪鋒.促進幼兒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思考[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