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芳
摘要:根據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特點,對新居民子女的學習過程進行呈現和評價,來彌補家庭教育的空缺。通過評“小老師”等活動來評價小朋友學習過程,及時引導和肯定小朋友的學習過程和取得的成績。
關鍵詞:新居民子女;學習興趣;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92
筆者所在學校地處工業(yè)發(fā)達的瑞安市郊,新居民的孩子居多,由于這部分家長整天忙于工作,沒時間與孩子相處,即使有時間也不懂得如何引導教育。長期以來,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差,對學習缺乏興趣。怎樣才能做好對新居民子女的教育呢?筆者對小朋友的學習過程進行呈現和評價,以此激發(fā)小朋友的學習積極性,彌補家庭教育的空缺。
一、評“小老師”
不少新居民子女跟隨父母到過不少地方,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為了縮小小朋友之間的差距,一開學,筆者就為他們搭建交流、鍛煉和學習的平臺,在班級中開展評“小老師”活動,使小朋友在教教讀讀評評中發(fā)揮、展示能力,并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1. 領讀音節(jié)
對于拼音的學習,有些小朋友提前在幼兒班就學習了,有些小朋友從未接觸過。盡管上課教師教得很認真,但還是很難拉近小朋友間的差距。于是,筆者就利用每天的晨間誦讀,請三位小朋友當教師領讀?!靶±蠋煛钡娜诉x以小朋友自我推薦為原則,小朋友自我推薦后,小朋友自己先選定要教的內容,進行認真準備,再向教師匯報,然后正式上臺當小老師教全體小朋友誦讀?;顒娱_展后,筆者發(fā)現小朋友上課更加認真了,自我推薦的小朋友越來越多。
2. 評選“小老師”
小朋友“雞蛋里挑骨頭”的本領特強,稱贊小朋友一是不會,二是不大愿意。于是,在三位小老師領讀完后,筆者留下一兩分鐘讓全體小朋友來評一評三位“小老師”各有哪些優(yōu)點(只說優(yōu)點,不提缺點)。小朋友一句句夸獎的話語帶給“小老師”的是何等的快樂和成就感。筆者將小朋友的評價語言歸納起來記錄下來。一個月一輪回,到月底根據記錄,師生合作評出“小老師”“月優(yōu)勝者”,(名額不限)獎給他一個誦讀章,貼在教室里布置的“爭章臺”上。
二、推“文明星”
1. 獎給星星
課堂上,孩子自制能力差,常常會迫不及待打斷別人的講話,為此筆者在班級中推出“文明星”活動。課堂上,只要能認真傾聽教師或小朋友講話的,課后都能獲得一顆“文明星”,若能聽出小朋友說話的不合理時,在聽人家說完后,提出異議或幫他改正的小朋友再加一顆“文明星”。活動剛推出時,小朋友很不適應,常會情不自禁搶著說話。自從實行“文明星”活動后,小朋友看到別的小朋友獎到“文明星”很是心動,看得出來,他是努力克制自己,有時話到嘴邊又咽回去,有時因自己的口快而不好意思地摸自己的頭?!拔拿餍恰钡耐瞥觯o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帶上了“緊箍咒”,促進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
2. 評出“文明星”
為了提高“文明星”的含金量,一周以后,筆者組織小朋友帶著一周內得到的“文明星” 到大組長那里統(tǒng)計星星顆數,凡獲得8顆以上星星的小朋友將被評為周“文明星”,由組長在教室布置的“文明之星”上蓋上一章,一學期下來,章的多少作為評三好小朋友的依據之一。小朋友上課認真了,發(fā)言知道先認真聽,再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
“文明星”的推出,既使小朋友的奮斗有了目標,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漲,也檢測了小朋友聽的能力,養(yǎng)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評選周“文明星”的過程,使小朋友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與他人相處,塑造良好的人格,形成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三、評“巧巧手”
孩子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意識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chuàng)造者”。新居民子女曾經是留守兒童,長期跟老人在一起,家務事等粗活會干的不少,對于畫畫、手工制作等卻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談看圖畫書。為了不使新居民子女輸在起跑線上,筆者激勵小朋友看課外書、記錄好詞句、制作卡片。具體做法如下:
1. 摘錄拼音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積累,以便適當的時候運用。許多孩子家里最缺的就是課外書,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小朋友學會拼音后,筆者組織小朋友創(chuàng)建了一個圖書室(書由小朋友帶,統(tǒng)一編號,專人負責出借),每天中午集中看書半小時。他們從課外書上接觸到了許多好詞好句。如果不把這些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對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憾事。于是,筆者就為小朋友每人準備一本筆記本,名為“采蜜本”,要求小朋友把自己新學的好詞好句記錄在本子上。起先小朋友不知道哪些是好詞好句,筆者每天檢查一次,對于一些記錄得好的本子,運用多媒體向全體展示。這樣,既發(fā)揮了榜樣的作用,也激發(fā)了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2. 制作卡片
這樣實行一個月后,有些小朋友泄氣了,如何調節(jié)小朋友的積極性呢?筆者仔細觀察起小朋友來,發(fā)現他們很喜歡美術,筆者就把記錄好詞好句與制作手工結合起來。利用每周五的讀寫課和每周兩節(jié)地方課程課輔導小朋友制作各種形狀的卡片,如:樹葉形、小鳥形等,再把“采蜜本”上的好詞好句寫到在自己制作的卡片上上。
3. 評比卡片
小朋友看著自己制作的卡片心花怒放,有時拿著卡片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筆者決定搞讀書卡片展示和評比活動。筆者和小朋友商議決定,每月月底開展一次評比活動,小朋友將一個月來制作的卡片進行精心的挑選,選出較優(yōu)秀的5-10張卡片交給副班長。評比開始了,副班長將小朋友的卡片一字排開,由本班的任課教師擔當評委,以打分的形式評出“巧巧手”“最有創(chuàng)意獎”“拼音大王”。
總之,評價活動的進行增強了新居民子女的交際意識,有效地改變了他們的學習習慣,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學會了自主學習、反思學習,并做到了自我調控,合理發(fā)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學 325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