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超
【摘 要】夜啼指初生嬰兒,白天如常,入夜則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收治的60例夜啼患兒,根據(jù)辯證分型后均采用推拿治療。治療結果總有效率達100%。個人體會:推拿治療夜啼療效顯著,值得臨床廣泛運用。
【關鍵詞】夜啼;辯證分型;推拿
【中圖分類號】R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夜啼指初生嬰兒,白天如常,入夜則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民間俗稱“夜啼郎”“夜哭郎”,多由于脾寒、心熱、驚嚇、食積引起。本病多見于初生嬰兒,入夜啼哭時間長短、輕重表現(xiàn)不一,但白天安靜如常,小兒一般情況好,無發(fā)熱、嘔吐、泄瀉、口瘡、癤腫、外傷等情況,也非饑餓、尿布浸濕、衣著過多或過少引起的寒熱感等引起的啼哭。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收治門診患兒共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1~12月;病程最短1周,最長2個月。
1.2 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兒科學》[1]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及辨證分型標準:白天如常,能安靜入睡;入夜晚則啼哭不安,甚則通宵達旦。排除由其他疾病或夜間饑餓、尿布潮濕引起的夜啼患兒。
(1)脾臟虛寒。啼哭時哭聲低弱,時哭時止,喜歡蜷曲著身體,喜歡有人按摩腹部,四肢欠溫,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多淡紅。
(2)心經積熱。啼哭時哭聲較響,見到燈光尤甚,哭時面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色。
(3)驚恐傷神。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神情不安,緊緊依偎在母親懷中,面色乍青乍白,哭聲時高時低,時急時緩,舌苔正常,指紋多紫色。
2 治療方法
60例患兒均使用小兒推拿治療。具體操作為: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掐揉耳后高骨均50次,清心經300次,清肝經300次,黃蜂出洞法3至6遍,掐揉五指節(jié)與精威各2分鐘,摩腹2分鐘,點揉涌泉穴200次,捏脊15至20遍,拿肩井1至3次。根據(jù)辯證脾臟虛寒加補脾經、推上三關、揉億窩風各1至3分鐘;心經積熱加清小腸、清天河水3至5分鐘,推箕門潮紅為度;驚恐傷神加掐皮罷、老龍、人中、承漿、合谷、曲池、委中、承山每穴掐10次左右,按揉內關1至2分鐘。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
3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痊愈:小兒夜間不哭不鬧,能正常睡眠。顯效:小兒夜哭鬧明顯減輕。有效:小兒夜哭有一定的減輕。無效:夜啼癥無任何好轉。
4 治療結果
60例推拿治療一個療程痊愈有45例,兩個療程痊愈有13例,兩個療程后顯效有2例??傆行蕿?00%。
5 體會
中醫(yī)認為夜啼原因有脾寒、心火、驚恐。寒甚則不痛而痛而啼哭,熱甚則心煩氣燥而啼哭,受驚嚇則神不安而啼哭。脾臟虛寒最早見于《諸病源候論·夜啼候》:“小兒夜啼者,臟冷故也?!毙号K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常不足,而脾居中焦,職司運化、升清,若寒邪傷脾,則運化失司,升降失調,氣機不暢。夜屬陰,脾為至陰,入夜則陰盛陽衰,陰盛則脾寒愈盛,寒邪凝滯,氣機阻塞不通,故入夜則腹痛而啼哭不止。若孕婦平素喜食香辣辛熱炙烤之物或貪服性熱之藥,則其乳汁亦性熱,嬰兒食之則日久火伏熱郁,心火亢盛,且心主神明,主火引陽,致夜間陰不潛陽而不能寐,熱擾心神,心神不寧,故入夜心煩而啼;且小兒病理特點之一為“心常有余”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火亢盛,陰不能制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止,徹夜啼哭之后,陽氣耗損,而日間精神不振,故白天入睡,夜間正氣來復,故入夜又啼,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止。驚恐傷神則由于小兒神氣不足,心氣怯弱,因目觸衣物或耳聞異聲,致暴受驚恐,心藏神而主驚,驚則傷神,恐則傷智,以致小兒神志不安,心神不寧,則寐中驚惕而啼哭不止。“陽入于陰則寐”,正常睡眠是陰斂陽、陽歸陰的結果。而小兒夜啼則為“睡眠-覺醒”節(jié)律紊亂,陰陽失調所歸因。運用推拿手法進行治療旨在以調節(jié)陰陽立法,針對夜啼陰陽失調,晝夜顛倒病機,具有平肝、寧心、促睡眠功效。療效確切,方便易行,無痛苦,無副作用,患兒易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江育仁.中醫(yī)兒科學[ 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1994:137-139.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