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學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fā)、調(diào)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本篇文章將主要從三個方面:教師應(yīng)該以情動人,營造情感氛圍;以文為本,調(diào)動學生情感以及從生活出發(fā),體驗情感來談一談如何讓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充滿情感。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
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自古有著“情動辭發(fā),披文入情……”情之所至,自然流為至文!情感溢滿,字符紐帶,終成篇章。文以載道,讀者披文感悟,或狀物描繪;或澄澈明理;或情感交匯……顯而易見,情感先于文本,情感或隱或現(xiàn),總是貫穿于全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言道,教學相長!在情感教育中,一方面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生活情感的美好與珍貴,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情感互動中彼此之間更加相互了解。
之前有些文章圍繞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及重視情感語言進行深入地探討,筆者結(jié)合實際,著重從三個方面闡述:身體力行,營造情感氛圍;以文為本,身臨其境;生活為師,設(shè)身處地。以此談?wù)勑W語文的閱讀情感教學。
一、 身體力行,營造情感氛圍
1. 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豐富情感表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情感的調(diào)動者。古人云,學無止境。身為師者,必須注重學習。努力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豐富情感表達。相信每一個人,在他漫長的求學路上,授課的老師總會換了一茬又一茬,而能夠讓他們記憶猶新、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那些超脫文本、思維開闊,善于融會貫通;同時又是精神飽滿、感情豐富之人。魔法般地、輕輕松松地牽引著你的思緒,如魚得水地暢游著……他們的教學,形散而神聚!不知不覺,那些延伸的知識和課文內(nèi)容已是渾然一體。這樣的課堂給人一種莫大的享受!這樣的老師,又哪能讓人輕易忘記?親其師必能信其道!
2. 進一步了解學生,拉近師生關(guān)系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與之前大不相同,網(wǎng)絡(luò)時代賦予孩子們廣闊的視野以及更廣泛的課外閱讀,如何幫助學生甄別、做好閱讀指導對于教師工作也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而這一切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研究關(guān)于學生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知識,善于多方溝通,確實當好良師益友的角色,通過閱讀感受、習作交流、微信互動,從學生的言行舉止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動態(tài),從而有的放矢,做好疏導工作。情感的正確表達與宣泄是情感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如今社會發(fā)展迅猛,面臨的問題也是不少。家庭婚姻,孩子教育,人際困擾,工作壓力……孩子往往也特別容易陷入無形的漩渦,而身感無助!媒體經(jīng)常報道小學生因為家庭糾紛、學業(yè)問題甚至受到老師批評就選擇放棄生命。這主要就是因為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同時又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
3. 營造寬松的情感氛圍
情感教育需要一個寬松的氛圍,能夠讓師生之間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平心而論,哪個孩子不想得到父母的垂顧和呵護;哪個學生不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關(guān)注與鼓勵,對于各式各類的學困生,哪怕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卻也不可簡單粗暴,輕易放棄。鮮花不僅聚焦眾人目光還有充沛的陽光雨露;低矮的草叢,只需穿縫透隙的光線,少許的水分就能染綠荒郊……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心系個體,胸懷班級。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課堂氛圍,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盡可能的給予每個人在課堂中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寬松氛圍的課堂中,學生能夠與教師暢快交談,更好地領(lǐng)悟文章作者的情感。
二、 以文為本,身臨其境
1. 通過有聲朗讀,感受作者情感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閱讀,更是有聲的語言,傳統(tǒng)的詩詞曲賦,更是講究韻律聲樂,抑揚頓挫,趣味盎然,縱情高歌,余音繞梁。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學生能夠逐漸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漢樂府·江南》一文: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播放,結(jié)合多種方式的朗讀,圖文并茂,繪聲繪色。執(zhí)教者自然無須多費口水,適宜以讀促講,同時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創(chuàng)新激趣。美文美景,眼前呈現(xiàn):一派江南風光,一幅詩意勞作,盡在瑯瑯的童聲之中。
魚戲荷葉,生趣盎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字里行間,閑情悠悠,其樂融融!
2. 理清文章脈絡(luò),抓住情感主線
閱讀教學要注重對文本的解讀與利用,一方面要理清文章的基本脈絡(luò),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生活情感。例如賀知章《詠柳》是詠春的千古名篇,詩中以柳樹作為春天的一個象征,詩句描寫的是柳樹,但實際上是為了以柳樹突出春天的美好,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另一方面要緊抓文章中的情感主線,全面分析作者情感。從小學低年級到高年級,教材內(nèi)容的難度逐步增加,文章中所表達出的情感有時并不是單一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情感方面的多角度、深層次的挖掘。例如《唯一的聽眾》一文中,父親和妹妹言語尖刻,對于琴藝欠佳的“我”一而再的無情打擊。落荒而逃的“我”,幾乎喪失信心,意志變得格外脆弱;對于外界的反應(yīng)顯得敏感而心虛。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自慚形穢、藏匿林中偷偷練琴的“我”幸運地擁有自己的聽眾,這位自稱“耳聾”的老人卻是對我一直鼓勵著,讓我重拾信心,琴藝長進,演出大獲成功……最后,這位聽眾的特殊身份,也被妹妹戲劇般地揭開——一位音樂教授,一名享有盛譽的演奏家。長期蒙在鼓里的我,震撼之際,茫然錯愕……留給我們的是更大的思索空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是勤能補拙,有志者事竟成;是善意的謊言,成人之美的高尚的心靈……仁者見仁,孩子們的情感世界也能如此豐富多彩!
3. 解讀重點句段,升華文章情感endprint
要讓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充滿情感,那么在把握文章的主體情感的同時,也要對文章中重點情感流露的句段進行分析了解。例如在《老人與海鷗》一文中“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么。側(cè)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一個個樸實的名字,凸顯出老人對海鷗濃濃的愛意?!八鼈兇舐書Q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海鷗久久不愿離去,表現(xiàn)出海鷗對老人的留戀與感激。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世間萬物皆靈性!對重點句段進行分析,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了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 生活為師,設(shè)身處地
情感教育應(yīng)該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再回到生活中去。小學生們的生活閱歷畢竟有限,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越采用大家熟悉的生活例子,越是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荔枝》一文富有生活氣息,作者肖復(fù)興以樸實的文字,細致地描繪著母親,通過日常生活中一個個片段,一位傳統(tǒng)的女性、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字里行間,追憶綿綿;母慈子孝,感人肺腑!荔枝——這種南方尋常的水果,大伙兒早已司空見慣,最為熟悉不過。可是作者直到二十幾歲,直到謀上一份教師職業(yè),口袋里裝著幾十大票,為了給自己解饞,更是為了給至親的母親,帶來一份特別的驚喜,才狠心買了數(shù)量不多的荔枝,一向生活樸素的母親,盡管內(nèi)心欣喜,口頭上依然免不了對“我”責怨幾句……細心的老師,適時地引導孩子們尋找生活差距,今昔對比鮮明。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最是入奢容易從儉難!對此,不知同學們心里頭是否夾雜著多種滋味!文中更為感人的是,隨著生活的改善,荔枝不再那么稀罕,母親卻也舍不得吃,常常把它讓給她那些心愛的小孫孫……如此護犢之情,也會容易觸動每個人最柔軟的地方,尋常的居家日子里,這樣鏡頭還會少見嗎?親愛的孩子們,你們都能對號入座嗎?一件件,一幕幕……親人無私,親情無價。點點滴滴上心頭!
雁南雁北,暑往寒來。最是時光留不住,年邁的母親終是葉落歸根……“荔枝依舊年年紅?!弊髡咭源俗鳛檎n文的結(jié)語!
是呀,物依舊人已非!睹物思人,多少情愫涌上心頭。
心靈對話,情感共鳴。隨之涌起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p>
逝者安息,生者珍惜!潛移默化的,有如春風化雨。也許這就是語文閱讀教學所具有的人文性。
文本源于生活,字符顆顆珠璣,真情實感是經(jīng)緯,串串珍珠成項鏈。
參考文獻:
[1]胡金鳳.注重情感教學,讓語文課充滿魅力[J].小學語文教學,2010,32.
[2]孫靜.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A].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C],2004.
[3]吳忠豪.從“教課文”到“教語文”:小學語文教學專題行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莊自亮,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赤湖中心學校。endprint